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和双向改造,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提升广电网络整体水平,从而确保广电在三网融合竞争的中取得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广电网络需要大量采用双向改造的技术,在目前采用的技术中,哪种技术方案更适合中国有线电视网的实际。我们邀请行业嘉宾与您一起探讨。
以下是本场高端对话的文字实录:
吴纯勇:尊敬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搜狐IT、慧聪广电网、融合网共同打造的CCBN2011高端对话现场,我是融合网的吴纯勇,负责本场高端对话的主持。今天对话的主题“有线网双向网改造技术的选用”,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五位嘉宾来到高端对话现场。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分别是中广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理事姚永,天威视讯总工程师徐江山,成都康特董事长龙永庆,无锡雷华总经理的王宏,中广有线扬州分公司总经理杨春生。
姚永: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一个退休的人,对双向改造很感兴趣,现阶段主要工作是研究主要双向网改的技术。
徐江山: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跟各位专家一起和各位网友见面,探讨中国有线电视网改的一些问题。
龙永庆: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成都康特公司的龙永庆,我们致力于在广电三网融合建设方面提供方案和服务,借此机会与各位专家一起讨论关于三网融合网络建设,实现三网融合的相关技术问题,谢谢大家。
王宏: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无锡雷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很荣幸与各位嘉宾共同探讨与交流对双向网改技术的基本看法,谢谢大家。
杨春生: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中广有线扬州分公司总经理杨春生,很高兴今天跟各位网友以及各位专家共同探讨我们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一些经验。
吴纯勇:五位嘉宾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现在进行第一轮问答环节,请姚永老师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我国双向网改技术基本情况,如,我国双向网改目前共有哪几种标准?
姚永:好的,我把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一个基本汇报,从去年情况看,2010年我国双向网改用户数呈现了一个翻番的格局,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昨天的CCBN2011主题报告会中提到,目前我国双向网改覆盖率达到500万,但我认为,覆盖率与渗透率从概念上是不一样的,根据去年我们从全国近200家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方面调查的结果来看,全国渗透用户达到1100万,大概采用CMTS方式的为500万户左右;采用EOC大概为250万户左右。
2010年,各种双向网改技术发展的都很快,主要集中在机顶盒层面,仅北京地区的歌华有线在去年就新增了100万台高清互动机顶盒。
今年我们预测可能还会翻番,双向网改用户的渗透率有望达到两千万以上,明年可能还会有上千万的量,这两年我相信只会比我说的增长更快。
从技术角度,现在确实技术非常多,广电最早开始的技术是最多,目前发展也是比较好的,去年一年增长也是很快,而且我们预测今后一两年之内增长还会比较快,因为原来部署CMTS地方,增加一个内置模块就可以把机顶盒变成双向这个成本比较低,而且作为交互,双向互动电视这块来讲,回传要求不是很高,因此这种方式会发展比较快,其他很多地方后续双向改造方案还是采用EOC,目前总局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主导方案CMTS是主要方式,在EOC方案当中目前推进是高端到低端,有很多人提出这两种方案有置疑,这次有一个专门的展会,实际测试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从频谱利用率,速率,QoS保障,多项指标还是比较领先,方案验证看应该是不错的,是因此我们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从去年总局7月份推荐看,当时各种方案比较即使倒推回去,在几种方案里面比较起来,比较好一些,因此我们推荐,这是对的,还有几种方案也不是不好,不是有多大缺陷,但是相对而言稍微差一些,大家一直对中国EOC市场太混乱,标准太多,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希望更好集中一些,这个背景下,现在应该说其他方案也都开始进行,本身也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我认为每个地方可以选择你应用起来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案,当然一旦标准统一了,我们大家应该考虑,为整个行业发展有利,站在一个小局部看,接入网没有统一要求,之所以要统一标准,目的是什么,作为运营商要降低建设运营成本,这样标准统一,规模越大,自然发展后劲越大,你一小投这样没有办法发展,成本也不可能降低,后续也不可能有更好的良性发展。
