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形势下的广电接入网建设与改造

2011-03-28 14:33: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姚永热度:

——EoC应用述评

接入网建设与改造伴随着有线电视网络成长的整个历程。长期以来,由于单一的广播业务,有线电视网络基本都是单向广播网。近年来,由于业务的发展和日益加剧的竞争,特别是2010年以来三网融合的大形势,使得有线网络运营商纷纷开展双向接入网建设和改造。

三网融合对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的促进

一年前,要不要进行双向化建设和改造还是个有较大争议的话题——根据当时格兰研究的调查,准备进行双向化改造的有线运营商只占20%。三网融合就像助推器,把有线运营商推上了竞争跑道。现在是不想改双向也不行了——不双向,谈何三网融合?一时间有线运营商纷纷上马:仅北京歌华一地,2010年一年之内就新增双向用户100万;上海NGB示范网也完成了80万户覆盖;全国一年之内新完成的双向改造覆盖用户大约在2000万,总数达到5000万;新增渗透用户大约在500-600万,达到1100万,几乎比存量翻番。厂商也快速跟进,远离广电接入网多年的中兴、华为又杀回来了,烽火、普天也纷纷加入,更有许多大型家电厂商也开始介入广电网络改造——甚至包括资本层面。

为什么要进行双向化建设和改造?

今天虽然必须进行双向化改造已经不容置疑,但也并非所有人内心都以为然——关键是心存疑惑:为什么要进行双向化建设和改造?双向化究竟有什么好处?不改造行不行?投资有没有回报?什么业务可以赚钱?

对于双向化改造,长期以来都是单纯从发展业务角度考虑的:如果有业务需要双向,就进行改造,否则不改造;如果有用户需要双向业务才双向接入这个用户,否则不接入。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全国有线网双向改造的覆盖率大约不到30%,渗透率不到6%。笔者以为,站在今天三网融合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来重新认识双向化改造,业务发展已不再是唯一的驱动:应对竞争和增强运营支撑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应该是更重要的因素。笔者曾经提出一个命题:不是双向的用户迟早不是有线的用户——因为单纯提供广播服务,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比有线更有优势,用户有什么理由选择有线?引伸一下,没有双向的有线网是没有用户的网络——意味着死亡。再引伸一下,对于有线网内的用户必须100%双向化,不管他现在是否订购双向业务。吸引现有用户成为双向业务用户是有线网的唯一出路。

现在有线网的竞争对手不光是、甚至不主要是电信——传统业务领域的主要对手是卫星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统业务延伸出去的点播电视和互动电视的竞争对手是IPTV和互联网电视——后者是有线电视和IPTV共同的对手。只有融合互联网——拥抱和学习互联网才有出路。但前提也是双向化。

精细化管理本身可以演变出盈利模式:直接的——减少流失,打通渠道,提升服务品质、提升用户体验;间接的——感知用户,精准营销,深度挖掘,扩展渠道,服务合作伙伴(电视台、广告商、企业市场调查)。即便是单向业务也需要——节目内容和编排更适合用户,广告投放更有目标,前提是必须双向。靠单一业务盈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是短信这样的杀手级应用,如果离开移动电话还能生存吗?呼机的死亡便是明证。广播是有线网络相对于电信运营商的优势,但没有双向,就只剩下劣势了。过去是先有盈利模式,再发展形成规模。现在是先有规模基础,再发展盈利业务(这也是学习互联网)。初期业务的目的不是盈利(因此有许多免费模式),而是扩大规模,有了规模才会有商业模式,或自然产生商业模式。没有规模,什么都没有。双向化改造同样如此。其实电信已经先行一步,正在大规模部署FTTH。北京许多小区联通的光纤已经拉到用户家门口,甚至已经入户,不管用户目前是否需要。连国家电网都在借助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介入“四网融合”。

广电行业内增值业务开展得最好的是杭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早就完成了城区几乎100%的双向改造。最近笔者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广电接入网技术研讨会,参观了龙泉和双流。这两个地方双向改造不过4年左右,经营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增值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而且许多业务是在农村开展的。两个县级网络,连许多地市级网络都望尘莫及。

