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卫视暗战覆盖

2010-11-25 09:41:00来源:新华网 热度:
10月上旬,《中国广播影视》“‘TV地标’2010全国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调研”结果即将发布,有一位覆盖办主任劝阻道:“你们千万不要做排名,万一评出来不好看,有些覆盖办主任就没得做了。”

  收视率之争、电视剧资源之争已不鲜见,难道覆盖也事关卫视生死?

  答曰:覆盖之于卫视,何止关系到一个覆盖办主任的位子!

  收视率能否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还有多少扩充空间,来年的广告收成怎样——卫视覆盖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一切。

  要想富,先“修路”

  在中国农村的房前屋后,经常能看到“要想富,先修路”几个大字,这句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标语对卫视同样适用。

  “覆盖就是建高速公路,节目则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只有汽车没高速,或者只有高速没汽车,都不行。”这是众多覆盖办主任对覆盖工作的意义最常见的比喻。

  覆盖对卫视的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在,如果不能实现信号的到达,那卫视收视率调查将无从谈起。有观点认为,某些频道在35城市网、71城市网、154城市网等不同的调查体系中收视率结果有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来自“日记卡”记录本身,而是频道的覆盖率——此处的覆盖率是指:在所有符合抽样要求的样本家庭电视机中,能收看到某一频道的样本所占的百分比。具体说来,假如A频道的覆盖率为70%,如果以200个样本户来计算的话,说明有140户样本户能够收看到该频道,有60户样本户收看不到该频道。如果B频道的覆盖率是100%的话,两者相比,A频道的理论收视率就比B频道少30%。

  为避免减少“理论收视率”,CSM调查网所在的样本城市自然是卫视频道的覆盖重点。截至2010年10月,CSM收视率调查覆盖5.6万余户样本家庭及超过18.5万样本人口,其电视收视率调查网络所提供的数据可推及中国内地超过12.5亿和香港地区637万的电视人口,涉及1个全国网、25个省级网,以及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54个城市网——卫视只有进入这些网络,才能不缺席CSM 24小时不间断的收视率调查。

  成都东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玉国认为,覆盖对收视率高低的影响直接表现为:“省会级城市是否落地直接影响35市网的收视表现与排名;地市级是否落地直接影响71市网的收视表现与排名;区县级是否落地直接影响29省网(含4个直辖市网)的收视表现与排名。”

  “假如收视率是‘通货’,那么覆盖率便是保证通货价值的黄金储备!”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国基认为,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传统上,货币发行银行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黄金作为储备来保证通货价值不会贬值;而作为电视频道、节目或栏目传播价值比较的收视率,如果不是建立在共同的覆盖率这个“黄金储备”基础之上,那么收视率便比较容易被扭曲、误导和“通货膨胀”(即“收视率贬值”现象)。

  从刘国基的观点出发,哪个卫视也不愿自己的收视率在激烈的竞争市场被“通胀”。因此,做到覆盖范围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成为各卫视覆盖办的目标。当然,这也是各台广告部对覆盖工作的要求。

  广告的目的是实现销售,更多的人看到广告才能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所以,覆盖率也是广告主考量卫视广告投放价值的一个硬指标。

  “卫视的覆盖都会有自己的策略,除了宣传的要求外,广告主的需求肯定要考虑。”刘国基认为,如果卫视想做时尚类产品和跨国品牌,就不必过分重视农村地区的覆盖落地,而想要争取快速消费品或者OTC药品的客户,那就要重视农村地区。

  “按理论来说,收视率其实已经包含覆盖的因素了,但对一些产品铺货比较广的客户来说,仍需要参考详细的覆盖数据。”据引力媒体副总经理张召阳介绍,某个媒体覆盖71或154样本城市只是保证了城市收视率,全省的数据还要参考农村人口的覆盖情况做乡域的加权,“不同的广告主参考的数据不同,如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消费市场,一般只看收视率数据就可以,而以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为主的产品,媒体覆盖的数据也会成为企业投放广告的取舍依据。”

  目前,国内提供覆盖率数据的有CSM、CTR、CMMR三家调研机构。CSM的覆盖数据是收视率的基础调查数据,用于说明收视率数据的推及范围、媒体在城域和乡域的覆盖情况,只提供给自己的收视率客户,不对外销售;CTR的覆盖数据既作为基础调查数据,对外销售;CMMR定位于中国权威的传播通路研究商与媒介策略研究咨询服务提供商,每年会发布一次全国电视覆盖及收视调研结果,覆盖数据对外销售。因样本户的选择不同及调查方法的差异,三方数据会略有出入。张召阳表示,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哪个数据都看”。

