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研究中心、微软研究院、IBM研究中心、贝尔实验室......当这些知名企业研发机构享誉世界经济界时,创新已然成为国家与企业振兴的灵魂。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全业务运营新的竞争格局中,国内三大运营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参与全球化竞争和产业信息化进程,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需要高效的创新成果支撑。当前,国内电信运营商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预计到2012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5.2亿,新技术、新概念和新的商业模式日新月异,运营企业需要深入转型,并对企业的创新价值高度重视。从创新战略看,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价值该往何处去?
支撑企业转型
参考案例:IBM
公司转型,创新是核心。这在IBM得到体现,其1945年正式成立研究机构以来,从世界第一台PC和笔记本电脑掀开个人电脑的新纪元,到上世纪90年代带动全球产业向着服务和软件转型,从“电子商务”和“随需应变”,到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上升到美国的国家战略,无一不凝聚着IBM研究机构的创新成果,并使“行业洞察”与“技术发明”相结合所产生的创新得到充分发挥。正是凭借长期以来在研发领域持续的投入,IBM一直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领导者之一,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进步。
在电信运营领域,国际先进电信运营商的研发投入已进入了较高水平的稳定期,年研发投入平均超过营收的1%,其中拥有研发人员近4000人的法国电信研发部,近年平均研发投入占到法国电信集团收入的1.5%(超过6亿欧元)。而国内运营商的研发投入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移动在2005年建立了移动研究院,研发投入从年收入的0.2%逐步提升到2%(超过8亿元)。中国电信拥有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研究院,近期还通过引入海外高端人才,成立了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了区域化、系统化和规模化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作为中国电信三大研发中心之一,拥有52年的光辉创新历史,装备领先,褒奖连连,研发团队近700人,拥有超过1.5万平方米的先进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通信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行业解决方案、IT系统、终端等各领域,并进行全业务产品和平台开发、相关产业与市场研究、新技术新业务的实验与测试等,是中国电信的重要创新力量,有力地支撑企业历经邮电分拆、电信重组、主实分离、全业务运营等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中国电信乃至国家邮电事业的转型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造研发效益
参考案例:MOTO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和硬件不是决定因素,用户能直接感受到的价格、服务和体验,以及其形成的用户口碑是实现企业价值提升的关键。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一批拥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新的生态链,正在冲击传统的电信运营模式,引领行业创新价值不断突破。电信企业的研发体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或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研发工作是否真正有效,是否把研发资源投入到了市场最需要的地方。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企业的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建立更紧密的创新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先进的企业已经广泛地使用产品/技术路线图,从而使下一代产品的规划与技术和市场同步。例如摩托罗拉,路线图成为在业务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进行战略对话的主要工具。
过去中国电信以本地网为中心,集团的运营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好像恐龙,头小,身躯大,腿粗,但随着移动业务的进入,对全网运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近年来中国电信积极探索建立全网效率高、成本低的相对集约化的产品创新体系,在集团的市场部门成立了产品中心,进一步加强产品规划工作,推行产品开发目录制管理,明确产品开发路径,形成开发梯次,并通过在重点省份建立产品基地机制,保证一批重点产品能够实现全国全网复制推广。这对于研发单位实现创新价值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集团的战略部署,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在研发中进一步强调要真正了解客户,满足客户需求,并通过建立消费者实验室、嵌入市场研究团队等手段,探索基于客户体验的产品开发方式,找准客户需求,让客户共同参与产品开发过程;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加强了对现网的调研,实现商业模式的突破,使新业务为客户所接受。近三年来,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研发经费近4亿元。另一方面,依托广泛的价值链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加强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不断在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上实现突破,研发的总机服务、综合办公、天翼对讲、加密通信、领航平台、空中充值、号百业务、DDOS攻击防御业务网络、企业综合通信解决方案等重点业务产品推广效益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研发产品对中国电信集团的全业务运营效益的贡献值超过30亿元,为实现三年研发效益超百亿元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据“中都国脉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第三方评估,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近年自主研发的《互联网接入带宽控制系统及差异化业务》、《号码百事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电信企业综合通信业务平台》三项科研成果的技术价值近2亿元,产品生命周期内的静态市场价值近500亿元。这也充分说明了研究院有能力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研发效益,支撑企业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掌握核心技术
