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规划院院长姜文波广电规划院院长姜文波(左)与新浪科技主持人康钊合影针对即将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于3月16日10:40做客新浪,聊CCBN及广电热点问题。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200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将于3月23日开始在北京国际展览馆举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CCBN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广播影视技术设备盛会。
目前,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广电的热点问题也频出,姜文波院长做客新浪期间,也将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嘉宾简介:
姜文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历任中广电设计院天线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广电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2006年12月起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
主持完成的工程设计有:西新工程,东南工程,国家广电总局阿尔巴尼亚广播发射基地工程,广播电影电视部GR工程,广播电影电视部无线局技术改造工程天馈线系统工程,广播电影电视部无线局831台500KW转动天线改造工程,四川省峨眉山703台搬迁工程,利比里亚全国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等,其中有十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
现为国家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无线传输与覆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以下为访谈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康钊: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新浪演播室。2011年CCBN展即将于3月23日在北京举行,新浪科技在CCBN展前期邀请了重量级的嘉宾做客访谈节目,聊CCBN展和当前广电热点问题,我们请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广电规划院院长姜文波先生,请姜院长跟网友问声好。
姜文波: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
主持人:提起广电一年一度的盛会,CCBN展是越来越热闹了,已经有媒体把展览称之为全球第二大广电展会。可见广电行业在中国来说也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先请姜院长介绍一下本次展会,广电规划院也会参展,介绍一下参展的技术方面的情况?
姜文波:规划院是第三年参加CCBN展,从近几年来看,一年比一年办得好,办得大,参展的人数越来越多。今年把所有的十个展馆全部租下来了。是最大的一次,重要的电信运营商等等都参加了,华为、中兴等等公司都参加了。广电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跟信息产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广电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
规划院今年主要参与的,一是把规划院的业务和开展的工作在展会上进行展示。规划院作为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宗旨是执行政府决策,服务行业发展,为广电技术政策做好服务。这是总局提出的要求,作为总局信息部、参谋部和技术支持部,我们也是按照张部长的要求来进行工作。
去年我院颁布了十二五科技规划,对整个院基础设施,技术研究方向做了定位,两大体系,测试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再有三个技术研究平台,标准、信息、规划研究平台。两本杂志,广播与电视技术,影视制作。
这次展会与往年不同,我们推出了广播电视规划院2011年年度性研究技术报告,包括11个课题,把近年来开展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综合在一起,针对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做的研究报告。由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借CCBN展的机会进行首发。
主持人:什么时候发售?
姜文波:CCBN展开幕第一天。
主持人:网友可以到广播规划院展台看一下。展台在什么地方?
姜文波:9号馆9101。
主持人:作为重要的研究、技术支撑机构,广电总局规划院承担了很多的责任,我们想跟姜院长探讨一些行业热点话题。三网融合大背景下,热点话题太多了,我们只能一个个来。