  收视率的基础数据、广告客户的选择前提——覆盖对于卫视的重要意义已勿庸置疑。那卫视覆盖之间的竞争就再所难免了:明着,是各卫视对覆盖经费从几千万到一两个亿不等的投入;暗里,有卫视之间关于覆盖人口的比较,有对网络优势频点的争夺。更先发制人的,则是从源头上掌控网络资源。

  覆盖的第三方代理

  不久前,很多卫视相继收到湖南省岳阳市关于有偿落地资源谈判权变更的公函,大致内容是告知各个卫视,落地合约期满后,岳阳市的卫视有偿落地资源谈判需要跟长江龙新媒体有限公司(下称“长江龙”)直接接洽,岳阳市网络公司不再与卫视单独对接。

  一石激起千层浪。岳阳市的有偿落地谈判权易主令覆盖圈一片哗然。

  其实,覆盖代理在覆盖圈里并不新鲜。成立于2001年的成都东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成都东银”)就从事着全国范围内的电视频道落地覆盖工作,山东、重庆、贵州、东方、安徽、东南等20几家卫视曾先后将县乡一级的覆盖落地执行工作交给成都东银,而该公司整合多家卫视形成的集群效应和手中掌握的网络资源,确实也帮助这些卫视实现了入户目的。现在,也有专门的公司代理卫视在全国三星级以上宾馆的接入工作。

  这些代理公司的出现减轻了一些卫视因本单位人手不够带来的压力,而且,各卫视由于经济状况不同、利益不同,对代理公司的态度也各异,反对者有之,合作者也众多。但此次岳阳事件,却为何激起了较多不满之声呢?

  “成都东银是第三方公司,属于单纯的商业行为;但是电视台自己购买地方的落地谈判权,就很难避免由于关联利益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比如在落地方面排挤和它有竞争的卫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回答《中国广播影视》记者的疑问。

  那么,长江龙究竟是哪家电视台的下属公司呢?

  江苏广电总台的组织结构图显示,长江龙新媒体公司隶属于其旗下的电视传媒中心。

  记者在网上的招聘启事中看到了长江龙公司的介绍:长江[FS:Page]龙新媒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全资组建,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影视、报刊、广播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及电子媒体制作;江苏卫视呼叫中心运营;覆盖SMS、MMS、WAP、IVR、RBT、手机电视等领域的无线增值业务等等。

  据知情人透露,长江龙其实拥有一个很专业的收视率研究团队,对江苏卫视的收视率提升小有贡献,而现在增加了有偿落地谈判权的业务,手中的砝码就更多了。

  业界传言,长江龙已经代理了多个市县的有偿落地谈判权。记者多方询问,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数据,仅梳理出了两个比较宽泛的版本:代理了两个地级市和七八家县级市的有偿落地谈判权;代理了CSM 71样本城市中的湖南省岳阳市、甘肃临洮县,及江苏省内几个地市等12家地县级城市的有偿落地谈判权。

  真是如此吗?长江龙的意图何在?

  记者多方打听长江龙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通过业内人士将采访意图和手机号告知长江龙段总,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没得到长江龙方面的任何回音。

  经多渠道了解,记者未能证实有关长江龙的多个传闻,只获悉了一些片断式的观点:长江龙公司是新媒体公司,现在对网络公司的代理是公司行为,以盈利为目的,跟江苏卫视关系不大;因现在有第三方代理公司掌握着网络公司的卫视有偿落地谈判权,未来如遇对方漫天要价,长江龙掌握的市县资源可以起到制约作用,可通过资源互换,保证江苏卫视的覆盖,不挣钱,只是不想被人控制;长江龙只是小打小闹地代理了几个县和岳阳市,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也有人有疑问,就算长江龙是江苏广电总台的全资子公司,但将本省网络公司有偿落地谈判权归口卫视覆盖办的也有实例,为何独有长江龙受到质疑?

