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乱局,产业链一开始也就断了。广电在标准难制定、规范难统一、网络难整合、模式难确定、管理难规范的情况下仓促启动数字电视,这本身就给数字电视的混乱发展埋下了祸根。广电产业的四大齿轮链条分别是广电运营商、制备制造商和广大人民群众,还有节目源在这里暂不列入。与这三者密不可分的是机顶盒,使人头疼。广大人民群众拿着头疼,制造商制造起来也头疼,运营商更是头疼。它不仅影响到自身,还给后续发展的“网络电视机”、“高清电视机”、“智能电视机”、“3D电视机”以及三网融合制造出不少的麻烦。从广电推行数字电视元年2003年开始,广电产业的三大齿轮链条就断了,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强推数字平移、整体转换,发盒子式的“大跃进”也没有把这链条接起来,又要驶入三网融合的轨道上,这更加深了链条的断裂,至今也只能自转和空转,无药可治,至今也未能连接,进入良性运转。笔者认为,根本问题未解决,难道随时间随三网融合的试点就能接上吗?时间越拖的长就越锈蚀严重,恐怕连自转和空转都会减速。
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常言:成败决定细节,如此浩大的广电产业链竞断裂于一个小小的机顶盒,真让人有些不可理解,但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试分析如下:
机顶盒到底姓啥?老祖宗的传统,习惯正名,就是皇帝老倌也得名正言顺,中国老百姓是不大愿意接受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东西。在政府意志下,强行平移整转,链条各方反倒是无力抗争这名不正言不顺的机顶盒了,但在各产业链心中的疑问顾虑总是无法平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本问题依然未解决,加之机顶盒在制造、销售、购买、使用、维修中的诸多问题,广电产业的三方统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强行“被接受”。按传统的习惯电子产品分类:机顶盒应归属于家用电器一类又称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视机一样,应放在家电商场销售,理应姓“家”。但在家用电器的展柜上难以找到它的身影,更见不到一体电视机的影子。按现实的情况来看它好象又应该姓“广”,现实的实际情况是各地的广电运营商在发放和销售机顶盒或出售租赁一体电视机或高清电视机,你能说他不姓“广”。机顶盒都还没有整清楚整明白,网络电视(IPTV)的网络电视机又横插一杠子,还有“高清电视机”、“智能电视机”、“3D电视机”,一股脑儿湧向市场,使人眼花缭乱,不知它姓甚名谁,虽在商场偶尔看到,只能听商场的忽悠,至於买回家中能否收看到电视,商场就不管了,“球”踢给了广电运营商,广电运营商说我们是“机卡绑定”必须在广电买,“球”又踢回了商场。据南方日报报导“限制一体机让市民“很生气”消费者欲告运营商”一文说:“佛山市民李先生来信反映,近日,他在佛山祖庙苏宁电器购买了一台TCL数字电视一体机,当时销售人员告知这是一台机卡分离的产品,可以直接插卡的方式收看数字高清频道,可是李先生在办理入网手续时,却遭到广电运营商的抵制,被告知不能单独购买智能卡。于是打算将自家机顶盒上面的智能卡取出,直接在一体电视机上使用,可结果是搜索不到任何频道信号”,在全国所有城市均是如此。另外网络电视机必需取得至少两张许可证方能“正名”。一张是《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另一张是《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广电总局的这两张牌照,就意味着,每台网络电视机都必须和持有集成业务牌照的公司绑定,且对每台电视都能够管控,出了个新名词叫“标配”。如此一来谁能正名机顶盒、一体机、网络电视机到底姓甚名谁?该谁管?如此之多的权势部门干预,让这个国民经济最大的IT支柱产业如何走,如何前行?若大产业的数字电视三网融合潮流,竞溃于一个小小的机顶盒。
二、链条锈蚀断裂