这次展会我看到又有一些新技术出来,但我比较主张采用OFDM调制相结合。下一步我相信在大家都努力起来做双向改造形势下,EOC会发展更好。
吴纯勇:再次感谢姚永老师为我们大家所做的全局性的介绍,作为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对于当初自己选择双向网改有各自的体会和感受,下面有请天威视讯的总工徐江山徐总为我们介绍一下深圳地区的情况。
徐江山:目前深圳天威这面面临的主要任务还是如何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继续提升,我们现在仍然是强调在竞争环境下做到一个广电视频专家的角色,这个视频专家角色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强调以视频业务为主,所以我们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推出了高清双向这样一个业务,所以这两年一直致力于业务推广,目前来说作为天威在去年年底达到从市场角度来说,推广角度来说已经达到20万台高清互动双向机顶盒规模,同时在深圳有宝安区、龙岗区进行数字化转换,也推高清双向业务,高清双向比例达到30%,所以整个深圳地区现在高清机顶盒是有50万台。
从业务层面来看,在强调视频为主的同时,我们仍是要强调融合视频概念,主要体现在作为运营商现在国外运营商也好,还是电信运营商也好,还是互联网运营商也好,现在都强调融合视讯概念,不同视频源到不同的网络不同的终端,今天可以实现无缝跨接,并且可以进行管理,这块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是一个新的特点,我们围绕这样一些课题做一些后台的规划,实施工作。从业务角度是这样,作为天威还有宽带业务,宽带业务个人宽带用户上现在还是保持在一定市场规模,具有一定的盈利水平,去年用户超过30万户并且还有增长,这块在发展中。
从我们来说在整个三网融合这样一个跟电信,互联网竞争过程中我们讲了第一个观点着力发展视频业务,第二观点着力发展宽带业务,因为今后来说这种互联网电视发展可能会对我们传统网站产生竞争,这种提供管道业务,甚至智能管道业务应该还是我们立足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加强宽带业务发展这是我的理解,作为语音业务也要,从业务角度说,我们对话主题上来说,在整个接入网这样一个专业化改造课题里面,大家都知道天威一直是选用CMTS技术,这样一个标准,实施这样一个改造,这个改造在2002年已经完成,天威100多万用户已经完成,现在就是在考虑怎么样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做一个优化升级,升级分两个方面,对于基础设施包括光线,机房布局,第二优化怎么提高用户接入带宽,提供大带宽业务,这样对于整个技术体系选择上刚才姚老师也提到有一些技术,天威因为目前技术体系包括网络体系,所以我们更多第一个从技术体系,对资产继承性考虑,更多从产业化支持角度考虑,第三方面更多从一个标准化支持角度考虑,所以我们认为基于协议技术仍然是我们目前这样一个选择,当然不是说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不做一些优化,比如说现在围绕这个类型技术也有不同的选择方式,特别是从前年的ICTC天威在国内率先提出这样一种概念,到去年有厂家,去年年底在ICTC上方案跟[FS:Page]中兴华为都做了一些展示,包括今年技术更加成熟,这样的话对于下一步这样一个围绕这个技术主流下改进方式会有更多的选择,这是一种技术。
另外在北美也做,把两种方向,一种是更加集中,以更小空间占用率,更小能耗提供资源,提供一个融合的业务,并且IFOG也是围绕射频技术,对传统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都有这样一个优势。
吴纯勇:再次感谢徐总整个介绍深圳那边的发展情况,当初我们选择对话嘉宾的时候,我个人也在想,深圳作为12个试点城市,又是一个上市公司,又具有地理优势,沿海城市,诸多因素促使深圳地区有了多重的身份,深圳地区有线行业近几年的发展也代表着中国有线行业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缩影,在这样情况下想邀请徐总邀请过来的初衷,看看有线行业在当地双向网改情况。除了深圳地区的有线行业发展之外,今天我们也很有幸邀请到中广有线扬州分公司总经理杨春生,想请杨总围绕扬州有线行业的发展做一个介绍。
杨春生:扬州宽带网建设起步还是比较早,我是有线电视网络方面一个老兵,从90年代开始筹建到现在仍然还在有线电视网络上奋斗,扬州有线电视宽带网在98年开始建设,那个时候有线电视增值业务—。当时我们有线电视网主营业务是广播电视,但是宽带上面跑几个,因为它的质量,建网理念又不是太先进,没有钱,当时建的网跑宽带不是太理想,免费送给用户是没有问题,当你商业运营,就肯定会影响到用户的收视效果的,这一点现在也不是特别好处理。