  关于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据了解,目前有偿落地谈判权与卫视覆盖办“二合一”的有广西、甘肃、天津、重庆、深圳等几个省市,“这些省市的卫视覆盖工作‘内外’的确是在一起,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仅仅是台网合一体制下的一种内部科室之间的职能调配,而不是跨省、跨主体之间的商业合作。”有业内人士担心,卫视在本省或跨省通过商业合作的方式获得落地谈判权,会直接导致落地价格的飙升,也有可能通过提价或不提供频点的做法,对与之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卫视落地制造障碍,“这将会使卫视竞争更加险恶。”

  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扼住喉咙。

  有传言,已经有省级卫视效仿长江龙的做法。“山东卫视现在就代理了本省的德州和东营市的落地谈判权。”

  就此传言,记者向山东卫视覆盖办主任朱明求证,他证实确有此事,“我们是代理了,下一步我们还要向全省发展,已经向局里和台里打了报告。”朱明认为,卫视通过一些方式掌握网络资源是一种趋势,“如果卫视不争取网络资源,在竞争中就没有主动权。”但他表示,山东卫视只会代理山东省内的市县,不会跨省代理。

  关于长江龙代理有偿落地谈判权事宜,江苏卫视覆盖办主任戴晓俊表示,“长江龙是代理了岳阳市和一些县级城市的落地权,但这是公司化行为,对我们覆盖办来说,工作还是跟以前一样。”同时,他还表示,他曾就价格问题与长江龙相关人士有过交流,“我提醒他们不要过度涨价,还是要以各兄弟台之间的情意为重。长江龙开展覆盖代理业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维护覆盖市场的价格稳定。今年各地覆盖费用背离市场规律不断涨价。例如一些地市,无论是覆盖人口、经济水平、网络质量都较为落后,而覆盖费用却开出了一个频道20多万元的价格。同比岳阳,各项指标都优于这些地市,长江龙代理后并没有恶性提价,单一频道的落地费用只要10多万元。长江龙一直规范市场操作,我们认为维护好整个市场的价格稳定比多赚取代理利润更为重要。”

  落地难,难于上青天

  CSM数据显示,截至10月,CSM进行全天不间断调查所涉及的电视频道为1240个,减去外省无法上星的地面频道,在数字平台上每个省需入网的电视频道少则七八十个,多则一两百个,在模拟网中一般也能达到五六十个。所以,抢到一个好的位置,让观众第一时间看到,对电视台来说就显得异常重要。

  正因为重要,所以也很难。

  有覆盖办主任曾感慨:“上天容易,落地难,落一个好的位置,难上加难。”

  卫视覆盖,首先必须出得起银子。

  “按照正常价格,如果在31家省会城市落地大概就要1个亿,讨价还价之后可能会少一些,但对一些一年广告创收只有两三个亿的卫视来说,很难出得起啊!”提起高昂的覆盖费,刘国基也有一些咋舌。

  卫视覆盖一年能花多少钱?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每年的覆盖费达到1亿元以上的卫视有15家左右,安徽、江苏、浙江估计接近1.5亿元了,中西部等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覆盖费少则五六千万元,多则七八千万元。

  有覆盖办主任的观点是,“如果想拿卫视覆盖第一名,至少要拿出1.5亿元的落地费。”

  交钱落地后就能高枕无忧吗?否。交了钱落不了地的事件在覆盖圈频繁上演。

  最近的一次是发生在今年8月的“岳阳事件”。传言称:在合同有效期内,岳阳市网络公司下掉了东方卫视的电视信号,导致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岳阳市内无法正常收看东方卫视。东方卫视覆盖办主任赵建福证实,他确实因为信号问题去了岳阳。在向岳阳市网络公司了解情况的过程中,赵建福首次获知长江龙与岳阳市网络公司的合作模式。

  但这个事件也有另外一个版本。

  岳阳市网络公司市场部主任刘二兵告诉《中国广播影视》记者,在岳阳从没有发生哪些卫视的信号被下的情况,“我们8月全网络进行数字化升级,频点就相对紧张了一些,就将东方、四川、甘肃等几个卫视频点做了一些调整,并没有下掉,就几天的工夫,升级完成后马上就恢复了。”

  假如在有合同且无欠款的情况下,对方违约掐线或调整频点,不按照合同履行条款,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吗?这种常规的思路显然不适用于覆盖事件的解决。“网络公司独此一家,卫视还要实现落地,长期合作不可能撕破脸,只能协商解决。”赵建福认为,覆盖工作不可能完全地用市场方式解决,“覆盖还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它是领导经济、朋友经济、市场经济交错在一起的行为。”

  如果一直合作良好,来年不涨价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如果是朋友哥们儿了,个别地区不收费也是能实现的。卫视覆盖工作考验的不仅是一个人的IQ,更考验一个人的EQ。

  有关人士说,中国的“人情”文化在覆盖圈里可谓被发扬光大,你来我往成为覆盖工作的常态。

  山东电视台覆盖办主任朱明形容覆盖办的工作状态是:“五加二、白加黑、地上跑、天上飞。”

