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占全国人口17%、总数达2.18亿的8至19岁中国青少年来说,手机的主要功能不再一定是通话、而是上网;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不只是生活或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兴趣爱好。这是近日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的《中国数字原生代的通信消费模式》报告中首次揭示的独特现象。
传统电视服务与青少年渐行渐远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城市面向8至19岁之间的都市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进一步细分为8-11岁、12-14岁、15-19岁三个年龄段,获得了代表超过318万的中国都市青少年的样本数据。
调查发现,在大多数中国的都市数字原生代心目中,互联网是一个游戏和玩乐的地方,他们通常用“玩电脑”来代替“使用电脑”,一旦知道如何使用电脑和互联网后,其注意力便很快从电视转移到互联网上。图1是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对电视和互联网的依赖程度。
图1 中国都市青少年不同阶段通信消费模式对比(数据来源: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
从图1可以看出,电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8~11岁的青少年独立意识还未完全成型,单向接受信息的意愿较强,对电视的依赖性高;相比之下,12~14岁的青少年转向互联网的趋势开始显现,生活中无法离开TV的调查占比只有37%,而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计划使用互联网服务;15-19岁的年轻人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则更高,更多时候,他们视电视为电脑的一种功能,直接通过电脑看电视或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视频。
这一调查结果很直观地说明,互联网在孩子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必需品,影响他们的不仅仅是互联网上丰富的视频内容,而是一种互联网的生存状态:主动、创意、社交。而不远的将来,这些被调查的青少年将成为社会主流,他们今天的倾向决定了未来的趋势。
要想在未来适应这一趋势,广电业需对传统电视进行融合、双向互动等方面的改造,让用户在大的内容整合平台上迅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而三网融合的启动,更是加快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急迫性。
融合业务最受用户欢迎
目前,国内广电有线网络正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快速演进,面对三网融合,有线网络在发挥前所未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在构建一个面向未来演进的NGB架构的同时保护现有投资?如何发挥有线网络内容和网络规模的优势并适应三网融合时代的竞合局面?当融合全媒体业务越来越重要时,如何保证承载各种不同要求的融合类业务并实现快速部署?
参考国外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成功案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爱立信认为,国内有线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TV仍是主营业务和主要收入,广电运营商首先要做好已有TV业务,包括高清,3D等节目传输,并大力发展互动电视业务,提供点播、时移、PVR等功能。而后再开展宽带接入服务,利用有线入户的便利性,掌握用户资源。不论是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拓展,还是独立发展,用户资源是根本。
广电业增值应用的发展,则需要借鉴互联网长尾理论,通过开放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引入第三方SP,做大产业链。
在业务种类上,通过融合业务打包而非单一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更好的留住客户。以美国的运营商Comcast为例,其是传统的广电运营商向综合运营商转变的典范,其2008财报显示,互联网收入与语音收入分别占到其总收入的21%与7.7%,视频占据55%。因此TV业务、宽带业务、VOIP同样有可能成为国内广电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收入,而且融合业务打包最易被用户接受。
为此,爱立信针对广电有线网络设计出基于IMS与互动电视结合的全媒体业务平台方案以支持有线网络的建设策略,如图2所示。其中的互动电视应用平台(IAP)是爱立信面向广电运营商的全媒体业务平台的核心组件,负责各种业务的实现、内容的调度、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联等功能,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IMS的互通,实现IMS与TV的无缝融合。该平台可以支持所有类型的数字终端设备,同时也可以通过开放接口将第三方伙伴的创新能力纳入整个体系架构之中。
图2 爱立信广电全媒体融合业务技术架构
IMS成融合业务基础
近年来面对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各种各样的演进路径争论甚嚣尘上,但对处于核心网位置的IMS则鲜有争论——IMS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融合核心网发展方向。
借助于IMS,三网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语言”和流程,实现网络层的互联互通,以及语音/视频、多媒体、IPTV、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等多业务的互相渗透交叉。
