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信传媒网络首席运营官简志敏发言。
本届大会三网融合主题论坛于24日上午9点开始,以下是简志敏发言实录。
简志敏: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跟各位老朋友和新朋友再次见面。希望今年的演讲可以给大家带来新信息。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智能电视,未来电视运营的体系结构。
我们很多同事都可能不太了解,智能电视不仅仅是一个电视机,智能电视是一个体系结构。我想就这个题目跟各位做一个报告。这是海信集团(微博)一个简单的介绍,海信集团去年的电视机产量达到了800万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我们拥有5000万的电视机客户群,我们海信目前全面的终端走向智能化,所以智能海信的战略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所以这么说,海信是最懂电视机的。所以我们也讲智能电视离开海信是不太完整的。
去年在2010年的1月份,我们的周厚健董事长作为第一个华人企业家在主题峰会上做报告。其实我们提出智能电视的战略,我写这个报告的时候是在2009年。我们提出智能电视的时候,就把它叫智能电视,因为我们是跟智能手机一块传下来的,所以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别的,所以就叫智能电视。
在提出智能电视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这样的一个应用商店我们不能借用国外的技术,以保证我们内容的健康和正确。另外同时我们也提出来,我们要整个的开发我们自己的智能电视核心的技术,这个核心技术就是要开发自主产权的电视机系统。刚才有朋友讲到,我们要用Andriod,这样的技术那样的技术,这是非常危险的。我等下还要详细的介绍,我们国家整个的政策环境对我们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我们一定要有志气,具有中国人自主产权的电视机系统,这个非常重要。
去年开始,我们全部都参加三网融合的论坛,因为我觉得我们会把大家服务好。海信里面有一个海信传媒网络公司,里面包括三网融合综合业务的运营平台,这个平台已经在国内广泛的应用,而且也受到大家非常大的肯定。同时我们也研发电视机的操作系统还有SDK。另外一个叫海信电器股份,这个公司将会前面的转向智能终端和市场的策略。作为海信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电视机终端,我们可以对三网融合形成有利的支撑,我们的智能电视表现终端,不仅仅是讲电视机,也是机顶盒。所有我们智能终端包括机顶盒和我们的电视机。随着我们智能电视的提出,我们非常努力的工作,在去年的9月份正式向业界发布了智能电视。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们的应用商店的一个界面,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海信8号场馆看一下。
智能电视的整个体系结构不仅仅是电视机,可以有效支持三网融合和NGB业务的发展。所以的话,智能电视不仅是电视的新形态,更是跟运营商结合的结构。智能电视体系结构中,平台和终端是一个整体。智能电视天生就是一个运营商合作的产品。电视机现在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发展方向是更亮更薄,我们要发展3D电视还要改进,智能电视是以应用为中心的。电视机已经不是传统的电视机了,不是买回去只是看频道的。智能电视以应用为核心,自然就是有效的支持三网融合、NGB的建设。
智能电视的体系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三网融合和NGB建设的核心问题。所以我现在再回来讲三网融合,对三网融合有很多的概念。我想这里我要特别的强调一下。首先三网融合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三网融合?不是不是因为国务院发布了三网融合的战略我们就要做了?不是这样的。做三网融合的主要理由就是要做运行,我们要以运营为中心。我们现在很多朋友都很关心做三网融合能不能赚钱,包括很多广电都没有信心。三网融合到底有没有价格?我们想想互联网有什么价值?是不是这样子呢?为什么现在互联网公司都赚钱呢?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互联网是一个渠道,互联网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三网融合也是一样,三网融合核心的产业价值就是我们要打通各个渠道,广电是一个渠道,电信网络也是一个渠道。我们现在打通这么一个渠道,从而产生新的业务。所以三网融合的目的就是发展新业务,这个不仅仅是在传统电信业务上发展,而是这个发展方向应该是,重点是发展蓝海业务。电信做三网融合,要跟广电抢业务,这是红海思维,这个思维太窄了。我们要发展新的,极大方便人们生活的业务。这是我们的方向。
智能电视的体系结构,我们可以极大的促成这个发展。三网融合建设的三个方面其实不外乎三个方面,我们讲三网融合要做什么?我们的厂商有做浏览器、终端的,其实就是三个方面,网络改造、平台建设、终端。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平台?什么样的终端才能满足广电三网融合的要求呢?如果我要讲三网融合的要求,首先平台和终端他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是我们三网融合需要的体系结构。这个有什么要求呢?第一个就是中国政策环境对体系结构的要求。这段话是李长春同志在访问湖北省网的时候说的,他说,广电发展三网融合,其核心就是要保证信息安全,要把各个网的、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绿色内容和服务引进来,实现可管可控,通过广电网络推送到千家万户,极大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他主要是两个要求,第一个信息安全,第二个发展业务。其实发展业务中央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两个要求呢,尤其是我们有一些国内的,包括运营商,包括一些牌照持有者,把广电的信息安全过分解读,所以我讲不能部分解读,让你持有牌照并不是说把所有的业务都是你来发展。这是不对的。不能过分解读,应该来说可以找到一个方案,既可以保证信息安全,也可以保证充分的发展我们的业务。这就是智能电视。