2000年左右,一些中小企业向我们推荐相关的双向网改技术、产品,质量可靠性就成问题,实验结果也不是太理想,当时就没有进行下去,一直到2001年,我们当时成立了一个宽带数据公司,通过这个公司可以向社会提供宽带服务,建这个网我们当时也有一番讨论,怎么建,当时还有IP,咨询很多专家,有些专家讲,如果你要进行一些商业化的运作,提供一些可信贷的服务,特别是给银行,应该使用ATM,不是ATM银行根本不用,但是现在来看,还是IP化是一个发展方向。
在当时这样的争论下,我们采取了路由器和交换网并行的方式——路由器网络主要是给商业客户,比如说银行、重要的企事业单位;而交换机网络则主要面向千家万户用户,这两张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网络整个建设周期为一年左右,一个网大约建设周期为半年。
从目前扬州地区开展的双向业务来看,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向社会上提供宽带接入,扬州老百姓在宽带上还是比较幸福,几百块钱可以享受上,06年到07年扬州开始进行数字电视整改,我们向用户提供方式就是双模,两跟线接入机顶盒。在我们江苏应该来说我们是第一家采用双模机顶盒,当时提供一半是单向的,我们扬州提供是双向的,扬州所有小区城区我们铺设有将近20万交互,这个凡是铺了交互网我们提供双模机顶盒,机顶盒提供交互业务在扬州全部的免费,提供有大概根据我了解,这个业务不是我们公司经营,是我们另一家公司经营,他们业务根据我的了解就是大概我们中国大部分省市在数字电视平台上提供业务都能提供,09年我们有两位重要领导人,一个是位是我们国家领导人,还有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都到扬州看过,当时他们评价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感到在宽带网络建设这一块应该说扬州还是走了自己的路,还是比较成功,那么从维护情况看,我们还有一些其他地方采用其他的方式,那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我们无论在网络传输速度,稳定性和维护上,我们应该来说有明显的优势,扬州常年的我们十几万户经过双向网宽带,有线电视每家每户都有,目前扬州地区接入宽带业务有7万户,日常营收看,宽带收入已经超过数字电视营收收入,成绩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作为我们基层单位,我们非常关心三网融合的进展,我这里也提一点我自己的看法,一个就是我觉得步伐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下面广电积极性都很高,但由于没有很明确的相关政策与细节,关于双向网整合的,一个是双向网必须要改造,第二指定到户标准,到户带宽不要再争议了,只不过是三五年实现还是长一点时间实现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要注意这些不需要争论了,应该有一个能够满足未来要求的措施办法或者一个要求,我们这么做第一个能够动员世界上或者我们国内一些厂家,围绕新的要求研发生产,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向市场提供大量的通用的有用双向网改造的设备,第二给下面特别是基层广电同志指明一个方向。如果这个事情再拖下去花的冤枉钱会越多,效果也越差。
刚才天威的徐总也讲了,现在网改更多考虑过去资产,但是有些东西“不破不立”,抱着过去老设备不发展只会拖累着我们,现在不淘汰将来花的钱更多。还有时间不等人,我们知道三网融合作为中国电信一部分,他们具有人财物方面的优势,他们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计划要搞光纤到户,他们还一些专家为三网融合制定了各式各样的标准,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广电这边落后了。
吴纯勇:感谢杨总的真知灼见。
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并未在北京地区进行光纤到户计划之前我对这个计划也并没有很深的印象,但是今年之后,北京联通就开始在北京各个区进行了光纤到户工程,随着今年三大电信运营商不断的在北京这种布局,让我们广电尤其是有线人真正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近一阶段像广电总局附近的住宅小区及其他区县的小区,电信运营商已经把光纤拉到楼道甚至楼梯间。
另外杨总又提到了标准的问题,到底走ATM还是IP化,这样的技术选择包括杭州等地都曾遇到这些问题,比如说给一些大的用户,公安,财政对方表征是有一套严谨的技术体系的,你的技术体系要跟我有很好的对接,才能真正为我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可能真的是比较关键的问题,杭州地方也是遇到这些,但是也没有办法,为了拿到这个客户也只能用ATM这个技术。
刚才说到一个产业链问题,从产业链终端层,我们今天邀请到成都康特的龙总,还有无锡雷华的王总。
龙永庆:如何理解三网融合,我个人认为,三网融合不应该是一个新命题,它只是广电系统当前的一个新任务,这个命题十几年前发达国家已经成功走过来了。当前他们遇到的新问题是在新技术,新业务下面遇到新问题,而我们还在讨论一个老话题,三网融合从业务层面讲是融合,实际上是一个竞争,竞争是业务竞争,然后要选用的技术是一个比较机制,选用怎么最适合自己,然后要应用我们本身是信息产业服务于信息产业,要应用科技技术这些产品来搞完成这个三网融合这项任务,本身科技在快速发展,我们怎么面向快速发展的问题,不是一个静态观点比较。就是说我们现在用一个时髦词讲可持续发展,不管你是主观想回避,还是不想回避。