  赵建福在2009年结束后统计的数字是:“全年52周,我飞了100次,平均每周两次。&rdqu[FS:Page]o;

  鉴于中国“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添一添”的深厚酒文化,要想和网络公司打成一片的覆盖同仁必须“先喝,回家再养胃”,喝完了还要以半清醒状态继续讨价还价。

  2004年12月16日,时任山东电视台覆盖办主管的王建平,因工作过度劳累,在安徽出差的途中倒在大街上,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去世时他的口袋中还装着此次合肥之行所签的落地合同。

  安徽卫视覆盖办卫视频道推广科主管袁自明总结出来的覆盖工作最显著的职业特点是:“单兵独往,长期外出,一对十的商务谈判。”

  卫视覆盖需要面对全国不同体制、不同网络布局、不同主管单位的谈判主体。按理说,已完成全省一张网的省份,直接对接省网就可以了。但目前情况是,有的省份已经完成整合并真正实现了全省全网、共享一个前端,如江苏;有的已经挂牌成立省网络公司,但实际的落地谈判权仍然掌握在各地市手中,如广东;有的正在整合过程中,网络公司目前还是各自为阵,如浙江、安徽等大部分省网。

  因体制原因,各地的网络公司归属也不同,有的是独立法人,如上海有线、北京歌华;有的归口本省广电局,如重庆网络公司、甘肃网络公司。不同的主体,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式。除央视、西藏卫视、新疆卫视等政策落地不需要付费之外,各地也会采取灵活的方式达成合作,如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的合作,一般会由上海有线和北京歌华配合两家卫视谈判,双方对等落地,不需互相交费,而由两个卫视分别将相对比较优惠的落地费用交给所在地的网络公司;而如果卫视所在城市经济差别比较大,无法实现对等落地,也会采取对等后补差方式解决,比如北京和广西的卫视,就先谈对等落地,之后由广西卫视补价差给北京歌华。

  除此之外,根据各地的网络情况,也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例如在北京落地,既要考虑歌华网,还要考虑航天网,另外还要面对各自拥有接收前端的无数部队大院、央视小区网、大企业网的分别入户。如果再下到市县就更复杂了,市县网又包括区网、乡村网,即使入了市网,仍需要经常关注下辖的区县网是否存在广告掐播行为或是否真正实现了信号的接转。

  根据美兰德(CMMR)的统计,目前,在中国3141个(区)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中,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2316家,占73.7%。在30家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浙江、山东及黑龙江3家省级网络公司不进行外省卫视的传输,只传输中央或本省的节目;转播外省卫视节目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27家,比例达90.0%,在这些网络中,安徽、吉林等省的省网只负责干线传输,而并未接入电视终端,也就是说,没有直接的电视用户;贵州、内蒙古、江苏等省的省网与省会城市市网合并,卫星电视接收和传输前端共享。

  目前,有些城市的数字化整体转换已经完成,并且关闭了模拟信号,这就只需要面对数字平台谈落地,且因为整转后电视频道序号不能由观众自由调配,卫视会注重位序的选择,落地价格也会有较大的涨幅。如杭州市10月底关闭了模拟信号,用户只能通过机顶盒接收电视频道,而此前杭州就曾通过卫视对优势频点的竞标,提价成功。在有些正在进行整转的城市,如果卫视选择模数同传,一方面需要分别谈判,另外费用也会更高。

  今年以来,在湖南岳阳市发生了几家卫视落地费“被”提价、提价不成信号被掐事件。东方卫视是其中一个。

  11月2日,东方卫视覆盖办接到岳阳市网络公司方面的电话,告知:你卫视此前与岳阳市广电局签订的合同作废,需要重新和岳阳市网络公司或长江龙公司签订新的入网协议,落地费用由前一份合同的9万元,上涨至20万元。“我们每年都是按照惯例在10月与岳阳市广电局签订新一年的落地合同,新一年的合同已经在今年10月签完了,合同就这么撕毁了?”赵建福很诧异但也很无奈,“没办法,只能再协商。目前的沟通结果是,对方答应在新的合同未签订之前不下我们的信号。”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岳阳市网络公司市场部主任刘二兵,他表示这个事情有一些特殊,东方卫视此前的确一直与岳阳市广电局社管科签订每年的入网合同,因岳阳市网络公司是岳阳市广电局的二级单位,他们也就将这唯一的一份协议当作特例来处理。但此次因为文化体制改革,之前和东方卫视签订协议的岳阳市广电局社管科整体归口给了岳阳市文广新局,跟岳阳市网络公司没有了直接关系,所以签的合同也就不能履行了。另外,岳阳市网络公司已将卫视落地谈判事宜授权给了长江龙公司,因此,东方卫视新一年的合同也需要同长江龙签订。“东方卫视原来的落地价格就很低,肯定要做一些上调。”刘二兵介绍,岳阳市网络公司目前不直接和任何卫视签订协议,“只是在三方合作中做好配合工作。”

