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改制与转型的传播学解读

2011-02-15 08:28:00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热度:

随着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进入部署与实施阶段,广播电视与电信、互联网等之间的界限日渐消融,市场重新分化组合,各方的竞合随之加剧,广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与挑战,“穷则变,变则通”,改制、转型与创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加上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我国广电业的改革已进入了高潮。

  三网融合助推广电改制创新

早在1996年,美国传媒学者托马斯·鲍得斯等就在其著作《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媒》中预言,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就是包括电视、报刊、电影、广播、网络的传播媒介与包括新闻、影视音乐制作、游戏在内的信息源的大汇流与合作,最终统一于全方位的宽带信息网络服务,高速、互动、多媒体的宽带网逐步成为新闻、信息、娱乐的主流传播媒介①。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特别是宽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从电视机转向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达到63.2%,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体成长为广播电视的主要竞争对手。新媒体的崛起及其替代效应,对广播电视传播以及媒介生态构成了破坏性创新甚至颠覆。对广播电视而言,三网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危机,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它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新边疆”。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广播电视与互联网、通信业的相互渗透与合作,也指电脑、手机与电视“三屏合一”,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广播电视深入融合新媒体奠定了技术基础。去年7月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明确广电拥有内容播控权,对广播电视加快融入新媒体、实现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广电集团成立后一直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广电改制的思路,就是抓住三网融合的契机,调整组织结构,以制播分离为突破口,对资源进行深入整合,打通内容、渠道和终端,做三网融合的主导者和主流价值的整合者,保持和巩固其主流传媒的地位不变。广电主导三网融合和新媒体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是由广电媒体的意识形态及喉舌属性所决定的。互联网从有线网络发展到移动网络表现出愈来愈强的媒体化特征,《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指出,网络媒体日臻成熟,社会影响越发深刻,新媒体以其时效强、传播快、影响大、渗透广等特点,成为重要的新兴舆论阵地,但“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等诸方面带来了严重甚至严峻的挑战”②。广电整合新媒体其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掌握新闻传播的话语权和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广电上网创新传播机制

相较于以往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广播电视上网是视听传播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因为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特别是视听新媒体的结合,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进入了网络传播新领域,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融媒体,可以说是广电传播机制与功能的一大创新和突破。从传播主体看,广电从制播一体到制播分离,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目的是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此次制播分离与以往不同的是进行整体性制播分离,也就是广电媒体仅保留新闻、审查、播出职能,除此之外的所有业务、资源都剥离出去,组建台属、台控的企业,也就是转制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的市场主体。可以预见,在多元化传播主体中,广电企业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将成为行业的主体和市场主导者,甚至出现垄断化趋势,对民营企业将构成不小的压力。

从传播内容看,广电已进入全媒体传播时代,随着传播渠道增多的趋势,内容作为稀缺性资源,其价值和重要性凸显,三网融合条件下广电媒体在网络电视和手机视频等领域中面临不同竞争者的冲击与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电需要依托自己的内容优势发展新媒体,做以视听节目为主的全方位内容服务商。制播分离能够推动节目制作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实现节目品牌化,为广电的内容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定位就是在保持播出平台的基础上,由地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为面向全国、乃至面向海外华语世界的内容提供商和内容发行商。没有优势内容的支撑,广电的发展将受到制约,整合新媒体也就失去了基础,广电内容建设的核心是品牌化传播,各地卫视掀起改版潮,如湖南卫视的“娱乐”品牌,上海广电的“第一财经”,重庆卫视的“故事中国”等,其目的都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打造品牌,为向新媒体领域延伸品牌夯实基础。如何制作跨媒体节目,实现传统电视内容与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业务的融合,平衡内容的多元化与同质化的趋势,是广电媒体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从传播渠道和手段看,三网融合后手机传播、广电传播和互联网传播合二为一,广播电视除了原有的功能外,还能够提供宽带上网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和互联网服务,综合了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各种功能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建设已经启动,它将与制播分离等一起改变广电行业的面貌。广电融入新媒体具有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是彼此分开甚至对立的关系,而在网络传播中,这些要素实现了融合与交互,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已经融为一体,广电新媒体从线性的“单向传播”发展到非线性去中心化的“交互传播”,形成了以交互性与移动性为主要特点的多元化复合式传播形态,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不拘任何方式地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广电媒体依托传统节目资源,延伸到手机、网络,各种媒体手段相互融合、互动,调动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将互动功能发挥到极致,其传播效果较之传统广电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从受传者看,广电媒体的受众获得了与传播者平等的地位与传播权,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与分享者,成为广播电视的参与者、改造者、解构者和重建者,受众的主动性和主导权大大提高。为适应受众积极参与传播的趋势,央视网将依托中央电视台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围绕电视栏目建互动社区”的方式,与CCTV的大、中、小三屏用户分享策划、拍摄和制作视听节目的经验与技术,让这些用户不仅成为节目内容的消费者,也成为节目内容的创造者。多元化时代带来信息领域内非群体化或分众化传播,受众市场更加细分化和碎片化,传统的“大众”解构为“小众”乃至“个人”,广播电视传播出现“窄播化”趋势,向分众化和个性化发展,三网融合条件下将出现面向城市、农村等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受众对广播电视主导权的增加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个人化、琐碎化乃至庸俗化的内容有增多的趋势,导致广播电视的娱乐化低俗化趋势加剧,这就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并加强广电媒体的把关能力。

从传播效果(功能)看,广播电视整合新媒体其信息传播的高效和广泛是传统广电无法比拟的,对社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更加强大与广泛,它将融入到社会生活[FS:Page]的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广电的广告营销将随着信息传播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新媒体领域,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广电的广告功能增强而不是减弱了。传播工具是在与生产工具的分离过程中诞生的,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推动传播工具与生产工具融合的趋势,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具有了生产工具的功能,比如物联网的出现使“人”与“物”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广播电视将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而且成为提供信息、娱乐、商务等综合服务的超级媒体和平台,从“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广电深入融合新媒体,其娱乐功能和商业功能越来越强大。比如广电大力介入网络视频行业跑马圈地,安徽电视台推出网络电视台,宣布要率先实现三屏融合,兴建“中国迪斯尼”。这些服务商业经营可能超过广告经营成为广电的主要收入来源。广电为应对三网融合趋势而发展新媒体打造全媒体产业链,目的是创新商业模式,目前广电媒体竞争激烈,经营模式上严重依赖广告收入,制播分离的目标就是打通产业链,实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广播电视转变增长和发展方式。广播电视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发挥不同媒体之间的综合协同效应,如何把全面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快速、低成本地传递给最大范围的受众并实现效益最大化,将是广电媒体面临的一大挑战。(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上海建桥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注释:

  ①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美]著,龙耘、关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媒》,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②雷新:《“新媒体”改变传媒格局》,《人民政协报》,2010年7月13日第3版。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