而我们国家在这一轮三网融合新任务面前是时间紧,在现有体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下确实遇到很困难,比如说运营商现在上网要做什么,怎么分批,分阶段做一些什么,我们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对内,我们用什么技术支撑,对外需要什么政策支持,尤其是这几个要害,没有真正搞清楚,从任务角度全面讨论,做出分阶段的解决这些问题的不管叫顺序表也好还是时间表都没用,真正全面都还在走一步看一步,那么我们广电走一步看一步搞了十几年,有线搞了20多年,搞一个任务改一次网,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改一次网,十几年来这一次是折腾不起了,用什么技术完成三网融合,我也感觉都是用静态的观点来讨论用什么技术更好。我们讨论什么技术好,首先业务不能中断,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未知任务比如说下一阶段研究物联网我们网络担任[FS:Page]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任务等等。我们只能用发展眼光,立足于眼前必须做。这种角度全面选择现代技术,准备用未来的什么手段又会有新的技术再出现。
由于讨论角度不同,我们很多时候出现一种争论,甚至把技术上升到政治层面讨论去,在全国讨论当中显得尤为复杂,比如说关于标准,如果讨论角度不同,不对,那么我们认为是一个伪命题,标准诞生于90年代,确实是先进的,能够达到长达几十公里传输链路都是有效的。但是,这项技术成功应用很多网络,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不能停止所以不是最完美的,但是还会发挥作用,但是也存在历史性的缺陷,比如说物理层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没有应用到现在最新的技术,所以无从比较,我们一方面成熟的已经运用技术,但是随时要准备着新的技术在同一网络甚至统一业务上共存。
很多时候我们在关于UC业务上,关于标准的讨论,有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标准还是产品化的问题,如何指定标准,现在存在用静态观点推荐某种,最近UC芯片技术各厂家推出没有比较强制性或者叫形成共识技术体系下发展也很快,那么我们制定标准应该怎么制定是基于一个公司产品定标准,还是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要求性,系统性标准,并且可以不断完善,支持新技术容纳到这里面的标准,我们没有讨论清楚,在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应该从什么层次出发,关于标准里面我们现在缺乏了关于所有数据产品共同前提的网管标准,任何芯片都没有关系,不管哪个厂家,什么技术都能应用,因为是个性化业务,然后有些什么形态,UC在野外不是孤立要跟光纤,EPON,在一个光节点形成一个组合设备,产品形态如何适合环境,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标准不可能像我们的电视一样沿用几十年,时代已经过去了,可能几年以后更好的技术要出现了,怎么迎接新的标准体系呢,在于网络应用,我们这个标准里面还有不同标准有不同频率中间等等问题,一系列的讨论,而这方面应该展开全面的讨论,各种讨论的成分也是比较孤立,厂家孤立产品宣传要制定标准,大专院校学者站在纯技术角度讨论技术,运营商就目前自己遇到的问题情况而讨论,所以这种局面我称之为叫新时代的盲人摸象,每个人说的话都是正确的,站在自己的情况下,但是不全面,站到自己的专业特殊的角度看问题,但是特殊角度试图得到全面结论显然就是盲人摸象,所以我觉得这些首先我们要鼓励实践,总结比较,定出一些比较方法,那么可能会得到一些比较正确的意见,EOC应用在全科,科技司倡导以来,虽然走过一些弯路,走到今天应该说形成了共识,很多运营商应用成功,很多厂家比较成熟的推向了市场,现在正在走向有一个全民认识的阶段。
吴纯勇:我觉得龙总今天谈了一个最重要话题就是实践出真知,的的确确包括某个角度,比如说看一个问题不是很全面,比如说美国有线电视发展这么多年,也是一点一滴总结,一个街道跟另外一个街道,如何通过技术层面把信号很好传播也是不断实践摸索最终总结出一套有价值的体系,也是美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一个雏形,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再次感谢龙总,下面有请王总做一个发言。
