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视标准年内将出,但国内产业链尚不完备。在韩国两大巨头的强势主导下,国内厂商无奈选择“站队”。一方面,国内厂商在3D面板上需要仰人鼻息;另一方面,在3D片源供应上也处于尴尬境地。如果不改变当前单一的硬件制造理念,那么,在“无3D、不电视”的趋势下,国内彩电厂商将再次沦为产业链下游,新产业最上面的一层“奶油”将与国内无缘。
不久前,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微博)透露,我国3D电视产业标准有望年内出台。但随着市场上3D电视热潮渐起,“无3D、不电视”的趋势已经明显。本土3D标准的迟迟出台,只能加剧国内彩电厂商在3D产业上边缘化的危机。
从目前来看,国内厂商已基本采用了韩国两大巨头的3D电视面板,已经沦为产业链的下游。两大3D技术阵营中一方是三星的主动快门式技术,另一方是LG旗下LGD公司的不闪式偏振光技术,国内厂商由于各种原因开始选择“站队”。
由于主动快门式技术的3D眼镜笨重昂贵,画面有闪烁,而不闪式偏振光技术门槛低,相对便宜,创维、长虹已经100%生产不闪式3D电视,海信、康佳、海尔的3D电视也有一半以上采用LGD的屏幕。
国内厂商TCL选择了与三星、夏普、索尼等国际品牌站在一起,其主动快门式技术能完全保持原有画面的分辨率,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并且3D片源相对较多,是目前中高端3D电视的主流技术。不闪式偏振光技术则面临清晰度较低的困难。
不过,发明技术的人不一定就是领先产业的人。就目前来看,主动快门式和不闪偏振光式都各有优缺点,两种技术也都在快速向前发展。但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投入上存在先天缺陷,尚不能在各自技术体系的演进上贡献力量。据了解,三星在不断降低眼镜价格的同时,通过与等离子屏结合改进主动快门式技术的缺陷,LG也在通过研究新的屏幕来提升不闪式偏振光技术的清晰度。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的演进竞争上再次落在了后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星与LG都在3D市场进行了大量产业化努力,除了面板和终端生产外,还在3D片源上投入大量精力。目前天津三星电子副部长苏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星支付平台已有两万多部3D片源,除了在销售电视时免费提供用户50多部3D节目外,用户还可以登录三星VOD服务平台购买更多3D影片。陆刃波表示,国外不少影视公司开始纷纷制作3D电影或开设3D电视台。
对此,国内电视厂商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在思想上还是典型的硬件厂商心态。此前由于在网络电视的发展上遭到狙击,与不同体系的内容制作者的“合纵连横”遇到政策限制,国内厂商在3D片源上偃旗息鼓。据了解,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关注3D内容产业。国内出现“一条龙”式的3D产业链遥遥无期。
市场也随之出现问题,由于国内3D产业标准不明,因此相对应的3D片源标准也没有确定,出现了一些3D资源无法在某些厂家3D电视上正常播放的情况,3D电视的初期试水消费者正在面临各种烦恼。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国内3D电视产业标准的出台,并且在现有3D技术初期应用中汲取经验教训,尽快选择一种更有潜力的3D技术加以扶持,同时从政策上加快产业化进度,形成一条自有的3D产业链。
目前,3D产业竞争的一个关键字就是快,落后者只能沦为各种技术的装配车间。实现这个要求的关键是,国内厂商需要改变不仅有技术研发,还有一种普遍的意识,否则在每次新技术浪潮面前,国内厂商永远成为不了“撇奶油”的人。
为您推荐
欧洲直播卫星电视运营商BskyB公司的sky+HD服务市场近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持续快速成长,订户大幅增加.据2009年7月底该公司公布的2008/2009财年第4季(即2009年第2季)财务报告,sky+HD服务的订户本季节又创记录地增加了29.1万户,这是自2008年第4季以来BskyB公司连续第3次创下季度发展HD订户的新纪录.在2008年第4季及2009年首季,sky+HD订户分别增加了18.8万户和24.3万户.至2009年6月30日,sky+HD的订户已从2008年底77.9万户猛增到131.3万户,是一年前HD订户的两倍多,占系统DTH订户总数的比例也从一年前的6%猛升到14%左右
LG制定了明年和后年的三维(3D)电视销售目标,LG希望确立自己在这一新兴,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的主导地位。三维电视画面为双层画面,需要观众配戴特殊的眼镜才能观看到立体画面,这类电视即将成为电视厂商争夺的下一个阵地,像三星电子、LG、索尼以及松下。LG称,2010和2011年三维电视的销售目标分别为40万台和340万台。LG明年将发布全系列的三维电视,目前,LG提供有47英寸的三维电视,不过由于价格昂贵,消费群体主要是商业用户。部分分析师对三维电视的前景表示怀疑,其主要理由是这种电视机仍然缺乏节目支持,此外,价格也比普通电视高出50%。KiwoomSecurities证券公司分析师J.M.Hong
SkyLife于28日表示:“我社在世界上首次推出能够体验3D效果的Sky3D频道,将播出动漫、教育、体育、电影、纪录片、大型演唱会等多种节目。”此前,SkyLife曾于15日同LG电子签署了3D广电和电视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联合提供3D广电节目,将力量集中在3D电视业务方面的发展。SkyLife还通过与海外3D制作商3Reality、Face、ElectricSky进行合作,以提高技术水平。另外,SkyLife同韩国3D制造商“蒙古树”和灵山大学也将联合推进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