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2011-02-11 09:50:00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云平热度: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十一五”期间,内蒙古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等惠民工程,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各级政府共投入1.75亿元,完成15418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由“十五”末的92.64%和90.15%提高到96.6%和95.38%,分别增长3.96%和5.23%;内蒙古投入建设资金6000万元,实现自治区蒙、汉语调频广播节目和蒙、汉语卫视节目信号大范围覆盖。

过去5年间,内蒙古各级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程度普遍提高,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大部分盟市广播电视实现数字化播出,并增加大量卫星上星车、微波中继车、数字音频转播车、高清数字电视转播车等大型数字设备。截至目前,内蒙古有线电视用户达313.9万户,入户率达44.9%,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15.7万,占68.7%。内蒙古已完成“西新工程”一、二、三、四期建设任务,正在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以来,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8亿多元,内蒙古已解决300万农牧民的听广播、看电视问题。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力争上游 西安市广电局加快重点工程建设

近日,西安市广电局召开重点工程工作动员会,号召全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再鼓干劲,争分夺秒,在广电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创优争优,力争上游,确保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今年,市广电局承担了广电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两项全市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了130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提前两个月超额9%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使2万多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到了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也使西安市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了0.1个百分点,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市广电中心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8438万元,超年度投资计划20%

黑龙江安达数字电视节目进入新农村试点村

从10月初开始,在安达市卧里屯乡龙山村悄然流传一个新名词——机顶盒。人们一见面,就问:“你家安没安机顶盒呢,图像、声音可清楚了!”龙山村农民提起数字电视纷纷竖起大拇指。“电视节目多了,信号好了,这得感谢市委、市政府和广电部门为咱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村党支部书记马德义说。安达市现有城乡人口近50万,其中绝大多数仍靠无线方式接收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少,且信号不稳定。为了解决城市平房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看不到加密电视的问题,安达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为全市人民办的实事之一,经多方协调,借助大庆市的数字电视平台,从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通数字微波。这个市按照“先易后难,以点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广电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位于喜马拉雅北部和冈底斯山脉南部的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纯牧业县,这里草原广阔,人迹罕至,边境线长。然而,就在这样偏远的地方,牧民群众也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近年来,仲巴县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影工程,加大“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管护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在帕江、布多、吉玛、仁多、亚热、拉让、偏吉、纳久等8个乡镇安装了9座“6+3”、“4+3”接收塔,顺利开通村级“6+3”有线网和“4+3”无线站。

广东:揭阳市揭东县全面完成农村广播站建设工程

揭阳市揭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和《关于下达“两委”干部退休退职基金筹措和农村广播站建设工作任务的通知》文件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做到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技术到位,切实抓好全县农村广播站建设工作,至目前已完成全县227个行政村广播站建设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舆论载体。据《揭阳日报》报道,揭东县共有227个行政村,以前大部分村广播站设备已老化过时,且配套不完善,这些存在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文件下发后,揭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落实市委文件精神、全面建设各村广播站提上议事日程,做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抓落实。年初由县委宣传部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