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知名科技博客gigaom作者马修英格朗(Mathew Ingram)对2010年媒体iPad应用发表了评论文章,表示希望通过展示一些应用程序的长处,帮助其他媒体学习如何适应并更好地利用iPad这个新的平台。以下为全文摘要:
不够好: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作为在线媒体的领头羊,《纽约时报》如果也能在iPad应用程序中成为领头羊当然会很好。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纽约时报》的iPad应用程序或多或少就跟它的网站差不多,尽管网站看上去更凌乱一些。这个iPad应用的确没有什么亮点可言,你可以用它看新闻报道,偶尔它也会显示一些视频(虽然大多还是广告视频)。另外还有一个大问题:它常常出故障。
《连线》杂志(Wired):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杂志《连线》也是一个领头羊:它是最早发布iPad应用程序的媒体之一,但它本应该先等等——或至少先考虑得周到一点。它的每一期文件都非常大(平均500MB),需要很长的时间来下载,而且除了杂志之外也没有太多其他内容,虽然偶尔也会创造性地利用一下视频,或提供一些低层次的互动。这是很好看,但也仅此而已。
《纽约客》(The New Yorker):像《连线》和其他一些杂志的应用程序一样,《纽约客》的iPad应用也非常简单,只是让你看到另一种格式的杂志而已。它的开发人员似乎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确保让广告看起来还不错”上,因为这个应用程序有很多广告,而其他内容就难以寻找,有时甚至还难以浏览。有趣的是,你不能在文章中完成粘贴到Twitter和Facebook的操作,但却可以在某些广告中这么做。
有待完善:
Slate杂志:这家在线杂志规模很小(虽然它隶属于华盛顿邮报公司),其设计和内容都相当老套。它用来展示文章和照片的网格式视图在网络上和iPad应用中已经司空见惯。这个应用程序的一些视频还不错,但它主要使用的还是标准标题和网页风格视图。它的广告很突出。
Life杂志:这家杂志的iPad应用程序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因为它以图像为中心的做法特别适合iPad,但它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标有图片集的世界地图是一个有趣的界面,但它的许多图片集都比较陈旧,而且也不够出色。“编辑推荐”部分相对较好,但也有一些内容相当蹩脚,“与圣诞老人通电话的孩子们” 图片集就是一个例子。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它在尝试做一些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应用做过的事情,因此获得了大量赞誉——把外部内容显示在“直播主题”部分中。这些外部内容包括人们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对新闻的讨论和评论。但《华盛顿邮报》分配给这些内容的地方太少,让用户们难以有效地利用它们。而且这个iPad应用程序的整体界面看起来比较凌乱,不过它有一个“以后再看”的离线阅读功能,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
非常出色
The Big Picture:这个应用程序侧重于图像,跟其在Boston.com网站上的同名服务类似,但它甚至比纸张印刷版本更好,因为它的图片更多。每张图片都配了一个简短的描述,但真正的力量仍在于图片自身。The Big Picture是最出色的iPad应用程序之一。
《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这个名为“NewsGlide” 的应用程序做得的确非常棒,它很像CNN的应用程序,因为它的头版中显示了很多视觉效果,而不是很多文字。而且它也很好地利用了网格式视图。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有点混乱,但是总体设计良好。此外它的共享和评论部分也很突出,比许多其他应用程序都更胜一筹。
《美食直播》Gourmet Live:这个应用程序提供的主要是杂志的内容,就像《连线》或《纽约客》一样,但有所不同的是,它增加了互动和游戏元素,让读者通过阅读来“解锁”新的文章和菜谱等(虽然解锁时发出的铃铛声响有点扰民)。也许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但至少它正在尝试一些新鲜不同的做法。
有趣的是,我最喜欢的和有媒体有关的iPad应用程序全都不在这个名单上,因为它们不是真正来自某个特定实体媒体的应用程序。在我想查找资料的时候,我最常浏览的应用有两种,一是Twitter的iPad应用程序,因为我关注的人分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链接(这些链接出现在Twitter应用程序的媒体窗格中),二是“聚合”式应用,比如Flipboard和一个名为Tweetmag的基于Twitter的应用程序,它们可以把不同来源的内容聚合在一起,让它们像一本互动杂志一样呈现出来。
其实,上述名单中的所有媒体也许都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应对这种竞争。
为您推荐
根据外电消息,苹果公司计划在今年3月于全球推出有基本功能的wifi无线网络功能的iPad,但新加坡能否同时发行这款产品,还无法确定。配备较高档的iPad机型,预计在今年6、7月间才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上市。一些分析师指出,苹果iPad是否能在市场上如同iPhone那般成功,还有些疑问,诸如无法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让用户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收电子邮件或看电子书;也没有内置数字摄影机可以进行网络视讯对话,同时也没提供HDMI端子输出,无法连接高画质电视,这些都将成为这款产品的市场考验。
继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后,中国电信也表达了引入iPad的兴趣。至此,内地三大电信运营商悉数“登场”,不过有分析师称,短期内iPad入华无望。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昨天在香港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态,公司正在评估市场对苹果公司iPad的反应,随后再决定是否与苹果公司就在内地引入iPad举行会谈。王晓初同时表示,虽然竞争加剧,但公司没有下调3G资费的打算。“各家营运商资费调整在我们预料之内,现在3G的普及率很低,需要的是把市场启动起来……上网流量比较大的用户可以给一些优惠,普遍资费不会做出调整。”王晓初说。iPad的诱惑此前的5月12日,同样是在对苹果文化颇为痴迷的香港,
他不是革命党,而是维新派。让传统势力所代表的文明和价值体系,得以在数字时代下传承和延续,这才是他的使命。200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乔布斯睁开双眼,他发现自己并未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而是在四架医用无影灯的逼视下,躺在冰冷手术台的中央,无所遁形。一群白衣人正在为延续他的生命做最后的努力。柳叶刀、止血钳、镊子、缝合针以及大夫纤细而灵活的手指,在他的右上腹部交错摆布,执行着复杂的切割、结扎、移植、缝合等精密操作。“这比组装一部电脑要复杂得多”,乔布斯想──麻醉令他远离疼痛,但并未丧失意识,恍惚间,他进入了禅思。正如身为虔诚佛教徒的他过去几十年经常做的──他总在清晨醒来时,问镜子中的自己:“假如今天是我
北京时间9月13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周一宣布,Wi-Fi版iPad(参数图片文章论坛)平板电脑将于9月17日登陆中国市场。苹果称,9月17日周五上午10点,Wi-Fi版iPad将通过苹果专卖店和苹果授权零售商登陆中国内地市场。其中,16GB版iPad在中国的建议零售价为人民币3988元,32GB版为人民币4788元,而64GB版为人民币5588元。今年4月3日,iPad在美国首发,上市后前28天销量就达到了100万部,第80天达到了300万部。目前,苹果已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士、英国、美国、奥地利、比利时、中国香港、爱尔兰、卢森堡、墨西哥、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