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托起IT服务未来
云计算,是近年来计算机行业的热门词,也是为期5天的2011年德国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上的关键词。记者5日在博览会现场遇到了微软德国公司的高级业务开发经理克里斯蒂安·汉恩。他提到两起互联网瘫痪事故:一是去年12月欧洲大雪,铁路、航空、公路交通均受影响,相关网站因点击量激增而无法访问;二是2002年7月1日,一架俄罗斯图—154客机与一架波音757货机在德国南部博登湖上空1.2万米处相撞,乘客家属和网民巨大的点击量导致相关网站瘫痪。这说明,以往的网络服务方式已满足不了当今社会需求。
现在,通过云计算推出的网络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汉恩点开相关网站,记者看到美国迈阿密地区某区两项公民服务申请的处理情况。一是2011年1月7日一位公民要求拖走死亡动物的请求,显示为“已处理”。另一项是一位公民2月8日要求修理小路,显示为“待处理”。汉恩解释说,这个网站是政府机构利用云计算服务公民的典型例证,它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公民事务应急处理机制。
中国华为公司在会场上展出的一套“智真系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介绍,这种“融合会议”可以将视频终端、电话和移动终端等加入到同一个会议,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维护。
在一家德国公司工作的华人专家每先生告诉记者,云计算的最大好处是,用户不必建立自己的计算中心,而是使用服务商通过网络提供的计算服务。对企业等客户来说,这将大大降低计算成本。德国信息经济、通信和新媒体联邦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过去一年里,全世界云计算收入为530亿欧元,预计2014年将增至1150亿欧元。
当然,云计算也不是没有风险。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公民特别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现在个人信息进入“云端”,从理论上讲,外泄可能性增加。每(日韦)认为,云计算因其经济成本的优势和服务的高效及弹性,市场潜力很大,将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为您推荐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开源软件已经完全有能力为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企业带来转机,应用开源软件成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尤其是在移动和云计算领域,开源成为了重要选择。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使得很多企业开始整合自己的IT基础设施,“复用”、“重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被反复提及,企业寄希望于在自己已经搭建好的应用系统上做更多的事情。同时,成本投入的锐减,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陷入了泥潭,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被停滞或放缓。经济因素甚至成为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继续向前的桎梏,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存在多年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领域,开始关注和了解源自开源社区开发模式的开源技术,涉及和应用为信息化建设
新成立的小组被称为“云计算专项工作组”,旨在达成一个“全球性生态系统”,确保各个系统之间安全地交换信息。工作组将评估当前的各项标准,将来会推出新的标准。ITU认为,为节省部署基础架构费用,加快应用开发,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云计算。ITU电信标准主管马尔科姆·约翰逊(MalcolmJohnson)称:“云计算是信息与通信市场极具潜力的领域,有许多协议需要制定,许多标准需要推广,从而确保用户更好地管理数字资产。”约翰逊说:“新成立专项工作组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一切变得更得更加清晰、明确。”
3D、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低碳经济等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医药、信息通信、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成为本届展览会的新亮点。消费电子与信息技术展馆里,联想集团的乐Phone手机和绿色电脑、台湾华硕集团全球最小的绿能风扇吸引了刘淇的注意,他关切地询问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北京南部制造业新区展示了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总面积达165平方公里的产业区力争2015年实现产值1万亿元,刘淇嘱咐区负责人抓紧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步伐。在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馆,刘淇察看了时代凌宇公司的智能身份感知系列产品、威讯紫晶公司的地铁无线安防系统,详细了解这些物联网企业
2010年6月9日(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简称“IBTC2010”),于2010年6月9日在上海大宁福朋喜来登集团酒店(上海市共和新路1928号)隆重举行,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这次“IBTC2010”论坛进行全程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