  截至记者发稿前,赵建福的答复是,东方卫视在岳阳市的落地合约还未确定是与岳阳市广电局、岳阳市网络公司或长江龙哪家签订。

  卫视落地合同一般由卫视和网络公司两方签订,即使因对等落地涉及第三方,一般也是各自签约,但东方卫视目前多采用三方合同。据知情人透露,赵建福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曾经在重庆落地时“很不爽”。

事情发生在三四年前。因重庆地区的卫视有偿落地谈判权归口重庆卫视,为减少沟通中不必要的浪费,东方卫视、重庆卫视、东方有线三方选择同时洽谈东方卫视在重庆、重庆卫视在上海的落地事宜,确定价格后,东方卫视与重庆卫视、东方有线与重庆卫视分别签订了各自的落地合同,盖章后寄给了重庆卫视。然而几天后,重庆卫视把与东方有线签订的合同寄给了对方,把东方卫视的合同退回,并发函告知,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这个落地价格不认可,还要增加费用。“这件事情之后,东方卫视一直采用三方合同,如果对等落地涉及四个单位,就用四方合同,延续至今。”赵建福谈及往事,心有余悸。

就重庆方面退回东方卫视落地合同事宜,记者也向现任重庆卫视覆盖办主任王瑾作了求证。王瑾表示之前曾经退回过东方卫视的落地合同,“因为觉得价格不合适。”但具体细节她表示不方便透露。

“涨”声一片

临近年底,很多卫视的覆盖落地合同需要重新签订,今年尤其是“涨”声一片。重庆、江苏、陕西等地成为涨价的“重灾区”。重庆今年对所有卫视统一报价480万元,相比去年涨幅明显。记者向重庆卫视覆盖办主任王瑾核实,她表示,今年卫视在重庆省网落地的实际价格为360~450万元,进入数字网的费用为80万元。江苏全省网络整合完成,对外报价是800万元。陕西相比往年涨幅达到20%左右。辽宁丹东去年的落地费是15万元,今年在网续约卫视为25万元,新入网频道30万元。长沙、南昌、东莞等多个地市上涨幅度均在10%左右......

2010年缘何成为覆盖价格提升的井喷之年?

今年进行了全国网络整合,一些省份实现了全省一张网,卫视落地由省网络公司统一谈判,用户数增加,落地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数字化改造使模拟网频点减少,而数字网优势频点资源比较紧张,各地出于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需要,对频点资源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由于增加了新疆、西藏等卫视的政策性免费落[FS:Page]地,各地网络必须为其腾出频点位置,也造成县级网络频点资源紧张......这些都成为网络公司涨价的理由。

根据格兰研究监测,截至2010年6月底,有7家有线运营商已经完全整合,形成省——市——县一张网,分别是北京歌华有线、吉林省网、江苏省网、海南省网、云南省网、陕西省网、宁夏省网;有6家有线运营商基本完成整合,只有个别地区未整合,分别是新疆省网(石河子、克拉玛依等)、贵州省网(两个县)、江西省网(南昌市)、河北省网(承德八县两区)、天津广电网络(泰达网络)、河南省网(县级地区)(见表1)。从数据中可见,重庆并未实现网络整合,它的涨价自然让人很难接受,多家卫视覆盖办对此很头疼:“全省一张网整合完的多了很多收视人口,涨价还情有可原,但像重庆这样翻着跟头往上涨的还真让人接受不了。”

一位卫视覆盖办主任说,“每年10%的涨价我们还能接受,但超过了这个比例,就实在没办法了。”

“今年南昌的落地费每家大概涨了20万元,10%左右的涨幅吧。”南昌广电英雄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曾继红认为,电视台的广告费每年都在增长,所以落地费的增长也在所难免。“落地费占公司整个营业收入的25%左右,现在利息什么的都在涨,如果落地费不涨,贷款利息也没办法还啊。”曾继红介绍,南昌每年需要支付两三千万元的贷款利息,而这些贷款都是数字平移时的网络基础建设投入,“平移时很多设备都是供应商垫资,机顶盒也是免费赠送给用户,投入了很多。”

