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需要理性的繁荣

2010-11-18 09:35:00来源:中兴通讯技术 作者:曹坤 韩冰热度:

炙手可热的物联网概念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智慧地球”概念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2009年9月,欧盟发布“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同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示要突破物联网、传感网关键技术,物联网产业随即被列入国家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无疑引发了物联网发展的热潮。中国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入物联网建设行列,有很多城市要打造中国物联网第一城的概念,还有的城市要建设中国物联网中心。

物联网已经成为行业内人士每谈必要提及的概念,但是物联网究竟是什么,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参照现有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物联网引发的投资热潮与当年互联网引发的狂热很相似,回顾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泡沫的反思

1993年,克林顿政府发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互联网在免费出版、即时资讯、免费通信方面的诸多优势,使其具备了廉价、高效的媒介价值,引发了狂热的投资。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客户需求支撑和有效的商业模式,无数的光纤被闲置,最终形成了巨大的互联网泡沫。

从实际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经济泡沫的出现与破灭,除了对互联网市场需求过于乐观的判断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冷静的反思,对我们理性面对物联网浪潮,使之能够健康地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互联网经济泡沫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反思。

● “概念”代替经营

我们不会忘记互联网带给全世界的那种“沸腾”。雅虎1999年的股票市值接近380亿美元,超过了飞机制造业的老牌巨人波音公司。有人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网络经济3年等于工业经济70年! 相对于传统经济,互联网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发明,是个很优越的生产工具。但是,有人无限度地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有的人甚至认为,互联网颠覆了一切经济规律。这显然是过分神化了概念,虚化了经营,违背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

● “眼球经济”吃遍天下

很早就有人把互联网产业称为“眼球经济”,网站的价值决定于流量和点击量,谁吸引了眼球谁就是成功者。秉承这一规则,门户网站竞相崛起,广告成为其主要收入。

上世纪90年代末,以雅虎为代表的一批门户网站把“眼球经济”推向高潮,中国的新浪、搜狐、网易得益于此,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然而,纳斯达克很快就对这种模式说“不”,网易甚至曾被迫停牌,风险投资纷纷撤离这一曾被说成遍地黄金的行业。

单一“眼球经济”模式也注定了互联网泡沫的产生与破灭。互联网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互联网经济活动中,企业如果仅仅靠一个概念和一种模式,显然无法获得长远和稳定的发展。互联网市场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市场的热点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和充满想像力的领域,如果沿袭一成不变的模式,怎么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互联网市场?

● 模糊的定位

互联网大潮涌动之初,来自信息产业各个环节的力量迅速介入其中,聚集了人类经济史上罕见的人气。遗憾的是,不少参与方在没有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就全面向各个层面的业务渗透。于是,社会分工被淡化,客户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整个产业形成了“各自为王”的格局。从一般的经济规律分析,一个产业的兴盛,需要产业中的各个环节有合理的分工,分别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网络泡沫风潮中,这一规律没有得到遵循。

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物联网已成为我国的行业热点之一,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均看好物联网的长远发展,并上马诸多项目,开始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面对物联网如此高速的发展势头,我们应从互联网产业泡沫中得到警示,使物联网能够健康发展。

● 关注应用条件

互联网的本质是“草根产业”,不易控制,但拥有开放的、源源不断的创新应用,初期更适合个人和家庭;而物联网具备很强的专业性,本质是“精英产业”,控制力强但创新动力有限,初期更适合于政府和企业应用。政企客户使用物联网产品的驱动力是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物联网应用,以智能采集替代了人工采集,必然带来效率的提升。而成本的降低在于应用的规模,因此,具有一定规模的应用,才能使物联网的应用优势得以彰显。

物联网发展可以从某些具有规模应用的重点行业入手发展,如中国车辆保有量近2亿,车辆的规模足以支撑应用。政府部门对车辆的管理、对道路的规划、对社会安全的监管等需求迫切,可以让“车联网”成为物联网应用的试验田。