笔者不是否定业务规划的重要性,但没有基础的空想,100年也不会有结果。特别是面对当前三网融合的紧迫形势,容不得丝毫迟疑,只有在实践中摸索业务模式、不断修正错误才可能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由云计算带来的前端(泛指后台应用系统、业务平台等)革命与苹果和安卓引发的终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媒也改变有线:媒体生产将高度集中(也是融合),分散的前端将逐步集中到云端,采集可以多种渠道(原有的各种传媒渠道和多种草根渠道),传播可以多种媒介(云端生产的媒体可以经过光缆、电缆、无线、卫星任何一种介质、广电、电信、任何一个网络,最终都融合为互联网);机顶盒将被各式各样的手持终端替代——这些深刻的变革对有线的冲击更大也更深远——媒体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媒体消费行为正在和将要发生变革,有线电视也必然随之浴火重生。为适应这种变革,不光网络要改造,就连整个广电体系都要改造,否则必将被淘汰。

接入网建设和改造如何选择适用技术?

这是许多广电小运营商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FTTH、DOCSIS、EPON+EoC、EPON+LAN,光大的分类就有四种。特别是EoC,光技术分类就有十多种。究竟该如何选择?对于多数人才和技术都十分欠缺的中小运营商确实是个难题。许多地方试验进行了不少,但始终下不了决心;更多地方还在观望。还有些人因此否定EoC,认为EoC是个错误——DOCSIS和五类线都是成熟技术:DOCSIS跟同轴是绝配;五类线简单、价廉;为什么还要再搞个EoC?根据成都广电接入网技术研讨会的讨论,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技术选择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要考虑竞争、业务承载、自身管理(包括运营支撑)等多个方面和历史资产、原有技术体系、人员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

2、现阶段各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缺陷和不足,没有必要分出优劣、高下;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只要坚持,没有实现不了的技术。

3、不管选择哪种技术,都要努力做好,并且都要首先搞好基础网络,把网络改造不断推向前进。

4、目前EoC已经可以支撑现阶段的业务应用,经过一段时间运营比较稳定,比CMTS体系环境适应性强。EoC目前在统一网管、互联互通、多业务支持等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完善,并需要标准化。标准化并非技术本身必须(接入网本身没有互通要求,相反的,用户之间要求隔离),主要是为了打破垄断、降低网改和维护成本。

关于具体技术方案的选择,笔者建议:

1.优先实现FTTB,有需求、有条件的新建别墅区采用FTTH模式。

光进铜退、首先实现光纤到楼,从而实现同轴无源化,使得同轴共享带宽的用户缩小到50户左右或更小,这已经毫无疑义。FTTH是接入网的一个制高点,随着PON设备的持续降价和FTTH整体技术的成熟,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始规模部署,电网也通过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到处试点FTTH。有线网络运营商面对这种形式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对策。目前最适合部署FTTH的就是新建别墅区:一方面,别墅区用户消费能力较高,对各种高带宽应用(视频通信类)有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别墅区FTTH接入的总体成本(建设成本和生命周期总运维成本)不比其它方式高。因此有线运营商应该以新建别墅区为FTTH切入点。而且其他运营商也必然如此,因此要抢占先机。但目前普遍推行FTTH对有线网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普遍的带宽需求没有那么高;改造成本还不够经济;竞争环境下有线也不可能在FTTH占有较大份额;同轴资源在接入网最后100米应用场景下相当长时期内足以抗衡FTTH。特别是密集居住的楼群,同轴接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已经规模部署了CMTS的地方,继续把DOCSIS技术用好,尽快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渗透率,特别是提高内置CM的机顶盒比率。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内置CM的成本会低于内置EoC。这对快速部署业务是有利的,特别是基于机顶盒的高清互动、用户数据挖掘。这样还可以摊薄前期CMTS的投资。同时关注后续演进,主要有两条路线:第一,在DOCSIS基础上演进,可能的方案有DPoE、EPON+DOCSIS EoC;第二,在扩大机顶盒渗透的同时,试点EPON+EoC与DOCSIS共存,一旦有大带宽需求,可以部署EPON+EoC。

