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就能看的3D电视、用电视来上网甚至是购物、用电视来收发邮件......这些缤纷多样的应用来自于近期举办的多个与广电和信息产业有关的展会。尽管这些展会大都设置了众多的用户体验区,不过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它们仍然很难看懂,充斥着各种高科技的设备、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展会的意义在于它们不仅展示了高科技对于电视这个人们最习以为常的大众娱乐终端的改造和提升,也在于让人们窥见了未来电视的发展趋势。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发展归根结底的目的在于惠及普通百姓的生活,而评价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准也在于它是否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此,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未来,科技能让电视更美好吗?
三网融合:何时真正惠及观众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最终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但是三网融合进入普通观众的视线要迟至2010年。此后,类似于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用手机看电视剧等就成为了普通观众对于三网融合的美好想象。
在这些展会的现场,三网融合的火爆也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每个大型的展位都有与三网融合有关的技术或者解决方案,体验区里最吸引眼球的也都是这方面的业务。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三网融合似乎离我们还有点儿遥远。最近,有专家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三网融合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试点进度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务院的部署,三网融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更有专家指出,目前市面上八成的机顶盒并不能满足三网融合的要求。对此,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前不久举行的某广电展的主题报告中表示,三网融合不是网络的相互替代,不是三网合一,而是三张网络业务上的融合。而基础网络将长期存在,三网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当然,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关心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何时才能享受到三网融合的成果,何时能随心所欲地选择方便的终端来上网、看电视、打电话。而这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突破部门利益和体制壁垒的局限,站在观众的角度上去多想想。
终端之战:电视、电脑,还是手机
近期举行的各大展会的另一个热门话题是三网融合的终端选择问题,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未来电视、电脑和手机都有可能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最主要的终端。虽然有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在,但是三种终端之间还是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比如说现代人用多了电脑和手机,必然会减少对看电视的需求。因此,终端之战的说法也开始甚嚣尘上。
笔者发现,所谓终端之战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每种终端都想更多地将观众“黏”在自己这里,因此扩展功能、“挤占”其他终端的地盘几乎成了各种新应用的共同思路,比如能点播节目的电视、能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的手机等都出自这种思路。更有做内容的公司表示,他们现在所做的所有内容都要既能在电视上,也能在电脑和手机上使用,因为这是目前市场的最新需求。
其实,电视、电脑和手机各有其优势,当然也都有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有一种终端可以“一统天下”,消费者需要的还是能将它们进行融合的技术和内容,而这又回到了三网融合的老话题。
3D电视:是技术更是感受
随着去年一部超级大片《阿凡达》火爆全球影市,3D一下子又火了起来,而能坐在家里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3D也成了3D电视发端的主要缘由。在很多展会的现场都设置有体验区,邀请参观者亲身体验3D电视的效果,其中还有很多是不用戴特种眼镜即可裸眼观看的。此外,今年2月13日由索尼探索频道、iMAX合作经营的3net在direct频道开播,而ESPN在开播3D电视台一年之后,又从2月14日开始全天播出3D节目,总体而言,3D电视在国外已经发展起来了。
但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家电大卖场里已经有3D电视开卖了,但优秀的3D节目资源的匮乏制约着我国3D电视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的现状来看,3D电视更像是一个炒作的噱头,比如索尼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展开了20多年的研究,因此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但就我国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内容还是技术都还不足以支撑3D电视的发展。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感受也许并不是太美妙。笔者在某展会现场遇到的一位普通观众就表示,他本人很喜欢3D电视的效果,但家里的长辈觉得3D电视给他们的感受是“头晕脑胀”。其实,正如专家所言,3D是一种技术但更是一种体验,因此应该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感受。
内容决定成败
尽管这些展会大都是高科技展会,但是电视绝不是一种高科技,自被发明以来,电视的成功就在于它的平民化和大众娱乐的特点。也就是说,尽管有着种种炫目的高科技,但是内容才是关乎电视未来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这些展会现场除了大量的技术、解决方案等的展示外,各种内容整合公司也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总经理沈向军近日在接受某媒体专访时透露,正在组建的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已确定方向,将定位于大型文化企业。
其实,不论是三网融合还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将内容传输到消费者和观众那里,当“渠道”搭建好之后,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就变成了内容。世界上最大的几家传媒集团都是以内容制作见长,对于消费者而言,看到质量更好的内容当然是他们更大的诉求。而这,既需要全产业链的合作,更需要内容和技术的完美融合。
为您推荐
上周应邀参加了一个名为“新纪元新电视(NewEra,NewTV)”的国际研讨会,总局广科院、北广、文广、华数、PCCW、Orange等国内外知名运营商均应邀派代表出席并发言。中国电视业从1958年正式播出至今年正好50周年。借着奥运的东风,从今年元旦的地面数字电视频道正式开播、到6月9号中星九号直播卫星成功发射,再到奥运会开幕前CMMB在全国37个城市开通服务,一直到几天前广电总局与科技部签署了签署《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中国的电视今年确实在开创一个“新纪元”!在我准备演讲稿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这个研讨会的副标题——“Subscribetothefut
昨天起,手机电视业务在上海地区开始正式投入商用,与此同时,手机电视世博频道开通。中广传播有线公司、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与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天下午联合召开了“手机电视商用”的启动仪式。手机电视业务开通后,人们通过一部TD+CMMB手机就能实现打电话、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多种需求。TD+CMMB手机融合了两项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三网融合政策的具体实践。目前它提供6个频道的节目,包括第一财经、新闻综合、CCTV-新闻、CCTV-1、CCTV-5。
苹果销量超越摩托罗拉早些年前,摩托罗拉曾风靡全球,在我们还未接触摩托罗拉的产品时,摩托罗拉就已经深入人心。然而,2009年上半年,这位昔日的手机霸主,却一度被很多人认为要“不行了”。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2009年11月,摩托罗拉在美国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基于Andriod2.0平台的手机Droid,这款手机的旗舰级定位使其成为当时配置最高的智能手机,上市一周销量就超过了20万部,这个数字堪与苹果iPhone上市时的销量相媲美,于是有人把摩托罗拉的这款Droid称为“iPhone杀手”。然而,根据摩托罗拉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手机销量为850万部而苹果的出货总量为880万部
摘要:“制播分离”一词是多年来广电行业的热门词汇,但因各种因素限制,长期以来进展较为缓慢。伴随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块崭新的牌匾亮相,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目标是促进电视台“为播出而制作”转向“为市场而运作”,解决播出机构内部自身的改革问题,将政策允许的制作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剥离出来,打造市场主体,激活播出机构自身的创新能力。理顺国有播出机构与社会制作机构之间的市场关系,在进一步夯实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导向职责的同时,鼓励更广泛的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分拆为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