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央企们还在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脚试探海外市场的时候,中国的两家民营企业——华为、中兴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打拼了十年之久。不过,在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之前,即使是华为和中兴也需要再迈过几道坎。
如果说十年前的华为和中兴能在国际市场打出一片天地,靠的是吃苦耐劳,那么,今天的华为、中兴要突破国际化的最后一块“阵地”,老办法显然已经不那么有效了,华为和中兴还需要更多的策略和技巧。
到10月底为止,华为在欧盟遭遇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终于告一段落。发起数据卡调查申请的比利时企业Option对外表示,已经与华为达成合作协议,华为同意以一年2700万欧元的代价购买对方的连接管理器软件授权,此外,华为公司还同意以800万欧元收购Option的半导体公司M4S。双方还决定在比利时成立共同的研发中心。
当华为、中兴积极拓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时,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样化,欧盟反倾销难题的解决正是依靠了这样一种“智慧”。
在10月底的一次公司内部座谈上,华为总裁任正非总结说,华为目前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的历史时期,过去华为还是“穷光蛋”的时候,天天盯的都是项目和合同,不过现在华为需要更注重商业生态环境,改善跟政府及媒体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华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公司。
任正非介绍,1998年,华为还在海外市场卖不出任何东西。现任华为副总裁的徐直军当年在莫斯科转了一个月也没见到一个客户,之后,华为在莫斯科更换了四任总裁,第四任总裁卖出了华为在海外的第一个合同——36美元,这就是华为在海外市场的起步。
面对国际市场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的难题,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毅然决定,在1998年的香港展上,让华为的所有海外代表处邀请合作伙伴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甚至支持伙伴到香港参观华为的通信展,华为总共付出了1.5亿元,虽然这笔资金对于当时的华为来说可谓巨资,但华为终于在国际上打出了名声,海外订单接踵而至。
当年的艰苦奋斗,已经不适用于解决目前更为复杂的国际化难题。今年7月,摩托罗拉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在美国当地法院将华为起诉,尽管这不是华为遭遇的第一起知识产权纠纷,但对于正要开拓美国市场的华为来说,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大的麻烦还远不只这些。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正在进行的30亿美元的设备招标,华为作为极具竞争力的潜在竞标者,正在争取入选,却也非常艰难。
今年8月,美国几名共和党参议员要求审查华为与Sprint之间的交易。该笔交易涉及的用户包括美国军方和执法部门。参议员们在联名信中称:“如果华为成为Sprint的供应商,将对美国企业构成实质性威胁,并有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为此感到担忧。”
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正开拓美国市场的中兴身上。10月初,美国国会四名议员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致信,敦促其对中兴通讯和华为进行详查,并指出联邦通讯委员会应当仔细审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并考虑采取使这些中国企业难以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措施。
为了打破这些“非市场”因素带来的阻挠,华为和中兴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华为在北美成立了一家专门负责政府公关的公司Amerilinks,其强大的团队包括前任代理人理查德·格普哈特(Richard A. Gephardt)、世界银行前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James D. Wolfensohn)和曾经的北电网络首席执行官威廉·欧文(William A. Owens)。“华为今年付出了300%的努力,专攻美国市场。”一位华为内部人士表示。
中兴方面也付出了诸多努力。其中包括,成立专门的北美地区总部,先以终端合作的方式与运营商打开局面,以及在北美市场开展高达30亿美元的芯片采购。
但目前已经以收购方式进入北美市场的两大竞争对手,还会给华为、中兴更多的压力。爱立信凭借收购北电成为北美第一大设备商,而诺基亚西门子也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的网络设备业务,巩固了在北美市场的版图。到目前为止,对于华为和中兴来说,北美这块“难啃的骨头”仍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如何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化公司?这仍是摆在华为、中兴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也将成为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众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课题。
为您推荐
“3G是未来,不做意味着未来一点机会都没有。”陈青无奈地说,但目前巨大的投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回报时间表。对他们来说,3G似乎成了鸡肋——不投入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大投入不一定有大回报,甚至可能对搏杀在2G市场的企业经营带来新的风险本报记者孙燕飚发自广州尽管3G呼声越来越高,政策也日渐明朗,但在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大部分手机终端生产商眼里,面前仍旧是一个充满无数问号的迷局。目前,除华为、中兴、夏新三个厂家已经在海外3G市场有所收获外,包括TCL、康佳、联想在内的国产手机第一阵营厂家和金立、创维等新兴厂家都还徘徊在投入多少、如何投入、成效如何等的矛盾中。对他们来说,3G似乎成了鸡肋——不投入就意味着
华为于2003年底正式进入无线终端领域,并依托在系统设备领域的综合实力及全球范围的营销网络,使无线终端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仅用两年时间就达到了年销量超过一千万台的规模,超额完成了公司年初确定的目标,并在相关领域初步确立了领先优势。无线终端已成为继网络产品线、无线产品线和业务与应用产品线之后华为的又一个重要业务领域和新增长点。无线终端销售量突破千万台,坚定了华为发展终端产业的信心。2006年华为将加大在无线终端产业的投入,构筑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奠定领先优势。
据泰国媒体报道,CAT电信公司官员表示,华为应该在1月26日以前完成800座CDMA基站的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只完成了400座。泰国国有企业CAT授权华为建设总数为1600座基站,以便将Hutch移动服务扩展到曼谷和25个中部省份以外。据称华为的报价为72亿泰铢,远远低于CAT原定的中间价134亿泰铢,这是泰国首次采用电子拍卖以便使政府采购更加透明。根据合同条款,华为必须按期建成800座基站以便CAT试运营CDMA,按照计划,所有1600座基站都要在今年完工。CAT管理人员表示,尽管华为已经建成400座基站,没有一座可以测试,因为省电力部门还没有供电。供电部门称这是由于变压器短缺。泰国北部和南
2005年12月23日,华为公司独家中标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交互式数字电视商用项目。至此,华为交互式数字电视系统和DTV系统已双双规模应用于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本次项目支持6万用户。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此次规模商用交互式数字电视技术是结合了自身的网络特点与优势,选择“DTV+交互式数字电视”双模方式来推广业务。DTV和交互式数字电视内容分别通过原有广电传送网和宽带网络推送到用户,用户通过“双模机顶盒+电视机”的方式就可以收看到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电视业务和增值业务。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实施双模方式的关键在于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和正在推广的DTV的无缝融合。基于对电信行业和广电行业的深刻理解,华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