尽快完善中国的DOCSIS标准,特别是配套的设计、工程、验收、维护管理规范。

3.尚未部署CMTS或虽已部署但不成功的地方采用EPON+EoC或EPON+LAN的模式。

虽然CMTS是非常成熟的设备,但单位带宽成本比其它接入方式高,甚至比FTTH高。运行条件、运维成本和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面向NGB的高带宽接入网,在没有部署CMTS或虽已部署但不成功(等于没有部署)的地方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4.已经实现FTTB、并且前期大量敷设了五类线的地方采用EPON+LAN模式。现阶段需要100%双向且有条件敷设五类线的地方优先采用EPON+LAN模式。其余采用EPON+EoC模式。

由于LAN方式是成熟技术,比较简单,因此稳定;每用户的独享带宽较高,跟其它接入方式相比在高渗透率的情况下还有成本优势;而且是跟电信有竞争的接入方式。因此在上述前提下应该首先选用。

采用EPON+LAN模式进行双向改造,要解决好单元之间布线和防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塑料光纤,目前成本略高于五类线,但很快会降低),要规划好五类线入户之后的多终端、多业务接入和室内连接方式,还要解决好长期维护管理问题(这些是五类线接入的短板)。

从长远看,同轴电缆是广电网络的宝贵资源,而且至今为止广电独有。因此充分挖掘同轴资源的价值、发挥同轴接入的优势是广电网络的重要课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EoC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那就会比五类线更有优势。反过来,基于同轴的接入技术不成功、不成熟,中国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很难全面进行。

5.已经实现FTTB的地方优先选用高频调制方案。其余选用低频调制方案。

高频调制方案的优点是:频谱资源较丰富,扩展性好;频谱较干净,干扰小。在实现FTTB之后,链路损耗没有问题,因此,在这个前提下采用高频调制方案比较合理。

采用高频调制方案要特别注意分支分配器的质量和用户室内布线,防止因为这两个问题造成链路损耗过大。

高频调制在HiNoC没有商用之前可以优先选用降频WiFi(802.11n)方案,首先低成本实现双向和机顶盒互动。因为这种方案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机顶盒双向:内置模块、USB接口、RS232接口;成本最低,可以做到50元以下。根据测算,采用Home Pluge AV和WiFi双模局端、25%Home Pluge AV终端和100%WiFi双向机顶盒,比采用100%Home Pluge AV接入网改造总体成本可以降低一半。这种方案单通道(一高一低)双模局端可以达到400M吞吐量。实际上机顶盒和其它家用电器只要集成标准的WiFi(这很容易实现,许多设备是现成的),外加降频模块更容易实现这种方案,成本也会更低,应用更灵活。

另据报道,2010年9月23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批准运营商可以使用空闲电视广播频段(白频谱)开展WiFi服务(被称为超级WiFi,谷歌就获得了这个权限)。这样一来,降频WiFi不再需要降频,反而成为超级WiFi了。

现阶段经济条件比较好、业务要求比较高的地方也可以选用MoCA1.1、2.0(不宜选用1.0,因为一方面1.0性能不比802.11n强,价格却高许多;速率等级、频谱效率和接入用户数量都不如其它低频技术目前达到的水平)。

待HiNoC成熟商用后,WiFi依然可以作为机顶盒双向方案。

6.低频调制现阶段优先选用兼容P1901的HomePlug AV技术,在已经成功应用HPNA技术的地方也可以继续部署调制在15MHz以上的HPNA设备。

综合比较,Home Pluge AV物理层优于HPNA,MAC层不如HPNA。但物理层决定调制效率和鲁棒性,而且Home Pluge AV目前速率等级暂时领先。因此现阶段优先选用Home Pluge AV。Home Pluge AV要进一步简化、优化,以适合同轴应用环境,增强组播支持,降低时延。现阶段Home Pluge AV芯片和设备要在运营商主导下实现互通。

