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为何重视推动三网融合(必要性)。
从国家层面上看,三网融合、“无线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原动力,它们代表着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第三产业的方向,符合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模式的趋势,也是关注民生,增加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是主观“拍脑袋”的结果,而是符合客观需求的:
(1.1)三网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
一百年前贝尔发明了电话,后来马可尼又发明了无线电报,人们开始了一个通过电信设备交流的新时代,后来又有了移动电话、互联网,把电信的作用更进一步扩大,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包括语音、数据、图像在内的任何内容的电信服务。广电网本来是单向的广播电视网,但由于数字电视技术和IP技术的广泛应用,广电网已实现了以IPTV为代表的双向信息交流,下一代广电网正向着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走向三网融合的方向发展。按照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们要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并且制定出具体的融合内容和时间表:现在全国已有十二个城市正在试点,三网融合从“井水不犯河水”(九五期间)到这一次要动真的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这无疑会加快我国的信息通信和广电业的发展,为现在的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运营业提供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两化融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近几年物联网的兴起,实现了M2M(机器对机器)的信息交流,进而又发展到了M2P(机器对人)、P2M和P2P(人对人)的泛在网。我们可以把这一以电信网为主题的泛在网功能表述为“make everything together”(世界万物与人可聚到一起)进行各种内容的传输交流和服务。这使三网融合含有了更长远的目标。“无线城市”、云计算、智能城市、物联网有一个统一的三网融合的泛在网络平台作支撑。虽然现在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无线城市”建设过程中,已把电信(固网、移动网)与互联网有条件的整合,但和将来的运营和支撑的统一的三网融合平台和内容仍有不小的区别,因为新的三网融合包括了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全方位融合,将来很有可能还要融合电力网中一部分信息通信网,它们不仅仅是网络层面的融合,也包括了传输层、业务层、接入层乃至终端设备的融合,甚至包括监管层面融合。建设在这样一个广泛而统一基础上的“无线城市”才是我们的理想。将来谁能掌握广义的三网融合技术和应用基础上的“无线城市”,谁就能主导未来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中既有竞争又是合作,或称作竞合。二者要取长补短,实现双赢。由于光纤通信和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将会越来越自由的在统一的三网融合的泛在网上实现各种各样高质量的服务。它的服务几乎会渗透到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当然在新三网融合中参与者不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还要包括互联网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内容开发商、软硬件开发商、监控部门和广大用户(政府、个人、企业),它们各自从中获得应得新的利益和服务,并作出各自的贡献。
(1.2)三网融合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
现在中国的“感知中国”、“无线城市”、“物联网”、“三网融合”、“两化融合”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温总理曾在一次报告中指出,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当他谈到发展的重点领域时,提出了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布置后IP时代相关技术,以及三网融合等,使其成为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我们会发现上述各项技术及其推动的产业都必须优先发展才能带动工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才可能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实践已证明,信息通信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是信息社会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发动机”。事实将证明,本世纪信息通信技术、广电技术和它的综合的“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等仍将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对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最大的领域。因为它的发展紧紧和工业、农业、服务业捆绑在一起。
