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书在“突围”

2010-12-01 08:50:00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天韵 热度:

英国作家协会主席汤姆・霍兰德近日在一篇文章中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和电子书的风行,传统图书出版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未来或将陷入困境。电子阅读时代,传统图书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这已成为出版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图书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载体,更是一种文化气韵,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阅读文化。然而,相对当今电子阅读器的热销,传统图书显得有点寂寞。形形色色的电子阅读器果真会成为传统图书的“来世”?果真会如当代传媒大师尼葛洛庞帝所言,成为“新的图书、新的报纸、新的杂志和新的电视屏幕”?记者近日走访首府相关人士和图书市场,对不同阶层读者进行调查,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是阅读也是享受

“钱包大小的电子阅读器,可以存入上万册图书,还能够实现3G上网,下载海量电子书籍”。尽管电子书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喜爱,但传统阅读,仍然是不少人的习惯。采访中,有相当多的人表示:还是喜欢手捧一本书,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的细品。

“阅读纸质图书对我来说,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书香给我带来的优雅的感觉,是阅读器和手机给予不了的。”年近四十的李先生家住琅东新区,每到饭后就喜欢散步到附近的书城,他喜欢闻书城里书籍特有的芳香。

传统图书是一个充满情感的热载体,通过阅读,能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情感传递。正如爱迪生所言:“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年轻的白领小尹自小受家庭影响,喜欢阅读。虽然在工作中经常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但若要阅读小说、散文,她还是喜欢手捧图书,因为这让她“感到温厚、从容和惬意”。

“周末的时候,宽敞的图书馆里,几乎座无虚席。”备战考研的小梁感受最深的,是越来越多的读者正在走进图书馆。小梁说,图书馆“弥漫”着一种宁静的芬芳,使整个阅读过程都成为一种身心的享受。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和小尹一样喜欢进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大约达半数以上。面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多项选择,多数受访者表示:目前仍然以传统阅读方式为主。同时,也有八成左右受访者有过上网看书、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体验。

如何应对“狼来了”

电子书又被人们称为“E图书”,是一种数字化出版物,最近风靡的IPAD推出了最新款的电子书阅读器,十分纤薄和轻巧,听说囊括了近180万种已出版的图书,同时与421家出版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书本数字化”正在成为潮流。

新技术、新媒体的兴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图书的市场竞争力。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广西接力出版社社长黄俭坦言: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对传统图书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冲击,传统出版业的“技术转型”势在必行。

同时,他也认为,无论是电子书还是传统图书,都离不开内容。出版产业的核心在于内容,随着版权保护日益严格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内容为王的趋势不可阻挡。目前驻扎于IPAD和各种阅读器的阅读内容,大多为免费赠阅,且将内容直接移植于其上,并无因“器”制宜,度身订制。总体而言,以“概念”亮相作秀者多,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出版产业应凭借自己的策划、编辑优势,把优秀内容做得更为专业化、品牌化,以更鲜明地展现出版业的价值。

据了解,目前,出版产业在加强对新技术、新媒体深入调研和整体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在传统的出版设计中,正融入新技术,为“E图书”生产商、运营商提供有光、影、色等具有较高增值价值的品牌,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黄俭并不认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意义的信息化时代。他信为目前进入的是电子时代,今后的路还相当遥远。

让图书成为艺术品

不可否认的是,电子阅读器确实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iPad的出现又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子阅读器,对数字出版的推动和影响力不可低估,整个出版行业将会因此发生更为激烈的变革。黄俭认为,今后的趋势是传统意义的书籍减少,个性印刷物将会增多。

广西艺术学院插画专业研究生梁徵琳对传统图书的改革进行了一番“探源求新”。在11月20日举办的梁徵琳图书与插画艺术展中,记者看到,不少的小读者被具有视、听、触、嗅、味的新颖图书雷倒,爱不释手――图书原来可以这样阅读呀!

梁徵琳认为,书籍的发展趋势,是需要更多的个性化、个体化,而不是以一种统一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必须重视图书材质的选择。

梁徵琳抓住小读者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及听觉这五种感觉体验进行探索,让儿童在读书的同时将五感之愉悦的想象拓展到阅读过程中,借以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郑万林告诉记者,网络时代,传统图书对小朋友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艺术界对现代图书形态的研究与实践,为传统图书出版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新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传统图书出版业的未来。他认为,传统图书唯有改革,才能延续并增强纸质阅读的生命力。未来传统纸质阅读,必将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最终,书本将会变成欣赏品、收藏品。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新媒体市场格局正在成型 赢利模式也在创新

新世纪以来,我国新媒体的技术运用和市场发展呈现倍速增长的势头,从上世纪70年代的印刷革命发展到电子媒体,经历了20年时间,而从电子媒体发展到网络媒体,仅仅不到10年时间。虽然新媒体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科学定义,运营规则和赢利模式也在创新之中,但是,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巨大推动下,新媒体的市场格局正在成型。而且,网络媒体比纸质媒体及广电媒体更具革命性,它正在深刻改变阅读市场的供求关系,重新构建数字经济的出版业态即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要求参与内容生产,强调信息的针对性;要求分享话语权力,打破传播的垄断性。以光盘载体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成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版业跟进电子媒体的潮流较

2009年数字出版业产值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

最新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数字出版业产值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整体收入将超过750亿元。此外,2009年数字出版实现了业态多样化。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编写的报告还指出,未来几年,数字出版用户每年将增长30%,收入每年将增长50%。蓝皮书认为,出版行业本来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是在“3G”的影响下,2009年中国出版业却掀起了“数字化”的浪潮,迎来了“拐点”。有数据表明,历年来图书阅读率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出现了转折。2009年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方式的

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出版业机遇与挑战

中国出版企业开始面临增长极限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瓶颈,以迎来企业新的成长周期。走向世界,积极拓展全球出版市场,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实现战略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数字出版整体的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难以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因此,如何通过全球化的途径实现数字出版的突破,也是中国出版业面临的重要挑战。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全球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史无前例的人员、资本、物资、信息等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与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

三大电信运营商挺进数字出版业

以手机为载体的数字出版形态将是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方向,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在“摩拳擦掌”,积极挺进该领域。7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联通在京签署了《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新闻出版总署支持新闻出版企业与中国联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中国联通沃阅读运营中心开展数字阅读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根据双方协议,新闻出版总署将支持中国联通为国内新闻出版企业提供网络技术和数字产品运营服务,参与数字出版业务相关经营活动,并依法取得开展数字出版物网络传播业务的资质。据了解,2011年中国联通沃阅读用户年访问量近40亿次,目前已与国内200多家出版集团和内容合作商签署了合作协议,引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