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IPv6布署策略各异

2011-04-18 15:16:00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热度:

尽管产业链提出了众多的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迁移方案、安全策略,但部署IPv6这一个复杂的工程,对运营商来说还依然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比中国联通的地方试点、中国电信的IPv6研发跟进,中国移动因正在大力实施TD-LTE这一新网络的部署,给部署IPv6全新网络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中国移动:欲推动同步引入IPv6

对于中国移动近期IPv6过渡规划,中国移动技术部副总经理魏冰称,中国移动依托于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在进行众多IPv6项目开发、试验、网络试点,此前还打通基于IPv6的IMS互通电话,并且对骨干网、移动接入网、家庭移动网等网络进行了局部升级。

本届峰会上提及最多的过渡方案是IPv6“三步走”:第一步,部署一个真正的IPv6网络;第二对IPv4与IPv6长期共存情况提供支持和保障,第三,加速将IPv4流量向IPv6迁移。

借助筹备经验,中国移动正在制定IPv6过渡计划,为大规模引入IPv6做好准备,具体也包括三步。

首先是通过试点落实过渡计划。中国移动计划在今年启动一个现网的IPv6大规模实验,以现网试点为龙头,建设IPv6实验与示范基地。其次是将借助LTE发展契机,推动同步引入IPv6,未来的目标是LTE用户开机后,不论是否使用业务都将自动获得一个IP地址,直到用户关机。再次,中国移动将弥补移动终端短板,支持IPv6移动终端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加速物联网IPv6部署。

中国电信:过渡技术试点IPv6迁移

中国电信这几年一直在下一代互联网的探索上表现积极,并且提出了一个新兴过渡技术 LAFT6。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解释,运营商还面临一个问题是如何将ISP、IDC内容业务应用向IPv6迁移,网络部署中部署一个共享转换网关将能够引导流量迁移,LAFT6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可在解决过渡问题同时解决地址格式受限问题。在湖南等地,该技术已经以试验网形式建设上线,包括湖南信息岗等门户网络已经实现IPv6迁移。

除了终端特别是手机支持IPv6还需要大力推进和完善之外,中国电信提出,在运营支撑方面将重点突破用户管理溯源计费,完善认证配套设施,因双栈技术不能根本解决地址短缺的问题,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地址转换技术共同使用,解决IPv6、IPv4互通问题。

此前中国电信和清华大学达成了合作,去年3月成立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联合实验室,并于2010年研发了核心技术、标准业务应用等4方面内容,以及IPv6新型业务应用等。在对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目标架构和过渡策略提出建议的同时,中国电信已经初步形成一些知识产权。

中国联通:公众互联网是主战场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给出的数据显示,联通各省公司IPv4地址的平均使用率达80%,3G网络使用的私网地址也基本分配完毕。目前只有6000多万地址可短暂延缓地址紧缺问题。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唐雄燕还是建议“要因地制宜选择双栈、翻译、隧道技术等过渡技术或者技术组合。”但他同时也坦言:“目前还不存在理想的IPv4向IPv6平滑演进的方案。”

IPv6演进涉及到终端应用、IT支撑等方方面面,整体改造复杂性难以估量,各个环节都要进行IPv6化,用户终端要支持IPv6,家庭网关也许通过改造支持IPv6。

唐雄燕称,相比运营商自身的承载网,公众互联网是地址重要消耗地,因承载网承载2G/3G或者NGN业务,进入IPv6难度比较小,但过渡意义不大,改造动力不足,所以联通将更多的精力投放于公众网络这一主战场。

据称,尽管联通还没有正式出台关于IPv6发展具体路线图,但一些IPv6工作已经开展,包括IPv4向IPv6过渡技术验证、IPv6发展策略研究等,并依托CNGI项目进行了多个实验项目,在一部分地址上开展了IPv6试点。

其中,通过研究IPv6发展策略中国联通提出,IPv6这一个新一代互联网,可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语业务环境,应该“玩出一个新的花样”,真正为IPv6带来应用上的生命力。

这一思路与业界提出的IPv6应用匮乏的问题不谋而合。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电信全业务与“三网融合”

2009年8月23-24日,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在北京京都信苑宾馆召开,会议由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协会,BIRTV组委会主办,中广互联,电信传播研究中心承办。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是本届论坛的协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演讲实录:蒋林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早上好!刚才听了王司长的讲话,恐怕我们从电信的角度出发可能有更多的困惑。我们可能更多是在技术方向上有困惑,电信全业务以后其实带来更多的是困惑。电信全业务其实很简单,就是移动网,原来的固定电话网,将来的互联网,这三个网都由它来运作。只要这三个网运作全就叫全业务。现在最简单就是帐单绑定

精华推荐:下一代网络的“成长烦恼”

下一代网络包含了正在发生的网络构建方式的多种变革,它大量采用创新技术,是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在内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但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充满了“成长的烦恼”。下一代网络包含了正在发生的网络构建方式的多种变革,它大量采用创新技术,是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在内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但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充满了“成长的烦恼”。美国拥有大部分的IPv4地址资源,其次是欧洲。剩下的国家只有少量IP资源。MIT,Xerox,Apple所分配的IPv4地址资源比整个中国还要多。正是这种资源被动的现状促进了我国IPv6的发展。通过验收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已经形

下一代网络的“成长烦恼”

美国拥有大部分的IPv4地址资源,其次是欧洲。剩下的国家只有少量IP资源。MIT,Xerox,Apple所分配的IPv4地址资源比整个中国还要多。正是这种资源被动的现状促进了我国IPv6的发展。通过验收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已经形成了和欧盟、美国差不多规模的网络形态,这个庞大的工程确立了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也挣脱出对目前的互联网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依赖,同时可增强国家信息安全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应当是一个具有向前、向后兼容并且与传统网络互操作,兼具互联互通、允许平滑演进的安全网络。但是,下一代互联网毕竟是一次演进性的变革,这场变革也为将来的网络带来一些首要问题——如何

华为引领IPv6标准发展

IP领域成长最快的IETF标准新势力作为通信设备的主流供应商,华为从2001年开始积极关注和跟踪IP(包括IPv6)标准的进展和研究。截至目前,华为在IETF发布了24篇RFC,覆盖IPv6、路由、MPLS/GMPLS、P2P、安全等工作组。其中,2009年华为发布12篇RFC,RFC数量年度增长150%以上,是IP领域成长最快的IETF标准新势力。此外,目前华为持有工作组文稿62篇(工作组文稿后续都会转化为RFC,该数量反映对当前IETF的标准活动参与程度)。在IETFIPv6标准方面的参与,华为覆盖了网络演进和部署、网络翻译技术、IPv6接入与安全以及IPv6Miscellaneou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