首先谈一下三网融合,去年定了12个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内容和实际的一些操作情况怎么样?试点城市定完了之后就没有声音了。
姜文波:在研究报告里面,我们曾经对国外的三网融合技术政策做了研究,国外三网融合技术演进,在三网融合他们首先制定政策规定,由广电运营商开展互联网业务,在一定情况下,允许广电运营商做电话业务,电信运营商控制广电业务,最终整合到大家互通互联,互相许可开展三网融合。
中国的电信改革走的比较早,在90年代,曾经搞过好几次,包括本世纪电信一直在做,互联网业务是广电的基础业务。广电是事业体运营,更多的业务是一些宣传的任务,提供广播电视节目业务,对于互联网接入业务广电也在做,有线电视网也是在做,不能自己做,都是跟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电信运营商做一些服务,这跟美国完全不一样。美国的一家公司是占了50%左右的互联网接入的用户。
去年12个城市开展情况不太好,首先国家在政策法规上面准备不足,从设计上不是太足,尤其是宣传媒体,电视广播基本上是不挣钱的,要靠现在的收收视费是维持不下去的。如果说通过三网融合完全开放了,这个在全世界都是重视的,美国尤其重视,基本上不上中国整频道播放节目。在技术政策、法规上,立法上不允许的。
另外在市场准入政策上准备的不足,广电的文化体制改革,从去年才开始,主要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的,开展产业化发展,以前更多强调是事业发展,现在强调的是产业发展。从融合的设置方面,应该要重新反思一下。
另外12个城市的运转,电信不知道怎么做的,广电的做法,从技术角度来说,下一个广播电视部署开展三网融合的业务。当然了,更多是建设集成平台,目前的技术方案也正在建设,各地的分平台都在建设。目前三网融合应该是融合,并不是三网合一,三网融合这个概念有三个概念,最早提的是三网合一,电信、广电、互联网,那是不可能的。前两年出现了三屏合一,计算机、电视、手机合在一块,应用的层面并不是太强。
三网融合真正的概念是要为用户服务,让用户在体验到一种不管通过广电还是电信网络都可以看到全业务,用户有选择的权利,如果用户没有选择是没有意义的,三网融合一定要让用户得到实惠,看到更多的节目,有更多的选择,促进市场的公平、公正,不要因为这个小区是我的网,我电信的进来,我广电的进来,别的不让进,这个是个问题。三网融合是逐步的演进的过程,并不是实现三网融合了,三网融合是逐步演进的过程。通过电信可能是IPTV,电话业务可能是IP电话。所以是个演进的过程,这一年是开始,今年CCBN展就说明,三网融合推动下,整个广电技术的应用突然有了很质的飞跃,大的设备商、技术应用,先进的技术都在广电网上面开展业务,不光是网里面,包括台内的制作方面都在开始应用。广电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技术的发展会起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问一个跟技术没关的。三网融合中的很多平台,播控平台建设,资金从哪儿来?
姜文波:中央播控平台肯定是中央电视台的。各地是各地电视台的。电视台自己有一定的收入。
主持人:前两年《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颁布之后,目前在产业界实行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包括彩电厂商预装积极性也是越来越低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感觉这是惠民政策,有有线电视的地方可以看这个,现在推广并不是很好。
姜文波:地面数字电视在本世纪初,或者是上个世纪开始一直是很热点的问题,一直到前年2009都是很热点的问题,2011年初,地面数字电视在近年来首次落选。我特别关注,《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是我们院主办的,也是历史悠久和权威性最强的杂志。每年年初到第二年年初搞的,今年刚刚出来这个结果,地面数字电视首次落选。我本人对地面数字电视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今年出了年度性的研究报告。第一篇文章是中国地面数字发展研究报告,第二篇文章是地面数字技术试验与单频网,三篇文章都是关于地面数字技术的。06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国标委制定的地面数字国家标准颁布了以后,将近有20多个、30多个,我们把必须的标准,广电以航标形式颁布,现在都逐步申报到国标。
从技术运用来说,广电是负责发端,从发射台到覆盖网建设,电信是负责终端,机顶盒这块。这块可能在一体机反映比较多,到底用什么标准,08年奥运会,我们曾经用新技术播了标清、高清电视。广电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终端的问题,发展有两个最关键性的指标,一个指标是覆盖率,到底有多少城市,多少用户能收到这个信号,覆盖率。
主持人:现在的发射机多吗?
姜文波:有300多个城市全建了,包括北京,北京有3个,北京的中央台的高清,6套标清节目,上海有两三套,还有公交移动的,这是覆盖系统。另外一个是用户的普及率。到底有多少用户,没有用户发展太多也没有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在发展,国庆50周年开始发起,一直到07年底才停掉,当时有几十台在各个地方都装了,一直在循环播50周年大庆的节目。
现在目前的问题就是渗透率的问题,用户能不能收,国标委制定的一体机的标准还没有出台,透露一点,最近我们有直播卫星加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机顶盒的标准。
主持人:发射机的信号到得了农村吗?