2011年在三网融合中,我们有很多规范出来。电信的IPTV有相关的规范,这样的规范出来以后,我们可以看见这些业务就落入几个运营商手里当中了。我们各个省的广电运营商发现没有什么事可做了。我们今天重点讲讲广电的NGB怎么发展。这三个领域应该说是根据不同的运营商提出来的。恰恰它为我们的广电、NGB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海信的智能电视平台可以有效的支撑整个网的,全省的运营结构。所以说我们把全省的运营结构分成三个中心,一个省级的中心,一个地市的运营平台,一个县市的运营平台,三级结构,规模上可以线性拓展,业务上可以线性拓展,业务上互联拓展。
地市上业务是可以进行全省传送的,这样可以调查大家的积极性。这样的智能电视的体系结构应该是很多核心业务支撑的。如果有一些核心技术你没有,不要声称自己可以做。这些核心技术包括了媒体存储和分发的结构,电视终端的综合业务表现技术,内存数据库技术,面向运营的媒体传送及加密技术,无语义的综合运营计费技术。
海信为什么要开发自己的电视机操作系统?不是我们不会用Andriod,为什么我们要自己开发自主产权的电视机操作系统呢?我们有一个直播电视频道,可以当做应用来看,所有的应用都经过我们的应用商城自动的下载、删减。这样的核心技术才能保证我们的信心安全。如果电视机操作系统不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面,你怎么能够保证你的信息应用是安全的呢?应用就等于内容。应用如果不安全,内容就不安全。所以如果要保证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要开发自己的电视机操作系统,这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所以不能采用Andriod。
智能电视是含机顶盒的,是三网融合建设的终端。根据业界估计,在两三年之内,所有的手机都会变成智能手机。大家今天手上可能还有一些不是智能手机,但是你换手机的话,[FS:Page]一定会换智能手机。我是做IPTV,IPTV最早的项目是哈尔滨项目,我是知道IPTV整个发展的过程。现在IPTV的终端都是智能化的结构。这对我们广电人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中国每年销售3000万台新电视机,在二三年内几乎所有的新电视机都会成为网络电视机,互联网电视的终端。电视机是三网融合、NGB不可或缺的终端。这样的智能电视电视体系结构支撑了一个开放、可控的业务模型。我们整个系统开发都是以这样的结构,运营的要求来做的。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产业链上的定位。一个是内容提供,还有一个内容服务,很多很多的内容服务商做内容服务。这样的话就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人来成为一个运营商,但是这个应用都是经过广电的审核,所以我们讲到政策不能过度解读。
下面是内容传送,这个是云计算的平台机构,这个才能保证有效的运营,最后就是一个智能终端的平台。这条路核心就是一个内容检查,这个检查从技术方面可以保证内容的正确性和健康。当然这部分我们放在广电的手中。这样一个可控、开放的模型就可以极大的满足行业的需求,降低服务的门槛、丰富服务的需内容,提高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服务的成本,这样的话,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也可以保证业务的无限扩展。是我们的思考方向,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
所以,这样的结构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高度的评价。李长春说,像海信这样的公司,我们一定要支持!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张海涛说,现在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领导让我们来海信看看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孙寿山说,今天来海信,看到你们的工作,这是为国分忧啊,我感到欢欣鼓舞。
在这样的其他底下,海信有一个综合的优势提供给大家,海信的智能终端的应用商店其实不仅仅是支持电视机,同时也支持机顶盒、手机、iPad。这样就可以吸引很多很多人帮我们做应用开发。我们初步算了一下,如果你开发了一个应用,放在海信的应用商店里面,如果终端有10%的人用你的应用,每一个应用卖几块钱,整个一年你就可以有100多万,200万的收入。这样吸引整个社会都开发应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好的,健康的产业链。这个产业结构不仅仅是在公共的开发应用上开发,而且在很多方面,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小区等等方面都可以做。我们在湖北的时候,有一个大学,他要求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建设一个智慧校园,他要求把电视机的平台变成一个智能平台,这样的一个结构我们是最合适不过的。所以绝对不能够把所有的业务都从上到下一统,这样就把我们的产业扼杀了。同时我们也有很多其他的应用开发,我们欢迎大家都来开发。我们非常盼望和各位广电的朋友们一起合作共赢,一起打造中国人未来“电视新生活”。谢谢大家!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