● 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物联网的推进,关键点在于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是推动物联网长效发展的核心所在。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能使物联网发展具有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而不是靠行政的强制力。

目前,在物联网的推广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户自建。用户承担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需要有充足的资金链保证。这种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来说都有其私密性要求,行业性特征明显,跨行业的拓展性弱。

(2)平台租赁。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用户无需建设平台,只需要承担物联网标识设备费用,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对于用户而言,平台搭建成本被均摊,建设成本得到降低。

(3)政府推动。项目运营商承担物联网标识设备费用,通过项目的运营收入来支付相关费用,如公共停车位的收费管理。

(4)用户自建平台,租用运营商网络。这种模式的典型应用是移动支付业务,由用户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佣金方式进行贴补。目前这个应用主要集中在银行的移动POS应用,目前通信运营商也开始通过移动支付和一卡通的应用介入该市场。

结束语

犹如单靠网站不能支撑互联网一样,物联网不仅仅是传感器和RFID,物联网是建立在健全网络基础上的,通过感知设备“设别”后的业务综合。因此,物联网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采集层、网络层和业务层面,这些层面的技术共同支撑起物联网的应用。

其次,物联网的发展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表现在两个方面:成本与应用环境。只有成本能够支撑规模应用,应用环境已经成熟的时候,物联网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健康的良性的发展,避免泡沫的出现。

最后,物联网的发展事关国家安全战略,是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需要持续、大力的扶持和投入。在发展初期,建议重点推广有社会治安、车辆监控、城市规划方面可具规模应用的物联网产品;物联网发展到泛在网的高级阶段,再向个人和家庭客户推广。我们相[FS:Page]信,经过互联网洗礼的今天,物联网必将走向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以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即将到来。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新三网”一网打尽

随着加快推动电信、广电和互联三网融合决定的出台,沪深两市科技股被群体激活,不仅是上述三类被融合的相关网络行业大幅上涨,市场中凡是带网的板块也极度红火,其中,物联网、智能电网表现最为出众,连带融合的大网被投资者称为“新三网”。据统计,上周通信、电子信息、数字电视、计算机、物联网、智能电网等6类板块累计资金净流入高达186.44亿元,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上述板块有很高的参与三网融合第一创业认为,包括天威视讯、电广传媒、歌华有线、广电网络等在内的有线电视企业将打开于电信业务的新市场,受益程度最大。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将通过提供基于影视节目的新型增值服务增加服务种类。中兴通

无锡:该不该啃“三网融合”这张“画饼”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给予政策支持。三网融合设定了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三网融合”主要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在网络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三网融合不是新概念,提了足足有多少年了,而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电信和广电在各自领域里互不相让,比如两家为抢占家庭终端——电视,分别就形成了有线电视和IPTV水火不容的两种替代性极强的业务形态,这各行其道的做法使得三网融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拓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增值业务在广电领域有着非常宽泛的范围,除了基本收费包之外的业务,都称作增值业务。当前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还处于摸索阶段,除了EPG广告和股票业务较为成功之外,其他增值业务受限于单向机顶盒的广泛部署和体制及市场等因素,业务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增值业务宽泛、自由的定义,让广电人在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冲击时,无法不相信增值业务的灿烂未来和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成功案例和未来,让已经占据了客厅娱乐市场的广电运营商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增值业务充满了想象和信心。另一方面,IPTV业务和网络电视带来的威胁,让数字电视运营商也不得不试图通过增值业务来

NGB欲进军家庭物联网

3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上海“NGB高峰论坛”介绍了《NGB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这一报告由NGB专家组撰写完成,并将在今天(3月22日)的CCBN主题报告上正式发布。在这一报告中,颇有几个令人兴奋的亮点,暂在此谈一两点自己粗浅的看法。NGB:广播与IP四种模式并存之前对NGB的定义是: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