王宏:各位网友好,我想把关于双向网改问题简单一点,因为雷华是专业从事安全设备制造的公司,我们一直在追随广电行业脚步,我们姚老师有一个共识,不是讨论双向网改选用什么标准,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是采取什么标准,现在大家应该已经达成共识,我觉得有一点,作为我们制造商看问题,我觉得广电做双向网改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些逻辑错误,我有一个想法,中国有一个传统话说的是“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重要是方向”,如果每天讨论这个问题方向没有看清楚,就要出问题,关于双向网改不是改不改,是必须改,我从局外看广电,做双向网改,首先是我们运营商决心没有下够,用多大规模改,这个必须明确下来,至于技术上我个人观点,无论是什么方案,三个技术形态已经达成共识因地制宜,在这里面双向网改我们作为专业人看广电改网有一些问题,我以HFC网为例,技术能力和成熟度已经不用怀疑,很多网络做双向组网的的确确面临很多问题,错误在哪,跟组网工艺达不到标准,是工程实践出了一个方向性问题,不是所谓标准的优劣问题,过去很多争论很多评价,反向回传噪音,这些已经得到很好解决,完全是因为运营商组建过程中缺乏对工艺规范,我们推动EOC技术发展,最大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推EOC技术标准的时候,从国家层面上怎么把它标准化,尤其是在网管技术标准,有一个方向,我们搞EOC要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竞争机制的问题,你不能吊在一颗树上,我作为产业链供应商,我希望所有广电都买我一家的产品,但是事实上这样不利于社会竞争,所以我觉得现在如果谈双向网改,从国家层面必须立即着手解决一个标准的通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目前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盲目把所谓先进指标规划作为一个实现标准一条路,但是很遗憾,由于现在芯片技术发展也不是一下子,相比较这些芯片商以我们自身实践经验,本身在标准制定上就有一些滞后,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带来很多问题,应用上终端产品互联造成很大困难,这些困难反过来很多人说技术不成熟,我们国家管理部门不要一步到位,要制定一个简明实用标准,作为一个网络发展,双向网改我们说EOC加EPON这个技术没有必要考虑,作为产品成熟我个人经验与实践结合,目前为止如果用一个高标准商业化标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作为现有广电接入速率要求,和现有网管水平是完全能够满足现有商业应用,问题不是该不该使用EPON加EOC,我觉得广电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双向网改标准,包括工程标准,最近我还比较担忧一个事情,比如说做双向网改步伐时很多广电由于政府招投标行为,招投标有一个价值导向是价格趋向,我认为广电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我们产品质量在不断劣化,设备选型方面,我作为设备供应商,比如说坦白说我们是感到比较担忧,因为作为一个运营商系统可靠性,尤其当你引入数据的接入,这种宽带服务意识包括以后增值业务,对网络的稳定运行是高标准要求,而不是低标准要求,我们未来主要竞争对手是面对强大具有非常好市场机制的中国移动,电信,广电做双向网改的时候,有一个事情要引起高度重视,对网络可靠性运行的质量,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设备终端值、网络运行可靠性值,围绕这再谈,我个人对技术虽然没有很深研究。EPON加EOC是不用怀疑前瞻性,做双向网改,有条件地区,去年非常认同姚老师EPON加EOC,目前阻碍中国这个方向在很多广电为什么推进不下去,用什么方案,一个很重要问题没有解决统一网管标准,这个标准不解决,作为广电运营商运行产业链是不完备的,制定这个标准有一个白皮书,我认为只走了一半的路,剩下一半路我们有一个HFC网管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一个致命伤没有一个测试序列,没有一个测试中心,支持这种开放标准,当务之急是国家广电总局必须建设一个开放测试平台,为他选用设备提供一个基础设施点,没有这样一个开放平台必然被不同厂家牵着鼻子走,很多技术往往会有争论,有一个推手抱着个人商业利益的企业,尽管我是一个企业,我也想推,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个社会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个人是呼吁要尽快,要想实现双向网改步伐加快,必须立即着手制定开放透明测试标准,建立一个第三方认证核心测试认证机构,因为我有一个体会,我们在湖南电广传媒,推动HFC网管遇到这种事情,各个厂家都说自己符合国标,但是很多厂家不符合,为什么没有得到推翻,因为没有第三方中[FS:Page]立认证,这个是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技术选择是次要,我认为方向要走对,要解决双向网改要解决国家层面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建立,不能建立在追求最先进的技术,要建立在追求最具有实用性推动技术,不一定把标准建那么高,从一个实用化角度发展。
