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装置的开发挑战:软硬体如何巧妙整合

2011-01-27 12:39: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DVBCN通讯员热度:

随着科技的快速演进,现代人对行动通讯、无线上网与多媒体娱乐的需求更甚以往,所谓的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便成了炙手可热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之一,从Apple不断推出iPhone企图颠覆消费者对手机的想象、RIM推出主打商务功能的黑莓机、Google的Android系统让众家手机厂商争食大饼,到微软屡败屡战的从WinMo一路开发到WP7,智慧型手机的这块战场可说是打的如火如荼。然而在这些众家竞争者中,Android可说是目前行情看俏的一套作业系统,以国际市调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出炉2010年第三季的调查为例,采用Android作业系统的智慧型手机在过去一年以来成长幅度最高,光是市占率便是前一年同期的七倍之多,销售量更是达到14倍的成长,同时也一举从市占率排名的第六名窜升到第二名。而在今年一月份甫落幕的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也处处可见各式各样采用Android作业系统的产品。

Android装置的开发挑战

Android在过去一直扮演后起之秀的角色,切入智慧型手机的速度似乎慢了苹果的iOS一步,但与Apple相同的是,它也成功的将其应用从手机移植到了平板电脑(Tablet PC)上。Android开放原始码(Open Source)的特性,能轻易地提高厂商对自家产品的接受度,更不用提背后Google的强力撑腰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可见包括手机厂商HTC、Motorola、SAMSUNG,以及电脑大厂HP与Dell等皆投向Android的怀抱,Android被广泛应用可说是势在必行。

尽管Android系统的普及看似指日可待,但在实际的产品应用上,也有其可能产生的问题风险。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式的作业系统,是Google提供厂商的作业系统参考架构(reference design),厂商能有充足的发挥空间,以Android为基础向上开发设计自家产品,但也因为这样的开放性与自由性,让厂商在软硬体结合的这个环节必须下更大的功夫,像是如何挑选合适的硬体包括基频处理器、通讯晶片、触控感应晶片、天线与记忆体模组等,以及如何调整出最适当的软体设定等,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软硬体整合,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这中间所有的细节都会对产品最终样貌产生莫大的影响,像是其功能的完整度、使用介面的设计、效能表现(例如触控滑动画面、开启程式所需时间)、品质可靠度、甚至是后续的韧体升级动作等等。在此百佳泰便试图以专业中立的测试实验室角度,来点出厂商应用Android于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装置时应注意的开发重点,以希冀作为一个有效的参考资讯。

解构Android基本技术架构

首先我们先来看到Android的基本技术架构,Android是以Linux为核心,并采用软体堆迭(software stack)的架构延伸发展的一套软体平台与作业系统。根据下图可以看出,其基本架构分为五层:*Android Structure by GoogleLinux核心(Linux Kernel):以Linux开发提供最底层的核心系统服务,包括安全性 (Security)、、记忆体管理(Memory Management)、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网路堆迭(Network Stack)与驱动程式模型(Driver Model).

Android执行环境(Android Runtime):透过Core Libraries(核心函式库)以及暂存器型态的Dalvik Virtual Machine(Dalvik虚拟机器)来执行程式。

系统函式库(Library):使用C/C++函式库的系统元件以供呼叫使用,开发者可透过上层的应用程式框架来运用这些功能,这也是主要Android装置的效能关键。

应用程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被设计来简化元件的再运用,开发者能完整存取使用与核心应用程式(Core Application)相同的API,应用程式可以发布功能并为其它应用程式所使用(需受限于其安全性限制),开发者也可运用同样的机制来新增与置换元件。

应用程式(Application):所有Android应用程式皆是以Java程式语言编写,原始就会包含像是Email、简讯、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络人等其它应用程式,让使用者一开始就拥有这些基本功能,开发者也可在此客制其使用介面。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互联网电视力推Android系统

对于“潮人”来说,以Android为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并不陌生,但基于该系统的智能电视却第一次在国内出现。6月3日,TCL推出了国内首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该款电视有望于两月内正式上市。Android系统通过提供具备开放性的操作平台,能把大量第三方软件提供给电视机用户选择,巨大的“分享性”将使得Android操作系统有望成为国内互联网电视通用系统。就好比PC拥有Windows系统一样,Android系统智能电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操作平台,可以安装不同厂家的智能软件,具体操作将如同电脑一样。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由于自身技术不成熟的原因,目前鲜有国内电视机厂家进军Android系

押宝谷歌Android电视 TCL遭遇两大难题

6月3日,TCL集团推出宣称“经过一年多研发”的中国市场上第一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互联网电视,并且在当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此前的5月20日,谷歌在其创新与开放(I/O)大会上宣布将联手索尼、罗技等推出采用Android2.1系统、英特尔Atom芯片的谷歌互联网电视,受到全球科技产业的高度关注。TCL集团副总裁、工业研究院院长闫晓林表示,在全球前10位的消费电子巨头中,TCL是第一家开发出Android电视产品的企业,而谷歌与索尼等合作的产品至少要半年后才能推出。TCL集团的Android系统并没有与谷歌直接合作,但其强调,接下来将在其手机、电脑、电视等全线3C产品中完

谷歌TV引领电视变革中国市场却前景黯淡

谷歌--这位搜索引擎的巨人,已经不满足于占据你的电脑屏幕,继早前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谷歌决定将它的Android系统带入传统电视领域。早前在旧金山举行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了其“智能电视”计划。从已经公布的计划来看,GoogleTV不仅能为你带来搜索以及浏览互联网、观看来自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内容,你还可以在电视下载并运行Android程序,这意味着你可以把GoogleTV看成是一款大一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按照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的说法,GoogleTV真的是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革命?谷歌的野心2007年11月5日,谷歌正式推出旗下首款基于Linux平台

智能电视前景尚未明朗 企业需防专利风险

一个开放的平台智能电视概念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它与谷歌和英特尔两大巨头的推动密不可分。5月17日,谷歌和英特尔在谷歌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向外界透露,两家公司与索尼达成协议,将为后者生产的平板电视提供网络服务。之前,谷歌的Android系统和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已尝试进入机顶盒领域,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此次正式宣布向电视机领域进军,表明了两家公司希望通过整合互联网服务的优势,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空间。英特尔数字家庭事业部零售消费电子市场总经理马伟德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电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