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村村通从“三步走"到"户户通"

2011-02-11 09:53:00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瀛热度: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广电系统实施的投入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人民群众最欢迎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扶贫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三步走”

据广电总局介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8年-2003年,完成了全国已通电行政村“盲村”的村村通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17.6亿元,解决了11.7万个行政村约7000万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2004年-2005年,完成了全国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村村通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18.4亿元,解决了10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约3000万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第三阶段是2006年启动的“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主要围绕2项任务开展:

一是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村村通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82亿元,解决了全国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针对20户以上已通电“盲村”地处偏远,农户居住分散等特点,工程建设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解决覆盖问题。广电总局组织建设了“村村通”直播卫星节目上行平台,并安排了包括维语、哈语、蒙语、藏语(卫藏、安多、康巴)、蒙柯语、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内的40多套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村村通”平台播出,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通过直播卫星方式共解决了中西部1350万户近5000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东部等有条件省区积极采用有线光缆联网等方式进行“村村通”建设,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建设任务。

二是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十一五”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50亿元,对全国3032座大中功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转播中央第一套、第七套电视节目和第一套广播节目的6626部电视、调频和中波发射机进行更新改造并对设备加强运行维护。北京奥运会前更新、新增的4758部发射机全部开播,保证广大农村群众无偿收听收看到北京奥运会的节目,提前两年半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十一五”农村无线覆盖目标。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各省(区、市)积极推进省、市(地)、县级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5 亿元资金,对2212座无线发射台站的4093部转播地方节目发射机进行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

切实保障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需求

据广电总局介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水平明显提高,使得提供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村村通”工程带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9年的96.31%和97.23%。20户以上“盲村”建设又使5000多万“盲村”群众听到了广播看上了电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使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和中央第一套电视节目全国人口无线覆盖率由61%和38%,提高到85%和85%,中央第七套电视节目全国人口无线覆盖率从原来几乎为零,提高到69%,覆盖人口分别为11亿、11亿、9亿,根本上扭转了农村地区无线覆盖滑坡的严重现象,切实保障了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需求。

由于受当时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限制,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主要解决了农村群众收看2套电视、收听1套广播问题。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延伸和经济社会发展,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解决了农村群众收看4套电视、收听2套广播问题。在“十一五”20户以上“盲村”建设中采用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新技术,使“村村通”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群众可以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各省及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内的多套清晰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广电总局负责人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使农民群众便捷、及时、生动、形象地了解各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内外大事,为农民群众修建了一条通向和谐小康的信息之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扶贫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力争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据广电总局介绍,“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农村群众收听收视质量和水平;以直播卫星应用为主,实施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着力完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基本实现新疆全疆农牧区广播电视“户户通”,藏区藏传佛教寺庙“舍舍通”;进一步强化县、乡(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农户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广播电视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力争上游 西安市广电局加快重点工程建设

近日,西安市广电局召开重点工程工作动员会,号召全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再鼓干劲,争分夺秒,在广电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创优争优,力争上游,确保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今年,市广电局承担了广电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两项全市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了130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提前两个月超额9%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使2万多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到了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也使西安市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了0.1个百分点,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市广电中心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8438万元,超年度投资计划20%

黑龙江安达数字电视节目进入新农村试点村

从10月初开始,在安达市卧里屯乡龙山村悄然流传一个新名词——机顶盒。人们一见面,就问:“你家安没安机顶盒呢,图像、声音可清楚了!”龙山村农民提起数字电视纷纷竖起大拇指。“电视节目多了,信号好了,这得感谢市委、市政府和广电部门为咱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村党支部书记马德义说。安达市现有城乡人口近50万,其中绝大多数仍靠无线方式接收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少,且信号不稳定。为了解决城市平房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看不到加密电视的问题,安达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为全市人民办的实事之一,经多方协调,借助大庆市的数字电视平台,从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通数字微波。这个市按照“先易后难,以点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广电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位于喜马拉雅北部和冈底斯山脉南部的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纯牧业县,这里草原广阔,人迹罕至,边境线长。然而,就在这样偏远的地方,牧民群众也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近年来,仲巴县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影工程,加大“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管护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在帕江、布多、吉玛、仁多、亚热、拉让、偏吉、纳久等8个乡镇安装了9座“6+3”、“4+3”接收塔,顺利开通村级“6+3”有线网和“4+3”无线站。

广东:揭阳市揭东县全面完成农村广播站建设工程

揭阳市揭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和《关于下达“两委”干部退休退职基金筹措和农村广播站建设工作任务的通知》文件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做到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技术到位,切实抓好全县农村广播站建设工作,至目前已完成全县227个行政村广播站建设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舆论载体。据《揭阳日报》报道,揭东县共有227个行政村,以前大部分村广播站设备已老化过时,且配套不完善,这些存在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文件下发后,揭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落实市委文件精神、全面建设各村广播站提上议事日程,做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抓落实。年初由县委宣传部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