姜文波:能收到。像北京中央台的发射机覆盖40多公里,只要你接了室外天线,这是渗透率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接收方式比较困难,上个世纪80、90年代公用天线系统都能看。咱们国家现在在北京要收地面覆盖电视信号必须专业化。公用天线系统已经被破坏了,全部转了。我建议建设部把公用天线系统作为一个标准。这个事情大家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我们的研究报告可以给大家提供,有详细的研究报告,还有组网、规划研究报告。
主持人:装个锅也不用这个,锅倒是普及了。
姜文波:直播卫星村村通把各卫视节目都传上去了。本地节目和高清节目没有。广电主导另外一个地面技术就是CMMB,谈到地面,有几个体系,直播卫星不说了,另外地面数字电视,另外一个是CMMB,现在用户已经超过1千多万,重点业务并不是做覆盖,覆盖很简单,重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业务,播出内容,还有一个是终端,现在它是跟中国移动合作,中国移动研发终端,由于CMMB终端入网检测一直跟TD捆绑在一起,普及的不快,奥运的时候普及很快。目前中国移动做TD推动,LED推广比较快,对CMMB推动比较大,它的主要做业务,有手机报,晴彩电影这一块,看的人蛮多的。尤其是车载特别多,北京老堵车,可以看电视。
主持人:前一段采购600万部手机要求内置CMMB系统。
姜文波:手机电视不是必须的,但有是好事,肯定比手机上照相机用得多。有了这个以后,可以在紧急状态下看看这个东西,比如说日本地震,有这个东西,就可以关注日本地震的情况,通过CMMB看相关的报道和素材转换。
主持人:没有新浪微博的用户多,我们现在手机用户加iPHONE用户都用新浪微博。用手机上微博肯定不止1千多万。
姜文波:对。我们的工作比较忙,手机经常到新浪网看科技新闻,新浪的科技新闻做得很好,经常看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动态,新浪科技上看还是收获蛮大。
主持人:谢谢姜院长。我们看宽带方面的NGB,上海实验网规模不断的扩大,在其他的城市有没有建?
姜文波:上海的NGB部署做的比较好。上海本身是竞争的环境,东方有线市场化程度做得比较好。我去过,他们的IPTV做的很哈,两面的竞争很强烈,不做好根本活不下去。NGB的部署,现在更多要关注,第一要把本地的互动业务做好,下一步随着国家网络公司的组建,NGB主要的是做跨域业务的开展。中国的有线电视很发达,在每个城市,每个自己的区域里,甚至每个小区和大院里,节目很多,很丰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用户管理体系,根本不可能做其他的业务。既为用户提供很好的服务的管理的手段,同时为别人进来设置了障碍。所以本地一些传统的广播业务,都差不多,除了卫视和本地的节目,应该有50、60套,还有付费节目,有200多套的电视节目,还有高清节目。这些只是本地业务,都到本地平台里面进行播放的。
今后,广电网络要有所发展,全国会是一张网,不是一张网今后广电网络是没有前途的。跨域,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业务发展,从技术上做了体现,如何把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到广电里面来,开展相关的业务,一个是电视节目,视频点播业务,游戏业务,各种媒体进来。这是下一步广电网络要做的。
现在NGB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六个基地。一个中心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分发交换中心。三个系统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监控系统、全国有线电视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六类基地是广播电视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数字电视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资讯服务基地、数字电视互联网内容集成基地。大家可以到网上查一查。这个架构这在逐渐的形成。
另外,广电今年要成立网络公司,更多做跨域业务,本地业务现在做得很好,没有必要把本地业务弄进来。接下来还有互联网接入这个平台,下一步跨域业务平台就是C平台,国内开放的一个平台。
我对广电网络下一步的发展是充满信心,我们院也参与了很多工作,包括业务接入技术需求,包括标准,都参与了工作。我们院里这次也展示NGB业务技术应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开放的实验室,跟思科、摩托罗拉、华为都做了合作,探讨一些模式,形成相关的建议,为广电总局制定相关的技术政策,包括相关的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广电现在更多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跟整个产业界进行合作,运营商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探讨技术上的应用。
我们的技术研究报告里面有EPON&EOC的技术研究,通过有线网的研究,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大家可以看看。
主持人: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情况?数字电视应该是有区别的?