二.“无线城市”和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的工作在我国从规划到试点工作已走过十多年,特别是近三年国务院加快了推进的步伐,在2010年明确了十二个城市试点,但进展缓慢,这次“两会”上,“三网融合”是一个热门话题,现任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按照计划,2012年以前都是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目前三网融合技术已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试点,而今年试点城市的范围不会进行扩大。他表示,希望通过试点来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可见他的话证明了试点中遇到了困难,因此改变了原计划2011年增加新的试点城市的计划。大家知道,三网融合的试点工作从去年中就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但是由于电信系统和广电系统之间的利益角逐,尤其是IDC和IPTV等业务的归属之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三网融合的进程。现有监管体制下,三网融合很难有大的进展,而解决办法是有的,可以参考英国、美国甚至我国香港的作法,设定独立于政府部门之上的由全国人大法律部门指导的监管部门,这样可以做到监管公平、中立,保证党中央国务院为党为民的宗旨落实。打消部门利益,推动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快速而又健康的发展。
“无线城市”在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动下发展很快,尤其中国移动,从集团到各省、市分公司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规划和试点工作。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它们把“无线城市”构建在三网之上,即固网、移动网和互联网,电信运营商有人说“三网融合我们不存在任何问题,已经融合,只要把广电控播的视频节目放过来就行,我们建在三网融合之上的“无线城市”,就可以为政府、个人、企业提供全业务服务,所以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和业务服务体系规划很容易融为一致。”
广电在“无线城市”方面只有杭州是一个试点城市,在杭州广电获得了本地政府的支持,它们也用了720M的无线资源(包括WIFI等其它频段资源),并开展了不少应用和服务。由于目前全国三网融合工作繁重,所以广电在“无线城市”方面进展不大。
从广电局的下一代广播电视(NGB)发展规划来看,广电希望除了已有广电网(电视、广播网/有线电视网)外要自建并运营互联网和电信网,很多人并不理解。这种作法与三网融合发展的宗旨之一:避免重复建设是否一致。正因如此,这也是造成目前三网融合进展缓慢的原因,广电不仅具有了播控权,并具有建设全国统一播控平台的权利,这项任务本来十分繁重,再加上广电还要建设自己的电信网、互联网,这需要大量资金,人才[FS:Page]的积累,还要有会经营和管理的团队。再者,广电也希望建自己的IDC,也要有自己的出口局,这些都是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电信只希望能有IPTV方面内容合作,把丰富的用户喜欢的视频节目通过电信网,通过“无线城市”送到千家万户,几年来上海浦东在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建设方面和IPTV用户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面,主要原因是广电和电信在市政府指导下合作的好。据说,最近由于广电又在推进自己的三网融合工作,使这一合作出现新的问题。三网融合是为国为民的大事,“无线城市”则是构建在这样一个理想的网络上,并在终端内容、服务方面实现全方位融合,让市民、政府、企业享受“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给他们带来的高效、便利、全面的服务,让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得到享受,并感到幸福。因此,党和政府十分关注这一民生中重大问题,我们相信未来会从法律和体制上,也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三网融合的问题,把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工作做好。
当前,如何做好“无线城市”规划以及如何处理好与进展缓慢的三网融合问题,本文建议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今年我国“无线城市”发展会十分迅速,而三网融合的事情则要等十二个城市试点有了成功经验(目前看来2011年内很难做到),再做基于三网融合的全面规划,特别是那些尚未开展试点的城市,所以按目前状况,以电信运营商自己掌握的固网、移动网、互联网的资源,以及已有的业务和在“无线城市”方面已开展的工作为基础,结合“无线城市”未来发展,把物联网、云计算乃至下一步智能城市统一考虑进去,三网融合的方面能吸收多少就做多少。对于广电网(有线电视网)和IPTV、手机电视、地面电视等在网络层面和应用和服务层面都要设计出接口。在上述几个方面已取得合作并运营好的城市也可以直接规划到“无线城市”,而把来自广电播控平台的所有信息,随平台进展,在电信方面做好接入技术和业务两方面的平滑衔接的准备,也就是说看一步走一步的办法,这样做,一则不影响“无线城市”本身的进展,另一方面不会因未来播控平台推出给已有系统造成大修改的风险。
第二步:在全国三网融合试点获得大面积成功的情况下,国家也可能会推出新的法律(如电信法等)和中立监管方案,那时“无线城市”建设和规划将是一个完全实现了三网融合之上的“无线城市”,它会在网络基础骨干网、传输层、接入层、应用层、终端层、监管层全面融合,真正实现:上见天(宽带无线移动、卫星),下着地(光缆、电缆),中间一切为人民(政府、企业、个人)的大好局面,我们期待着它的早日到来。
为您推荐
FLOForum日前批准了高通设计的ForwardLink-Only无线接口规格(AIS),使得向手机广播传送电视在美国又向前迈进了一步。AIS规定了FLO网络与FLO器件之间使用的协议。该规格包括对物理层的完整描述和对流/控制及媒体访问层(MAC)的完整描述。物理层采用OFDM和先进的前向错误校验技术。该规格使人们能够利用标准电视频道分配带宽传送多个多媒体流。高通正在力推FLO技术,将之作为向新兴的
陈洁摘要分别介绍了对目前无线接入领域的802.16、UWB和RFID等热点技术的原理、特点,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应用场合。关键词无线接入802.16UWBRFID1、前言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个人对数据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通信产业技术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无线化、宽带化和IP化。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对宽带网络的需求,宽带用户数量在全球呈现出非常强势的增长态势。在众多的宽带技术中,无线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成为近年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