和曾继红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湖南有线长沙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寻文:“卫视每年抱怨落地费增长了,怎么没人抱怨他们的广告收入增加了?卫视都在长足发展,收入一增加都是几个亿,我们的费用增加也就以几十万来计算,没有可比性嘛。”寻文认为,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思路就会不同,“我觉得抱怨是一种策略。不管从哪个角度,只要是理性的增长,大家还是能接受的,抱怨的大多还是一些非理性的涨价,比方说一涨涨个百分之几十,或者翻番,那别人就很难接受了。”

东莞广电网络传媒发展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赖江红介绍,每年东莞的落地费都会涨一些,但不过分,肯定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涨幅。“东莞网络公司的营业收入有5.3亿元,落地费只占2%~3%,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的落地费大概是150万元,根据卫视所在省份的经济状况不同,折扣也不同。”

除了“涨”声一片的,还有涨不起来的。新疆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广告部主管徐新博告诉记者,新疆的落地费不但涨不动,而且非常难落实。今年国家照顾新疆卫视无偿落地,很多台就提出“新疆卫视落地不收钱了,你们也别收了”。“我们在9月份的会上专门就这个事情做了说明:新疆网络公司和新疆电视台是两家单位,而且我们今年已经实现了网络整合,收视人口也增加了不少,但全省全落才150万元。”提起这个,徐新博叫苦连连,“网络公司每年最大的开销是干线扩容、双向网改造、发机顶盒、线路改造这些基础建设成本,新疆基本收视费每个月12元,给用户发个机顶盒500元,改个户网平均下来一户1000元,就算涨了落地费也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啊。”

面对网络公司的大举涨价,多家卫视的态度是静观其变,“如果涨太多就会放弃入网。”

谁来决定价格?

关于网络公司的涨价问题,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陶世明的观点是:网络公司关于卫视落地的定价是市场行为,总局不会出面干涉。

记者就有线网络卫视有偿落地该如何定价等相关问题询问了广电总局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各地的网络公司都是属地管理,总局目前未设直接管理权限。

覆盖价格为什么迟迟不降呢?

早在2006年,安徽卫视覆盖办主任张晓方就提出了“2007年将是卫视覆盖的拐点”的观点,理由是:直播卫星和数字电视发展为卫视提供了多种通路,网络资源稀缺性降低会带动覆盖费用降低;各卫视品牌影响力发挥作用后,电视观众会用遥控器投票,要求网络公司对某个或某几个卫视必须转播;卫视因不堪承受覆盖成本而“自救”。从目前来看,除第一点没有实现外,其他两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但鉴于网络公司对通路的垄断地位,覆盖价格的指挥棒仍然牢牢掌握在网络公司的手中,真正的“拐点”似乎并未出现。

从目前来看,除了一些网络公司非理性的涨价,大家对落地费每年适当地上涨表示理解。

卫视品牌发挥作用,可以影响卫视落地价格,这首先在湖南卫视得到了体现。据湖南卫视覆盖办主任陶明娟介绍,根据频道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的战略定位,湖南卫视的覆盖重点是全部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以及绝大部分地级城市,“对县级城市目前主要考虑是自主接收,自由落地。”湖南卫视优质的节目使其在全国各地都拥有一批忠实观众,网络公司也会迫于用户压力,以较低的价格接受湖南卫视入网。但据知情人透露,低价入网给湖南卫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频点不好,位置靠后;二是在部分地县乡,湖南卫视经常遭遇广告掐播现象。

卫视之间的联合也在进行。江西、贵州、陕西、安徽、吉林、东方、河南等十几家卫视加入了由成都东银组织的“卫视频道发展覆盖协作体”,利用集群效应,以较低的价格实现了在部分地县级城市的覆盖。

卫视之间的联合遏制了一些网络公司的涨价。最近几年,沈阳、杭州等地进行了多次频段招标,想利用卫视对好频点位置的争夺实现落地费价格的提升,因遭到卫视的集体抵制,大部分计划落空。

一方面是卫视对涨价的抱怨,另一方面,网络公司也有自己的成本核算。最近几年的网络改造、数字平移投入较大,机顶盒的免费发放也给网络公司带来了经济压力,再加上互动电视目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尚未形成气候,单靠此项大幅盈利尚需时日,付费频道的节目品质尚未改变观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免费收视习惯,还有卫视的广告太多,有人嘲弄卫视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的做法,也让网络公司“无法启齿”向饱受广告之苦的用户讨要更高的基础收视费。此外,每年网络公司还需要为央视3/5/6/8加密频道的转播缴纳总额达10亿元的转播费,且这个费用每年也会上涨10%左右。

网络公司的成本需要用以广告挣钱的卫视分担,但具体该分担多少呢?落地价格多少才算合理?