鉴于此,在全媒体融合业务架构中,爱立信提出了灵活开放的IMS平台的概念,这一水平网络架构和标准化带来的开放性,能很好地支持不同运营商之间多媒体业务的互通和相互渗透,并可引入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与广电类业务的灵活组合、打包、深度集成等,大大丰富电信运营商及广电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电信及多媒体业务。
考虑到不同行业运营商的需求不同,爱立信IMS平台支持行业应用间的双向引入。
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可以把电信业务、互联网上精彩的应用引入到自己的IMS网络来,既实现广电运营商的可管可控,又能将其与自己提供的应用相结合,从而留住客户。除此,广电运营商还可以把自己最擅长做的业务,如内容推送、内容广播等基本功能有限制(可管控)的服务向其它运营商或开发商开放出来,鼓励应用开发者调用这些广电网络提供的基本功能。
协助广电实现三网融合跨越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系统备供应商,爱立信除了为电信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外,也在通过与广电业的不断合作与沟通,为广电三网融合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2010年1月,爱立信与深圳广电集团宣布共同开展在NGB技术标准下的三网融合、三屏联动解决方案及集成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同年2月,爱立信为广电总局规划院的NGB新业务体验中心提供数字家庭解决方案。8月,爱立信与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实验室进行的GPON及GPON+EOC产品性能相关测试和认证取得成功,双方将合力打造全新的陕西广电数据宽带接入网络。
目前,爱立信广电行业通信解决方案已在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绥芬河有线电视、铁岭天光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原铁岭有线电视台),哈尔滨第二十四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我上电视”系统转播等得以成功应用。
在国外,爱立信则更早就开始为运营商提供IPTV等融合电视服务。
2007年2月,作为总集成商,爱立信就为沃达丰冰岛提供了端到端IPTV解决方案,并负责对其进行管理。沃达丰冰岛初期推出的业务包括高清电视和视频点播,以及电子节目指南,其中IPTV业务可以捆绑语音和互联网业务一起提供。
除此之外,爱立信还制订了一个演进规划,帮助沃达丰冰岛将其IPTV 解决方案向IMS演进。在该平台的支持下,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电脑、手机和电视等设备访问互动服务,增强电视体验。用户也可以通过电视屏幕,获得地址簿和即时通讯等服务。
2009年11月,瑞典电视公司TV4集团与爱立信签署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合同。作为该合同的一部分,爱立信为TV4[FS:Page]集团的全国播放业务提供运营管理服务。
为您推荐
谷歌--这位搜索引擎的巨人,已经不满足于占据你的电脑屏幕,继早前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谷歌决定将它的Android系统带入传统电视领域。早前在旧金山举行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了其“智能电视”计划。从已经公布的计划来看,GoogleTV不仅能为你带来搜索以及浏览互联网、观看来自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内容,你还可以在电视下载并运行Android程序,这意味着你可以把GoogleTV看成是一款大一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按照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的说法,GoogleTV真的是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革命?谷歌的野心年11月5日,谷歌正式推出旗下首款基于Linux平台开源手机
1999年英国VideoNetworks公司推出了全球最早的网络电视,之后许多电信运营商加入IPTV业务,带动了网络电视的迅速发展。网络电视的大举进攻对传统电视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什么是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网络电视会把传统电视逼入绝境,还是使传统电视“柳暗花明”?网络电视概况关于网络电视,国家广电总局是这样规定的:网络电视是以互联网协议(IP)作为主要技术形态,以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开办、播放(含点播、转播、直播)、集成、传输、下载视听节目
新年伊始,1月6日CES2010在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在苹果IPAD的巨大成功下,全世界厂商都眼馋到滴血,平板电脑成为今年CES的最大焦点毫不奇怪。但是作为广电业界,我们关注的是视频,各种将互联网视频搬上电视屏幕的新产品、新技术才是我们关注的。今年CES多家厂商的互联网电视产品的闪亮登场,让我们必须近距离透视,并作战略思考。网络视频进入客厅是必然趋势DisplaySearch预测认为,2014年销售的电视机将有一半以上能提供网络服务。在未来两年内“联网电视”(connectedTV)的销量有望达到1.2亿台。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编辑埃里克·舍恩菲尔德(ErickSchonfe
新年伊始,1月6日CES2010在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在苹果iPAD的巨大成功下,全世界厂商都眼馋到滴血,平板电脑成为今年CES的最大焦点毫不奇怪。但是作为广电业界,我们关注的是视频,各种将互联网视频搬上电视屏幕的新产品、新技术才是我们关注的。今年CES多家厂商的互联网电视产品的闪亮登场,让我们必须近距离透视,并作战略思考。网络视频进入客厅是必然趋势DisplaySearch预测认为,2014年销售的电视机将有一半以上能提供网络服务。在未来两年内“联网电视”(connectedTV)的销量有望达到1.2亿台。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编辑埃里克·舍恩菲尔德(ErickSchon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