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进行高清互动整转要谨慎而行

2011-01-20 11:17: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柳泉热度:

“三网融合”一声枪响,打破了广电部门往日的宁静。

高清数字电视作为核心竞争优势,迫不及待要上马了。既然高清是未来的方向,各地也正希望高清方案能帮助自己摆脱过去的很多问题,尤其是数字化比较早的地方,于是积极响应号召,酝酿筹备高清方案。

然而事实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仅仅在局部进行小范围的尝试无碍大局,但如果真要进行全国性的高清整转,而很多工作又没有准备好的话,那么后果可能不堪预料。笔者认为现在进行高清整转面临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致命的。

一、高清节目源少,高清机顶盒看标准清晰度节目,质量差。

2009年9月,广电总局许愿三年内实现全高清的播出,截止到现在只有十几套高清节目,我们非常相信也希望总局能够实现目标,但节目内容的质量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在当时就有人表示,“高清电视利好短期难现,市场目前并不成熟,需求尚不热。高清发展初期还无法实现普通电视那么丰富的节目内容,短期内很难普及。要完成整个数字电视高清工程,还需从高清数据制作、传输等各个产业链的同步发展。”

另外,用高清机顶盒看标准清晰度的电视节目,显示效果会很差。也就是说在电视节目全部实现高清之前,用户看到的仅仅是数得着的高清节目,其他节目反而变得没有以前清晰了,节目费用却翻番了,幸亏是节目数量比之以前增加不少,不然用户肯定不会买账。老百姓看在节目数量增加了不少的情况下,至于机顶盒软件操作慢一点,机顶盒毛病多一点,能忍就忍了。所以国内对数字电视评判的调查一项,只有用户投诉率,而没有用户满意度。

中国现在还有很多CRT电视,没有HDMI接口,如果进行高清整转,那么很多用户连仅有几个高清节目也看不到,而且CRT电视在三五年内不可能全部被淘汰,这样一来,高清机顶盒的作用就没有在CRT电视上面表现出来,投资形成浪费。至于某年某月全部节目实现高清化之后能不能促使用户大量换电视,那都是后话了。

二、高清机顶盒的软硬件技术还在初级发展阶段。

标清机顶盒技术经过了这几年的淘洗和发展不论在技术还是在成本上面,都已经较为成熟。然而高清机顶盒只是去年随着总局的三年实现高清播出的计划而提上日程。高清机顶盒的软硬件技术却亟待成熟。

软件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现有的软件平台水平很低而且发展缓慢,并且这种现状很可能长期不变。原因自然是方方面面的,有体制的原因、也有技术的原因。在中国的数字电视行业,技术风气很不好。厂家毫无原则的吹嘘自己的产品,浮躁风气十分严重。就连对安全问题也可以拿来吹嘘,比较典型的就是智能卡CAS产品。而且有文章分析数字电视CAS系统严重制约着数字电视软件的发展(https://www.asiaott.net/2010-12/08-67134.html),并成为开放式机顶盒最大的障碍,如果情况果真如文章中所分析那样,那么机顶盒的软件现状是严重的,盲目照旧发展带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硬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正常的软硬件发展逻辑应该是:硬件性能的发展直接受到软件的促进。然而滞后严重的机顶盒平台软件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反而因为软件发展过于滞后,以至于现有的硬件水平竟然远超与现有软件相对应的硬件水平。

三、增值业务软件长期疲软,不能根本解决广电的收益

现有的机顶盒平台软件并不能灵活的支持业务的开展,属于一次集成很难改变的软件,以至于机顶盒上的业务也仅仅是少的可怜的几种而已,这几种简单的业务是不能给广电的收益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的。比如数据广播,最初运营商听信了厂家的描述,认为数据广播可以带来很好的盈利,然而在投入大量资金之后发现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搞到最后成了信息发布平台,成了鸡肋产品。还有VOD点播,麻烦各位高人能不能告诉我,哪个地方的VOD点播获得了比较好的收成,如果有,鄙人一定亲赴贵宝地,好好全方位地学习这种先进的成功经验。

从这几个增值业务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些业务都脱离了用户的需求而设计,根本就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是主观的形而上学,厂家造出了这个产品,就会给这个产品挖根的寻找卖点,罗列一大堆产品优点和实施的可行性把你说服了,结果最后你买单了,用户却不买单了。

在这样集成的软件上,这样的增值业务运营思维下,想获得好的业务,稳健的收益,根本就是空谈。

四、高清双向机顶盒会遭到网络P2P共享的严重威胁

卫星机顶盒的共享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一些国家更是无奈到认可机顶盒共享是合法的。被认为是国外相对来讲较安全的NDS系统也是依靠极其封闭的私有体系来获得了相对的安全性,但也没有逃脱被破解的命运。国内CAS技术总是自视甚高的,在共享机顶盒随便都可以在市场买到的情况下,还能吹嘘自己的安全性,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自从总局一纸禁令查封了BT,P2P技术渐渐淡出了民众视线,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个技术的消失。随着高清双向机顶盒大批量的发到用户手中,用户仅仅可以通过对软件的升级就可以通过P2P方式实现共享,以后用户就可以免费收看数字电视了,这大概可以认为是国内CAS对老百姓做的惠民措施。自然也会感谢广电部门的公益举措。

五、为电信IPTV做嫁衣,一旦应验,自掘坟墓

DVBCN转载了一篇广州视窗《高清升级难掩机顶盒模式尴尬市场化?一体机?运营商需要新思维》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从广电自身利益来讲,继续押注机顶盒也可能面临风险。目前,广电的高清机顶盒所采用的芯片性能与电信的IPTV机顶盒芯片已经趋于一致,仅仅多了一个高频头,这样一来,广电的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还可以接收电信的IPTV信号。在理论上,仅改变机顶盒软件的功能,广电用户就可直接变成电信的IPTV用户,而电信的IPTV机顶盒因为没有高频头,不能变成广电的用户。因此,广电继续推动机顶盒的高清升级,很可能会给电信不用送机顶盒就能开展高清互动业务的机会。”

看了这个观点,心里久久难以平静,难道我们做的这些工作都能通过升级一个软件就让用户从广电跳到电信?通过发送机顶盒占住用户的所有努力会瞬间瓦解?如果是这样,无异于自掘坟墓。我们不能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未雨绸缪。

广电部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高清节目的承载平台——高清机顶盒上,并期望在此基础上发展增值业务提高盈利。然而,在电信市场竞争的外患,在目前机顶盒软件平台落后,增值业务没有活力,高清节目内容少,节目质量差的内忧之下,甚至电信都可以通过广电的高清互动机顶盒实现IPTV的情况下,广电应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大面积发放高清机顶盒,大刀阔斧的进行双向网改,还是应该考虑考虑发放高清机顶盒之后该怎么办,双向网改之后进行什么样的增值业务才能盈利?是不是需要进行深度的全局考虑?不然后果是什么样子,谁能预料?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