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提出“第五次电信改革”方案,建议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IDC业务剥离,并且打包并入广电。
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下称“信息化中心”)提出“第五次电信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建议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IDC(数据中心)业务剥离,并且打包并入广电。
该方案迅速引来外界批驳,信息化中心负责人承认,该方案更多只是方案思路性的建议和意见,其主旨在于提出问题,引发深度讨论。
尽管如此,这一讨论案仍挑动相关层面的敏感神经:在三网融合渐入困境,以及运营商发力宽带的形势下,宽带业务已渐成诸方势力竞相争夺的混战之地。
此前一周,中国电信宣布启动“光网城市”工程,计划在3~5年内使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跃升10倍;同时推动宽带资费在3年左右实现向下的“跳变”。
而接近广电总局的人士透露,因为宽带网络资源整合等症结,“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筹建正遭遇诸多障碍。
争议“改革方案”
信息化中心此番抛出的方案核心,正是宽带资源的“再分配”。
方案建议,参照英国电信集团2008年将数据中心业务分拆出售给HP的做法,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IDC业务整体并入广电。合并后,广电部门全面负责宽带内容媒体监管,并在IDC业务基础上,结合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光纤资源和广电体系的NGB网络资源,组建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全面负责互联网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的运营和服务。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以IDC业务的资产评估,入股国家广播电视公司。
“由于电信和联通目前拥有的IDC业务为约10万个数据中心机架,年收入仅60亿,只占中国电信、联通业务总额的2%,也不涉及最终用户,资产、业务与人员的分拆将容易操作。”方案起草人士表示。
但这一方案立刻遭到学界的反对。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认为,电信改革方案应该是包括终端、骨干网、平层、内容层、应用层与监管层的完整体系,社科院的方案硬伤过多,只能说是一个设想与建议。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更认为,这一方案从思路到观点“完全不靠谱”:如果将IDC业务并入广电,也不会打破垄断,广电因为同时拥有宽带网络、内容和互联网,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垄断,“比现在更坏”。
知名电信专家陈金桥也认为,中国互联网现在的主要症结并不在网络本身,而是在于应用层发展乏力,尤其是娱乐产业的管制过度,在反向制约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激烈的反对似乎在信息化中心预料之中。“我们不担心方案被打倒,只希望方案的提出能激起大家的讨论,冲破目前的困局。”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高红冰表示,在目前的体制下,互联互通、运营商网间结算、互联网内容监管、广电网融入互联网等问题都难以有效解决,所以希望能推动新的体制变革,通过设计新的竞争机制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方案只是抛砖引玉”。
三网融合受困宽带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信提升宽带的最大的假想敌,其实并不是运营商及其他小的ISP(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而是一直对宽带业务虎视眈眈的广电。
“由于接入网络的天然垄断,电信和联通的业务在南方和北方都各自保持绝对优势,唯一的威胁只来自于同样拥有大规模接入网资源的广电。”通信业资深人士表示。
据公开数据,目前中国广电行业已经拥有333万公里光缆线路、1000万公里同轴电缆线路及1.75亿户用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有线广电网络。
此前,广电总局一直在积极推动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计划在2015年,建成一个规模化覆盖全国,同时支持广电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在功能和性能上与电信网平等竞争合作的宽带网络,并整合成立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成为“第四运营商”。
不过,据接近广电总局的人士透露,这一计划的进展正遭遇瓶颈。
“国内的三网融合已经选了12个城市进行试点,但从各个城市的试点情况来看,所有的问题都会指向宽带基础设施,从骨干网的交换、网间结算、路由,到宽带资源和最终用户接入,广电的NGB都遇到障碍。”该人士说,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和安全问题,广电网络一直是相对封闭的专用网络。NGB如果要建设成为向民众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网,就必须要解决网间互联互通结算问题;要向国务院申请成为国际互联单位;要获得国际出口带宽资源;要建立更大规模的骨干网络;要完成全国接入网络的双向改造乃至光纤入户;还要与三家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竞争争夺用户;还要兼顾广电传播的信息安全与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
“现在的问题在于,国家很难给广电一个全面的政策,或者相关部门很难通力配合广电。”参与“改革方案”起草的人士说,一些问题甚至是政策都无法解决,比如互联网内容资源,就已经基本被中国电信和联通的IDC垄断,“只有通过改革调整宽带资源,广电的三网融合才有可能实质推动。”
比如,按照网间结算政策,广电和其他运营商用户访问中国电信或联通的内容资源时,要支持网间结算费用,一位广电业内人士说,这一费用的比例目前已高达广电宽带收入的1/3以上,“未来中国电信宽带资费降到每兆9元甚至更低,用户每月只需要36元即可获得4兆的带宽,广电如果要跟进下调资费争夺用户,网间结算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就会不断提高,直到无钱可赚甚至亏本。”
与此同时,由于应用的缺乏和市场竞争乏力,广电的网络闲置问题也日益紧迫。据调查机构格兰研究数据,2010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已达到4700万户,同比增长了50%,但实际双向互动电视订户只有417万,仅占双向网覆盖用户数的不足9%。闲置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一位广电业人士更表示,由于网络改造带来的收入增长微弱,很多地方广电运营商对广电总局的NGB建设和整合至今仍态度暧昧。
改革下一步
信息化中心人士认为,如果以国际化视野考量,宽带市场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的宽带业务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垄断体制则是造成这一鸿沟的关键原因,必须以改革加以破除,“而且未来的电信改革应从聚焦于电信管道,转向聚焦于互联网、广电网数据服务,从语音型改革,转向数据型改革。”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报告表示,中国的宽带资费水平远高于国外,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中国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
这一数据却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批驳,认为其中“水分很大”。尽管如此,在全球各国全力发展宽带战略的大趋势下,中国宽带产业如何谋局长远,确实值得关注。
姜奇平认为,虽然中国电信、联通都在加快宽带网络建设,但由于国外也在同步发展,而且受制于垄断,国内外的网络鸿沟还在不断增大,“只有通过[FS:Page]打破垄断解决”。
不过,阚凯力表示,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宽带的发展其实已经不亚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相对超前。
另一位运营商人士认为,由于上一轮电信重组才过去不久,运营商刚完成调整重新稳定市场格局,现在就以政府调控手段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只会带来大规模的产业混乱,得不偿失,“现在并不是电信重组的合适时机”。
阚凯力还认为,即使进行改革,将运营商的IDC资源重新调配也不可能有效解决问题。宽带垄断的根源在于电信技术,目前接入网的垄断仍与自来水、天然气一样,是天然的垄断,而按照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客观条件决定的天然垄断,最好的管理办法是把天然垄断部分与可竞争部分分开。比如,将电信与广电系统的接入网络从其他业务中剥离,成立独立的,保持微利甚至不盈利依靠政府补贴的公用事业企业。这样,就使互联网和其他业务可以在公平的条件下充分竞争。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