HPNA抗干扰性能差一些,但避开干扰也是一种可行的措施,因此已经用了就继续用好。

7.在此,特别要说一下窄带EoC。国内最早在公开场合提倡的是天柏的吕总,记得05年CCBN论坛上他就提出采用窄带电力通信实现回传的想法。笔者在06年之前就开始跟一些厂家交流,并且找了一些芯片,提出让他们开发窄带回传产品,解决机顶盒双向。当时主要基于以下想法:

“基于HFC网络的交互应用多数是双向不对称的:下行流量大,上行流量小。比如VOD,比如网络管理,比如双向认证,都只需要少量回传信息,因此窄带回传也有相当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大量基本型机顶盒只有RS232窄带接口,生产厂商可以开发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比如利用廉价的ISM收发器和单片机芯片)与机顶盒配套,促进交互电视应用发展。这类产品在初级阶段没有必要强调、也不可能标准化。窄带回传和宽带接入可以通过频率划分同时应用”。

其实在国外Motorola早就采用这种方式做过点播应用。在国内,XXXX首先推广这种应用,并在广电总局支持下在XX部署了30万窄带回传机顶盒,支持XX文化共享工程;在全国部署了大约100万窄带回传机顶盒。XX采用网管系统实现回传,也推出过窄带方案。XX在晋城一次部署了6万窄带回传机顶盒开展互动电视业务。XX今年准备在农村部署120万窄带回传机顶盒。XX、XX......越来越多地地方也准备这样做。许多厂商也纷纷寻找窄带解决方案,以便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窄带EoC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宽带EoC。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EPON与GPON上演双雄会

PON技术被认为是未来FTTH时代的终极解决方案,EPON和GPON谁将主导FTTH已成为业界当前新的争论焦点。本文首先对两种主流PON技术(EPON和GPON)的技术发展应用及演进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对两种技术的全面比较分析之后,得出两种技术必将共存于未来的接入网中。EPON和GPON发展的最佳策略是走向融合,下一代PON网络系统xPON应该是一个充分兼容现有GPON/EPON网络的超高速PON网络平台,能同时向10GEPON和10GGPON平滑演进,代表着PON网络的发展方向。PON成接入网发展方向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也让宽带接入技术突飞猛进,目前全球宽带市场发展迅猛,无源光网络(PON

FTTH网络需求增加了交换局的光纤密度

一直以来,在电信的交换局(CO)或者有线电视的头端设备(HE)中,光纤硬件(FOH)相对来说都不太重要,因为交换局或头端设备的光纤端口数目是比较小的。但是,在光接入网络正在兴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将交换局的光纤硬件和外部的光缆以及光纤硬件协调地整合在一起。DSL和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一般能支持24至48根光纤,而在FTTH网络中,即使使用了区域汇聚点(LCP)分路器箱,也往往需要交换局有数百甚至上千的光纤端口。在后面我们将看到支持这个说法一个实例。首先,为什么会有从纯粹的光传输到完全的光纤接入这样一个戏剧性的转变呢?这是因为服务提供商必须能提供互联网接入、数字电视和电话服务(通常称为“三重业务”)

光纤FTTH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合一

接入网是连接城域网、骨干网和用户驻地网的桥梁,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接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接入网已经成为网络宽带化的“瓶颈”。接入网是连接城域网、骨干网和用户驻地网的桥梁,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接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接入网已经成为网络宽带化的“瓶颈”。随着光纤以及光器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在成本上已经充分具备实现宽带光纤接入的可能性。在宽带业务普及率比较高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已经逐步开始大规模发展光纤到户(FTTH)。人们逐渐认识到FTTH是接入网宽带化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

高带宽+融合化:双重演进重塑光网络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近日表示,真正的FTTH将成为2010年中国电信宽带建设的一个重点。根据他的预计,今年将有100万宽带用户实现光纤到户,宽带入户速率至少达到20Mbit/s,少数用户将达到30Mbit/s甚至50Mbit/s。按照国家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到2011年全国光纤宽带端口将达到8000万个,城市用户的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Mbit/s以上,农村用户的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Mbit/s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达到100Mbit/s以上的接入能力。3年内将新增5000万宽带用户。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张成良表示,按照经验,接入网业务流量的增长速度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