姜文波:数字电视的概念比较大。数字电视从制作到播出到覆盖到接收都应该是数字电视这个概念。数字电视目前从制作方面来说,数字电视有标清、高清、立体3D电视,采用的编码方式是MPEG2,AVS,H.264三个视频标准是主要的,音频标准是DRA,这是制作领域里面。像省一级的包括中央电视台,都是能制作高清电视,这个是比较成熟了。今年有不少省级卫视要播出高清电视节目。
传输与覆盖领域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有线数字电视,现在已经达到8千多万户了,在城市里面应用的比较多,这也是广电作为传输产业化发展的情况,虽然一个月收十几块钱,但是每个月看的节目是很多的。另外地面数字电视,现在正在组建,在300多个城市组建,主要是用户普及率不够,一个是终端不够,还有一个接收方式不太完善,农村的用户都是用室外天线,一个机顶盒。这两年发展比较快的还有CMMB技术,08年中国的直播卫星,直播用户有1400多万用户,应用在村村通,主要在农村地区,今年要在农村地区扩大覆盖,技术体制、管理模式都在做,直播卫星的用户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中国的直播卫星按农村用户有2亿多户,目标用户是2亿户,而且也很方便,从这两年的应用来看,农民相当喜欢,不光是农民喜欢,城市也喜欢。对于直播卫星129号令这块,用户很多,发展也很快。国家的惠农政策给1千多万用户,诚实守129号令政策限制。我们到任何的地方调研的时候,都说这个系统特别好,农民看的电视多,一打开电视机能看到40多套电视节目,跟城里人看的一样,节目非常多。
最后是终端,有线终端是广电制定标准,在推动,普及很快。再就是CMMB,这个标准也是广电推动,我们院也在做检测。我们院是我们国家最完善的CMMB终端的检测基地,这次报告里面,也专门对CMMB终端的测试系统做了一个报告,我们的研究报告里面有。还有把30多个城市的覆盖效果的评估报告也有,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仔细的研究。终端这块CMMB引导整个产业的发展下了不少工夫,现在的发展也比较快。
现在是地面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终端,我们曾经想设计做这些东西,做一些标准和规范。涉及到彩电产业,彩电不归广电管,最近我们想把直播卫星的终端跟地面数字电视终端整合在一起,做一个标准,技术管理规定先发出去,让农民用户先收到,通过村村通推下去,地面数字电视的用户普及率高一些。没有用户播的再好也没有用。从技术体系来说,我个人有一个呼吁,不要把技术体系切分成几个部门管,否则会好一些。一个事情必须从头到尾管,可能做得更好,这个事情我们也有责任去推动。中国通信工信部的标准化协会合作很多,可能是在采用什么标准的问题。我们响应国家的要求,用自主知识产权,直播卫星、CMMB都是自主知识产前,CMMB、直播卫星、NGB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都完成了,包括我们院里也掌握了一部分的。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主持人:非常感谢姜院长做客新浪访谈节目,最后请姜院长跟网友说几句话。
姜文波:各位网友,今天非常高兴在新浪网这个平台上和各位网友进行交流,我也特别诚挚邀请各位网友来到CCBN看一看,到我们院展台上看一看,我会在展台上恭候大家的光临。我们的书名字叫《广播电视规划院技术研究报告(2011)》
主持人:欢迎大家也去购买,学习一下,广电总局规划院对新技术最新的理解,对大家可能是有帮助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为您推荐
搜狐IT: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先生做客搜狐访谈间。此次访谈是我们搜狐IT和《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联合举办的广播电视数字化论坛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请姜院长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情况。与我们联合主持的是《广播与电视技术》副主编卢群女士,首先请卢群副主编向姜院长提问。《广播与电视技术》: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代表《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与“广播电视数字化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搜狐IT联合专访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姜文波院长。地面数字电视是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一个产物,相对于传统的无线电视而言有很多的技术优势,下面我们先请姜
6月19日,BIRTV组委会召开会议,邀请广电总局科技司、电影局、中央三台和规划院的领导和专家介绍近期广播影视发展的规划、政策和工作重点,指导今年的展览和研讨活动。科技司王效杰司长介绍说,今年广电将加快发展高清电视、推进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向NGB演进,加快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步伐,抓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王司长还讲到,广播影视行业是一块待深度开发的处女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拉动内需的形势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空间。电影局技术处丁立处长说,2008年我国电影的票房超过了43亿,农村的数字电影院线也超过了180条,数字电影的制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