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政企不分增加全国整合难度

2011-04-14 09:02:00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沈加军热度:

多方利益博弈使网台分离陷入僵局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近日在出席CCBN2011主题报告会时透露,“广电总局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争取尽快上报审批。”田进还介绍说,方案一旦获批,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将作为广电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广电创建真正能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是三网融合实质展开的重要前提之一,但总体来看,广电在三网融合形势中定位不清晰、政策不透明、利益机制混乱等特点仍然存在。

三网融合严峻挑战来自广电政企不分

在2010年中国下一代宽带会议上,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宽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个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广电以及周边产业都将是受益群体,但同时,三网融合也将面临体制、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此前,韦乐平曾感叹,三网融合恐怕已经夭折。他完全不看好现有体制下的三网融合和竞争。他认为,现在广电是低价包月式的国家公共资源模式;互联网是低质低价模式;电信则是高质的、按时长和流量收费的模式。让这三个不同商业模式融合,以及让有公益性质的广电业和市场化的电信业竞争,本身就是无解的方程式。“竞争是在相同体制之下的竞争,让企业与事业单位竞争,是没有结果的。”韦乐平说。

显然,体制方面无法形成对等的市场竞争,是韦乐平最大的担忧,而事实上,缺乏市场竞争主体一直也是广电在三网融合上无法有效突破的核心障碍。体制上的严重不对等,使得来自市场层面的电信企业和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广电总局之间的纠葛,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企业跟政府部门竞争,不仅荒唐而且胜负注定。2010年下半年,全国12个试点地区纷纷提交了各自的试点实施方案,不过至今未被国务院批复,原定今年初推广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也迟迟难以出炉。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曾指出,分散的运营格局导致广电运营商各自为政,未来要在竞争力上赶上电信行业,进行国家级整合是必经之路。他认为,资金和体制问题是整合的两大瓶颈,其中,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和寻觅新的融资渠道可解决资金问题,而对运营主体进行市场化改造才会更加有利于跨区域的网络整合。

广电网台分离改革造成内部利益纠结

多年来,国家对于广电有一个原则性的改革目标,即网台分离。也只有在网台分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打破地方广电部门的利益割据,实现广电网络全国性的整合。当前,广电网台分离的改革依然不到位。

网台分离改革,始于99年广电82号文,并在2001年的CCBN上,时任广电总局副局长的张海涛在报告中明确提到,年中全部实现网台分离,年底前组建成立省级和中央级的传输网络公司,同时挂牌成立中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即中国有线)。从电视台和有线网的企业属性来看,双方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有助于提升应对电信IPTV等新媒体的竞争力(虽然存在资源垄断之限),但目标虽然明确,但操作起来却异常复杂和纠结。

广电系统的四级电视台体系中,中央、省、地、县每一级之间的收入差异极其巨大,因此造成了在网台分离改革中的不同利益方的多方博弈,收入丰厚的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缺乏联合意愿,地、县电视台收入有限,需要有线网络收入反哺,又难以被更高一级电视台看中,使得网台分离改革几乎陷于停滞。

归根到底,是广电条块分割的体系架构存在天然缺陷,使其全国整合困难重重。随着IPTV播控平台中央与地方两级平台对接,广电内部的斗争也愈演愈烈。2010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344号文,确定了IPTV两级平台的方案。根据方案,央视国际成为中央平台,与上海百视通共同建设地方平台,牌照方、地方广电、央视国际乃至地方电信运营商由此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关系,至今关系尚未理顺。

在此背景下,IPTV这样发展最快,渐成规模的融合业务处境尴尬,广电目前仍限制制IPTV在其体制内的过快成长。广电总局去年下半年连续发文,细化IPTV播控平台建设,宗旨是将播控权进一步收拢。

三网融合应对症下药突破困局

三网融合的体制挑战,主要表现在监管体制、运营体制以及法律保障三个方面。由于我国电信和广电分业监管所导致的体制障碍,多年来三网融合进展十分缓慢,监管体制问题已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这就需要政府出台合适得监管机制来协调。而在运营体制方面,传统广电业拥有6000多个独立得经济实体,如何将这些实体全部统一起来,难度非常大。此外,在法律保障上,如果单纯的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在短期内可能能够达到不多的效果,但并不适合作为长期的策略。从长远发展来看,出台一部融合的电信法是三网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但从目前来看,电信法何时出来,仍是个未知之数。

在市场方面,三网融合涉及三种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要解决来自不同商业模式和属性的挑战,需要有足够高的智慧。而在技术方面的挑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造成产业链分割和高昂的成本代价网络和业务平台容量和结构的扩展性组播能力和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有线电视网等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于三网融合未来发展,韦乐平认为,三网融合将会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除了电信与广电,所有的利益方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当然,在三网融合初期,最重要的还是需要齐心协力,将三网融合过程中的挑战与难题各个击破,才能推进三网融合进程。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