吴纯勇:王总意见也是说到了广电系统这么多年其实面临的一个最为实际的现状,因为这几年我除了关注三网融合,广电之外,其实不断向电信学习,刚才说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能否有这么一个第三方的机构,哪怕是一个测评中心,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来,之前我一直关注广电行业,刚才到说一个很重要问题,大家是想把这些自己的技术产品比如说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一个评测,但是广电相对而言在这方面是比较弱,电信我们看工信部层面,从部的层面有不同的叫规划院,设计院,包括它的整个的研发基地,落实到三大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自己本身又有自己研发机构包括测评中心,三大运营商架构下面,是各省市,有自己业务层面应用基地,研发基地,很丰满,整个架构会让你从不同层面有一个很好有一个产品,有一个适合,可以分门别类研究中心或者基地得到一个第三方或者直接运营商层面的监测。
这里面其实也是需要广电未来几年应该关注和加强,因为广电目前看,除去广科院,的的确确缺少这种机构出现,广电行业最起码要着手改变的一个情况,说到标准的问题,我们除了双向网改以外,现在有一些市场,用的双向网改标准有一个核心问题,新小区,随着新楼盖的时候,布线还好布,老小区到用户层面,给你家里面怎么把线引进去,用户会不会同意,这是一个很实际,具有技巧性的问题,这方面想听一听两位运营商,徐总或者杨总介绍一下经验,杨总在扬州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也可以供全国有线运营商到用户层面怎么能够很好的实施下去有请杨总做一个介绍。
杨春生:扬州情况介绍一下,扬州双向网改造和全国其他地方双向网改造差不多,分两部分,一个是过去单向网如何改成双向网还有一个现在网络,扬州在这之前,我们扬州是两张网,这个网架构是我们从01年开始做,我们觉得还是做得非常成功,比如说我们以这两个网在扬州和扬州电信共同竞争扬州市的一些网络业务,比如说银行网,公安网,政府办公网等等,因为我们建网理念很先进,我们对企事业单位提供路由器这种,标清交换等先进技术,我们每次和在中国电信竞争时,专家是一边倒支持我们,这个是从企事业单位。从个人来讲,个人网这一块因为我们觉得我们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使用比较方便,而且用户我们投入也不大,为什么因为终端这一块往往投入是比较大,但是我们终端没有投入,我们就是一个网线,所以我们感到我们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从维护上,还是用户使用上,这个网络觉得都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坚持往下做。
我们进入扬州老的小区施工基本没有碰到障碍,第一次施工都很关心我们。所以这个就是说只要我们工作做到家,到位应该不是问题,事实上证明扬州市十几万都进去了,这个是我们第一步,我们现在怎么做,现在针对小区我们建网大概分几步,审核我们免费提供,重新设计我们有线电视网络,我们提供的服务开发商非常欢迎,第二保障工程质量所有线程,包括箱体,这个就保障了我们的质量,第三我们为了保障楼内施工顺利,我们将楼内工程由开发商自己的弱电施工安装,我们进行巡视,由于地域不同,经常会遭到其他施工队的阻碍,我们小区开发商自己做,这个问题迎刃而解,第三我们在小区里面都建有机房,这个也是为我们未来网络发展打好基础。因为我们想以后用户需要资源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不光是有国内国际的,甚至将来还要有社区,我们不能以后用户需求究竟到哪里,现在还做不到,我们只能想象,但是肯定需求是越来越多,花样是越来越多。我们在扬州市每个小区我们由开发商提供,我们有永久性使用,这个现在大家还不一定看得出来它价值,可能再过十年这个价值就会体现出来。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扬州有两家公司,一个是中广,我们负责基础网络建设,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建设,还有有线电视网公司,负责宽带和数字电视应用,我们两家共同建设。
吴纯勇:还想继续下去,但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想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对今天对话做一个总结。
徐江山:同意各位专家意见,双向网改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现在技术有它的生命力也在不断发展。谢谢大家。
龙永庆:技术是发展的,标准是唯一的,请大家一定记住。
姚永:做一个补充,成本不是唯一要考虑因素,考虑成本也要有很多因素,不能只考虑一次性投资,而是要考虑生命周期,发展所有业务运维总成本,我只做一个补充。
王宏:我认为不用在双向网改过程中再争论哪个技术先进问题,立即行动起来,建立第三方的测试认证,这个对网络双向改造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杨春生:三网融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决定,但是我想应该是从我做起,做好我们自己份内事情就是做好网络建设,服务好客户。
吴纯勇:再次感谢各位网友对本次对话的关注,五位嘉宾的观点,有从技术方面,有从服务,最终从标准层面,让我们很清醒认识到整个有线行业面临三网融合大的竞争背景下,我们应该做准备做的,再次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今天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