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电视研究中心加快建设步伐

2010-11-25 08:55:00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康钊热度:

11月25日消息,在我国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后,由该中心具体组织的“数字电视技术及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也已组建,该联盟旨在加快我国数字电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及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数字电视产业核心器件的国产化。

数字电视产业规划研究报告出炉

此前8月7日,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上海浦东成立,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为中心的法人实体,于同日揭牌,这标志着我国国家级的数字电视产业支撑平台正式投入运作,由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广科技、上海东方传媒、以及国内主要彩电企业共同发起。该中心成立后陆续开展了战略规划研究、产业平台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使得数字彩电产业化、国际化的合作平台初具雏形。

核心技术的缺失一直是中国彩电业心中的痛,为此,按照国家发改委部署,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开展了数字电视产业“十二五”规划研究工作。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及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已邀请国内彩电产业链骨干企业的研究力量,共同探讨我国如何在下一个五年中实现电视大国向电视强国的跨越之路。

据悉,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已形成了20余万字的《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规划研究(2011-2015)》报告,提交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数字电视产业领导小组,并于日前完成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汇编》工作。

将组建技术和产业创新联盟

同时,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已启动“数字电视技术及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工作。

据悉,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部分,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作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推进。工程中心联合了上海交大、上海高清、四川长虹、文广科技等单位组建技术及产业创新联盟,旨在加快我国数字电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及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数字电视产业核心器件的国产化,提高数字电视产业共性技术支持,建立产学研长效机制,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同时,工程中心与国际数字电视相关领域的机构、高校、企业开展了多项合作交流活动,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古巴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电视团队和专家学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工程中心与芬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赫尔辛基城市应用科技大学和阿尔拓大学在世博园芬兰馆联合签署了“数字广播技术在移动阅读系统上的应用”项目协议,双方正式宣布合作研发一种新的数字媒体平台和服务理念,以解决信息流通过程中地理面积宽泛与人口高度分散的问题。同时,双方还将致力于研发出节能低成本的电子纸显示设备。该设备可以以太阳能充电,不依赖于有线电力,甚至在偏远地区也可使用。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心总经理夏平建表示,工程中心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经承担起了为国家提供政策建议、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为技术产业交流拓宽渠道的任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挥公共平台作用,汇集资源,参与组织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电视领域官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面向电视机和手机的微波数字电视有何不同

“微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微波通信的数字化电视。利用固定天线接收信号的普通电视机的微波数字电视已于2003年12月在东京、大板及名古屋三大城市的部分地区开播。此外,还准备于2006年春开通便携终端的微波数字电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在微波数字电视中面向电视机和面向便携终端的服务有何不同。微波数字电视利用470M~770MHz即“UHF频带”发送无线电波。每家电视台将其中的约5.6MHz带宽等分成1

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会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200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