参考案例:华为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幅度缩减,企业需要更加强调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没有技术专利,就必须支付昂贵的专利费,产品就难有竞争力。技术专利特别是核心[FS:Page]技术专利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华为在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年研发投入近30亿元。这也为华为实现超常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华为独创的SDH接口技术,使程控交换机的性能大大提升,为客户节省了大量工程费用;华为自行设计专用ASIC芯片成本10多美元,而原先从国外购买需200美元。这也充分说明,企业的研发机构必须时刻关注产业的发展规律,在更高的层次上对网络和技术的演变进行总结和归纳,清晰认识和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的发展规律,拓展新的研发领域,有效帮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规划、确定新的研发方向。要在移动互联网新一轮产业发展中抢得先机,还要积极推动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开发,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专利是自主创新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也是保护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有数据显示,华为的专利申请一直保持100%的年增长率,每年仅用于专利申请的费用就超过1000万元。
近年来,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在技术创新方面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差异化竞争能力,通过与高校、厂家等合作研发“面向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网络化操作系统”等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软件服务化、计算虚拟化、位置透明化、交互普适化”。同时,发挥专业协同优势,聚焦通信技术发展前沿,深化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网络演进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IMS、IPv6、LTE等重大技术研发,积极探索三五年后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培养了一批掌握新技术及网络规范的专家,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储备能量和人才,保证中国电信在专业领域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长期发展的创新潜力。近三年来,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专利申请总数近300项,位居广东科研院所前三甲。同时,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注重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每年提出并被ITU-T和ETSI等国际标准组织采纳的国际标准达4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20余项,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在专业领域的主动性。
培养专家人才
参考案例:中兴
创新以人为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不管是管理、业务、市场还是技术研发等诸多层面,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体系都是一个核心话题,也是任何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看做是“创新的驱动力”。而要完成人才竞争力的积累,首先就是要构建卓有成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让“创新发动机”真正获得驱动力。中兴公司从一个小型电子厂到世界知名通信制造企业的蜕变,逐步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创新队伍,目前近5万名员工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超过35%,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高科技企业研发团队之一。可以说,正是坚持人才创新战略,中兴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西安等地区都建立“本地化人才基地”。
在打造专家团队方面,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一是从优化用工、改善待遇、增强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留住核心人才,保持在移动、宽带、数据、IT等领域的人才优势;二是从研发队伍特殊性出发,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拓宽培训渠道和方式(如随工培训),提升培训层次,增加高端技术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三是深入企业运营一线,嵌入核心支撑环节,紧密结合全业务运营中的实际难题、关键课题开展研究。今后,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还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员工深入企业运营一线,深入参与到客户需求分析、生产运营、市场推广等关键环节中去,加强发展与业务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能力和领域,更好地成为通信领域的产品创新专家、客户研究和市场分析专家、掌握最新技术及网络规范的专家,以及成为推动业务成功商业化方面的专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通信企业将继续担当起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重任。作为通信产业创新的重要一员,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将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中国电信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培养专家人才,加强产业协同,力争突破核心技术,支撑企业转型,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为推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提升国家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您推荐
摘要介绍了IP视讯业务取得的进展,目前视讯业务发展状况、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中开展业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内容。关键词互联网视讯IP一、引言视讯业务中融合了图像、语音、数据等多种媒体信息,可以满足人们从视觉中获取大部分信息的习惯,因而具有其它通信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在传统电信网的环境下,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其使用费高昂。视讯业务也一度成为一种普通用户难以企及的高级享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基于IP网络的视讯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凭借其较低的运营成本,IP视讯业务系统在和传统视讯业务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并发展出许多新的视讯业务类型。二、IP视讯业务的发展1.IP视讯业务取得了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