面对地处不同经济条件的卫视频道,网络公司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实在困难,所以就有了不同卫视价格不同的行规。那么,卫视落地费用包含哪些价格因素呢?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科学研究所所长夏征宇分析认为,卫星电视的落地价格取决于拟覆盖市场的自然指标、经济指标以及所选频道在该市场的收视表现等诸多因素。“我们的研究首先把与所选卫星电视频道和目标覆盖市场价格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因素归纳为自然指标、经济指标和媒体指标三种类型,共18个指标[FS:Page],具体包括:自然指标——人口总数、城镇人口数、乡村人口数、面积、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家庭总户数、平均家庭户规模和城镇人口/总人口,共8个;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CPI和居民消费水平,共4个;媒体指标——有线电视覆盖率、卫视频道广告营业额、 TTV、收视份额、收视率和收视人口,共6个。”夏征宇介绍,他们通过对所搜集的30家卫视频道的广告营业额以及在全国范围的落地费用数据,结合相关年鉴数据以及辛迪加市场调研数据,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法,最终确定了显著影响卫星电视落地价格的6个指标(见表2)。“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卫视灵活选取并决定目标覆盖市场,并通过‘修正指数模型’(Modified Index Number Model,MINM)实现卫视落地参考价格的计算。”

新平台抢摊

“卫视说价格高,网络说资源稀缺,这就是市场的博弈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网络公司其实应该有点远见,如果价格提得太高,但凡出现其他能落地的渠道,网络公司就会很被动。“现在人们通过网络看视频已经渐成趋势,网上看电视剧的人能达到整个收视人口的20%。从统计学角度讲,超过5%的人口关注就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20%就已经是一个主流的收视方式了。”

喻国明建议,网络公司应该在接入服务和接入服务以后的后续延伸服务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如果只是靠渠道垄断优势要高价,而不进行更多增值服务产品的创新,未来就会有很大的危机,“网络公司目前的垄断地位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在我看来不会超过三年。因为最近的三五年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一旦其他渠道成为人们收视最重要的选择时,有线网络就成为可选可不选的一个通路了。渠道未来面临的竞争要比内容提供商残酷得多。”

10月29日,在美兰德举办的“2010年全国电视覆盖及收视调研成果”发布会上,一份来自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关于通过中国网实现电视频道网络全球落地暨中国卫视及地面频道网络(含手机)落地直播合作建议书”发到了与会的每个覆盖办主任手中。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新媒体平台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上来,期待与卫视把酒言欢。

江苏卫视覆盖办主任戴晓俊看到这个建议书后表示,如果是免费落地,他们很欢迎。

多个卫视覆盖办主任对此事的看法与戴晓俊相同。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收钱吗?”如果不收费,多一个平台不是坏事,自己要是不先占着,竞争对手占了就不好向台里交待;如果收费,那就放弃参与,或者需要谨慎评估是否值得。另外,如果涉及点播,还要考虑节目的版权问题,覆盖办没有这样的权限。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广播影视》记者采访了负责此事的中国互联网中心下属无线互联网运营公司——中投视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强。他介绍,目前,中国网以9种不同语言向全世界进行传播,《视讯中国》手机电视也已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面上线播出。

姜强明确表示,落地《视讯中国》需要交纳落地费。“为了搭建这个平台,我们投入了很多人、财、物,所以免费入网是不可能的。”他表示,具体的收费标准目前还未确定,初步意向是根据卫视带宽占比收费,或者以台为单位收费。“目前贵州卫视已经交费落地《视讯中国》,播出效果很好。”

当《中国广播影视》记者询问贵州卫视的落地价格时,姜强谨慎表示:“费用肯定有,但目前只是试播阶段,不太多,具体数目不便透露。”

姜强介绍,《视讯中国》不靠广告盈利,会根据用户使用的流量收取一定的收视费,“如果用联通iPhone平台收看,普通观众每个月80元的流量费基本就够用了。”

听说需要交费,即有覆盖办主管表示兴趣不大,“现在很多网络的免费合作我们都没兴趣,我们自己就有网络电视台。更何况,他还要拿我们的节目挣钱。”

