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民族品牌在受到重挫之后,传来了起死回生的消息:证监会4月26日公告,*ST夏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宜获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委会通过。
*ST夏新将在完成重组步骤后复牌,不过被夏新扶上顶峰的手机业务已被全部剥离,由在通信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原联想移动总裁刘志军重新操盘。夏新重生到底前路如何?
一分为二
根据*ST夏新此前披露的草案,夏新将向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发行4.13亿股股份、向象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642.6万股股份,购买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合并持有的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而*ST夏新最核心的主营业务、最有价值的资产——手机业务相关资产,在2009年12月被四川九洲电器、中科创投以及刘志军的团队接盘,包括“夏新”商标、专利、厦门夏新移动通讯有限公司95%股权、原夏新电子的软件、管理系统及与手机业务相关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完全接手了老夏新衣钵的手机强人刘志军,完全有可能依靠夏新深厚的技术积累带领夏新走上复兴之路。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志军选择了蛰伏。在这段蛰伏期,刘志军做了三件事情:一是重新理顺了公司内部架构和制定全新的市场战略;二是研发了十多款手机新品,将新夏新定位在为年轻人开发时尚、活力且技术领先的“年轻手机”,追求高品质和易用性的统一,锁定“科技探索”、“娱乐分享”、“品味时尚”三大用户群体,针对性地推出了强调科技探索的移动互联网手机N系列、主打全方位娱乐体验的S系列和体现文化、个性、潮流、女性符号的品味手机F系列;第三件事情,是将产品重点放在3G手机上,尤其是在TD制式上重点发力。这其实得益于夏新在李晓忠时代在三种3G制式方面的研发。发力3G手机的背后,是刘志军希望借助运营商之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突围。
刘志军表示,2011年新夏新将推出8~10款TD手机,其中不乏千元机,希望能较快切入3G手机采购阵营。相关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3G用户将增加到2亿人,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表示要发展千元3G智能手机,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不仅可以维系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此外,中国移动今年还放出了6亿元激励TD产业链的重磅消息。此前卡位较早的国产手机厂商中兴与酷派便是TD制式的最大赢家。
前世今生
夏新的发展史简直可以改编成一个充满波折的电影剧本。
从做VCD和DVD起家,到巨资投入无绳电话失利,再到转战手机行业登顶,最后由于手机巨亏而戴上ST帽子险些退市,夏新不断豪赌,并依靠这种执著取得了VCD、DVD和手机市场的成功。然而这样的成功伴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整体衰败而戛然而止,无论是老东家CEC集团的巨额资金借款,还是扭亏专家卢振宇的新政,都未能阻止夏新最后自卖的结局。
老夏新跌倒结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集团不适当的多元化战略和国产手机品牌的整体衰落。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在血拼价格导致元气大伤之后,由于山寨手机和洋品牌手机在高低端两个市场的双重挤压,再加之错误的发展战略,走向了衰败。
夏新曾经拿出2亿元投入研发,建立了一支1200人的研发设计团队,并在2002年就开展三种3G标准的研发,但却摔倒在了3G的前夜。即便如此,摔倒的夏新手中仍旧掌握着145项专利,45 项软件著作权,研发实力在国产手机品牌中仍居于有利位置。
而就在这段时间,手机市场的变化翻天覆地。
从2003年的彩屏手机革命,到2004年的拍照手机变革,再到后来的苹果风暴,残酷的事实已经证明,过去国产品牌依赖联发科的集成芯片,以成本优势竞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之后,一夜之间,多点触摸,超大屏幕,重力感应等苹果带来的潮流事物,已经让手机这个原先在技术方面似乎已经走入死胡同的产业重新变得那么有技术深度和含量。
尤其是软件占手机价值比重的不断增大,让手机厂商传统的硬件设备制造商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能很好掌握软件技术的手机企业只有死路一条,无法将软件与自身硬件完美结合的手机企业也同样无法发展。
经历了手机业三次大变革的刘志军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二次研发”的概念。“现在智能手机都有操作平台的概念,也在上面开发了很多程序。但手机实际上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刘志军如是说。
实际上使用手机的时间是碎片式的,这需要手机企业完美地捏合硬件设备与软件应用程序。如何能够在大的操作平台上做出更加简单,更加实用的应用,并且让用户能够用最便捷的方式使用,是赢得用户的核心。
不过夏新在智能手机,尤其是软硬结合方面积累不多,夏新一蹶不振和刘志军离开联想的这两年,是手机产业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变革最为动荡的一段时间。
刘志军明确表示,夏新回归后的客户群定位主要在青少年,这部分消费者对时尚和便捷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将这些沉迷于iPhone的孩子们拉回来,也是刘志军和他的团队所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您推荐
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有线电视已在各大中小型城市开始普及,但有线电视的收费管理问题显得非常突出,缴费拖欠,收费平均主义等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这势必增加了其他有线电视台日常工作的负担,也造成了广大市民的不满情绪。有线电视采用智能卡收费将极大地体现它的优越性,特别是智能卡的保密性,其工作无须联网,因而就不需要在电缆通道上设上行信号,这将减少整个有线电视网的成本,也减少了铺设电缆及中继设备的工作量,最吸引人的是采用智能卡可以实现不同频道收费标准各不相同(如娱乐、信息、体育节目单价各异),实现有线电视节目的合理收费。
数字电视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感觉到发展高清双向网络才是长远的打算。由于高清节目源的特性决定了它的高价值,对CA的安全性要求不同于平移时期的CA,对CA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目前争论最多的就是智能卡CA和无卡CA,不论哪种CA都可以在高清双向网络中使用,但安全策略会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高清机顶盒几乎全部都是双向的,那么这种机顶盒很容易被改成共享机顶盒,这是由智能卡CA的技术框架决定的。CA标准都是遵循的欧洲DVB标准,而DVB的体系架构是广播式的,这样机顶盒和智能卡通讯时,CW很容易被截取,从而容易产生被共享的隐患。在网络不是很发达、有线电视收费很低的情况下,智能卡CA相对而言还是很安全的
但一部分一体机的消费者却因为买不到广电运营商的付费节目卡,而与高清阅兵式遗憾地擦肩而过。而有些机顶盒的用户却因为搬家的原因竟然看不到高清电视了,还有消费者买了一体机还被要求再买高清机顶盒。究竟是谁在侵害消费者的高清利益了?消费者成利益博弈牺牲品事实上,问题一直存在,只是标高清数字电视的同播让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整个数字电视产业仍旧面临着一个老命题:产业政策的实施和配套远远落后于企业步速,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就在终端厂商、运营商的利益博弈中悄然逝去。按照消费者的良好愿望,通过机卡分离解决了各地有线数字电视CA不兼容的问题,就可以放心地在各地的家电卖场购买全模式一体机了,只要插上当地有线电视运营商发行
永新视博(NYSE:STV)周二美国股市收盘后(北京时间今天早晨)公布了截止9月30日的2009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永新视博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21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比降低28.2%,与前一季度比降低17.1%;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9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比降低39.9%,与前一年季度比降低27.5%。永新视博第三季度智能卡出货总量大约为196万块,去年同期智能卡出货总量为221万块,上一季度智能卡出货总量为213万块。第三季度来自智能卡和相关产品的营收为1060万美元,同比下滑29.9%,比上一季度下滑16.0%。第三季度来自智能卡和相关产品的营收占总营收的87.0%,略高于上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