在业外平台寻找广电机会的同时,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也在积极筹建中。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出现能否解决卫视在覆盖领域的暗战?每年几十亿元的覆盖费用在未来能否“财”尽其用?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广播影视》记者试图联系采访该公司筹备组副组长李新民。对方婉拒了采访请求,表示目前只是在内部做工作,还不到面对媒体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会主动联系本刊。

市场亟待规范

在采访中,湖南卫视覆盖办主任陶明娟表达了她的愿望,“目前的卫视覆盖虽然由市场行为主导,但更希望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类似行业协会的组织,由卫视和网络配合,探讨制订一个真正合理的价格体系,体现市场规律。”

“必须要有主管部门说话,用一只看不见的手规范这个市场,遏制无序涨价、无序竞争的势头。”赵建福也很期待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如果将电视收视作为一个市场,那应该包括三个主体:内容提供方——卫视、内容传输方——网络公司、内容接收方——用户,三个市场主体应该有各自的主导权,但现实是,网络公司因垄断占主导,卫视频道因竞争变主动,用户却没有发言权。

“国家规定的,政府批准什么频道就只能看什么频道,播什么你看什么。”这是记者因所在小区突然看不到某个卫视之后咨询歌华有线96196得到的答复。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用脚投票,“你可以办停机,如果恢复的话交60元的费用就可以。”

因垄断存在,覆盖的市场化并不能完全实现。打破垄断之后呢?

浙江卫视覆盖办主任司东方认为,三网融合之后通路增加,覆盖会变得容易,价格肯定会降,或者少收费,甚至不收费,“路修宽了以后没有车跑,他还怎么收费呢?渠道多了以后缺的是内容,我们的节目都可以直接卖了。”

“三网融合后,所有电视频道在数字平面上运行,根本就不存在落地的问题,‘落地费’这三个字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刘国基对覆盖的未来相当乐观。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高清电视大提速 运营模式何处寻?

去年的CCBN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就高清电视的发展问题许下承诺——今年高清电视将是工作重点。随后,在今年的7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到BTV调研发展高清电视的工作,提出几大卫视要一同采取高标清频道同播方式播出高清频道,截至9月28日,九大卫视十大免费频道同时开播,媒体评论称,中国的高清电视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在政策的推动下,高清电视发展中的内容资源瓶颈确实得到了缓解,很多高清用户也通过接收高清频道观看了国庆阅兵的壮观场景。然而国庆之后,高清电视的运营模式成为了热潮过后亟需思考的问题。良莠不齐运营模式尚需因地制宜国家广电总局发言人朱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清频道只在数字

国内9高清频道开播 三年内进入"全高清"时代?

9月28日起,央视一套、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国内9家电视台集体开播高清电视节目。CCTV和其他几家省台卫视频道开播高清信号之后,也许大家会觉得,除了画面比例变宽、图像细节更逼真之外,高清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是,当美国CBS播出第一次用高清信号传输的晚间新闻的时候,主持人曾经将高清电视形容为“自彩色电视之后电视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变革”。有业内人士人预测,高清频道的开播,不仅将带动高清电视、高清机顶盒的销量,还将拉动设备厂商的高清研发热情,从而促进我国电视产业升级。十一黄金周将是高清平板彩电集中爆发的时期。高清电视一向有“三位一体”之说,也就是用户要想收看高清频道,首先需要所

省级卫视频道竞争的五大态势

从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的竞争上升到系统对系统的竞争由于中国广电体制的限制,省级广电集团和省级电视台面向全国市场的只有省级卫视频道这一个主平台,这也是承载市场压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业务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省级广电集团、省级电视台采取“举全集团(全台)之力打造卫视频道”的策略。同时又由于省级卫视频道是本省最重要的“宣传窗口”,代表着本省的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加大对本省卫视频道的支持。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往省级卫视频道集中。省级卫视频道从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的竞争,上升到省级广电集团与集团、台与台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成为系统与系统间的竞争。在每一个领先的省级卫视频道身后,都有一个

2011年全国电视频道覆盖观察

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5808亿元,比2009年增长17.7%。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882.4亿元,传媒产业总值预计比2010年增长约18.5%。与此同时,中国电视市场已然进入了此消彼长、交接更替的焦灼博弈阶段,无论是新加入游戏规则者抑或虎视眈眈的赶追者,其市场规模增长的难度亦在不断增加。国家级卫视频道覆盖放量增长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卫星电视频道累计覆盖人口再创新高,达到429.0亿人次,较去年增加38.3亿人次。1999-2011年64家全国卫星电视频道持续高速增长,13年间累计覆盖人口年均增长率达11.5%。其中,16家中央电视台卫视频道、2家中国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