链条到底如何断裂的,形成了自转和空转。笔者试从三大链条分别剖析,试图抛砖引玉,从中能找出真正原因,以利链条的重新连接。
1、广电营运商
中国广电的大规模数字化已经多年,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我们只能透过现象去看清本质,数字电视推动之初,为了数字电视的平移整体转换,迫使广电营运商不得不大包大揽的把机顶盒购置回来,自身背负起机顶盒的销售、升级、售后服务等担子,强迫老百姓看数字电视这就造成了各地广电营运商的专用专卖。在这一过程中的CA、中间件、浏览器等,各设备制造商在向运营商推销时,都会罗列出一大堆机顶盒厂家,以便让运营商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但很多业内人士和广电运营商是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左顾右盼”,面对这些制造商“诱人”的“说服力”,很容易深陷其中。由此引起了机顶盒的一片混乱,套牢了运营商。再看“一体机”、“网络电视机”、“高清电视机”、“智能电视机”、“3D电视机”,谁经营的节目,谁都想赚钱,谁(包括电信)都要加密加扰,即使老百姓买了这些不知名的玩意儿,是否能如愿欣赏电视,真还不一定。广电运营商纯粹是花钱买罪受!如果能做好,那电信就可以自己卖手机,为什么广电就要送盒子、卖盒子、卖一体机。事实上,在数字高清电视机顶盒之前,运营商向老百姓派发的单向机顶盒成本都还未收回,新一轮费用又已产生”。
一般广电为了分散风险,我的市场不能让一个机顶盒厂家垄断了,要有其他机顶盒厂家制约,要从多家机顶盒厂家进货。结果造成硬件软件标准的不统一,如果升级新的应用,必须要几家机顶盒厂家一起对广电进行售后服务升级才有可能。而实际上,只要从某个机顶盒厂家采购了哪怕只有几千台盒子,这几千台的售后服务升级就离不开这个厂家了。同样对供货数量多的厂家也一样离[FS:Page]不开,其他厂家都代替不了。有时候增加功能需要改变前端软件,这就要求所有盒子厂家一起配合,只要其中一个不能配合,这个升级就不能进行。还有机顶盒一体机的维修问题,这个问题一般被忽略,实际也是广电营运商打掉牙往肚里咽的头痛问题。机顶盒厂商是有维修责任,但只有一年保修期,在维修上也会受之于人,所化成本太高。为此广电营运商必须自己维修,重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立起自己机顶盒的维修站、点。人力:要大专以上的经数字电视专业培训的维修软硬件人员,比以前模拟人员至少高一个档次,人员数量、素质和工资成本会大增。物力:维修站、点的场地,维修检测设备,各类易损易坏零部件的备份等都必须投入。财力:这一系列费用和管理费用出自何方。这里算算账,一是,第二台(第一台赠送)的销售盈利约每台200-300元,能买第二台的比例较小,这部分盈利有限且是一次性收入。二是,收视费,涨价的部分每年冲销免费的第一台机顶盒都要摊3-5年,哪里还有维修费用的支出。三是,笫二年机顶盒的维修费,机顶盒本身的价值不高,每次维修费的三瓜两枣绝对维持不了维修站点的支出。随着数字电视向纵深发展,双向、高清机顶盒,高清电视机、智能电视机、3D电视机像一根根绞索一样套在运营商的脖子上。还有维修服务质量问题一样会极大的影响广电的声誉和形象,给三网融合竞合发展埋下了极为不利的因素。
机顶盒的安全隐患无时无刻都影响着运营商的收入下滑。黑客攻击,有意克隆,非法破解,共享泛滥。何况还有以己之矛戳己之盾,在DVBCN论坛上看到一网友的帖子剖有感触。“我的一位朋友向我建议:“我邦你买第三台机顶盒用,可以不交收视费了,我已邦我的好友买了十多台了,比买共享机合算”。运营商一般的收费价位是:第一台每月25元,第二台叫付机每月10元或5元,第三台每月5元或免费。但第二三台机顶盒要自行购买,大约五百元左右,如果我花500元买第三台,不要你的第一台可免了每年300元的收视费,两年下来收视费还损去100元比共享机合算。这种“谩游”(一机一卡由低收费向高收费流动)算不算以己之矛戳己之盾,数字电视整转的又一大漏洞,数字CA的问题,真是防不胜防呀!
有些有识之士开始对过去走过的数字化道路进行反思,各地广电的CA不统一,机顶盒一片混乱,不能市场化,一体机无法启动,CA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仅有广电运营商既费马达又费力的自转和空转,这就是链条断裂的根子。
2、设备制造商
为了配合各地运营商的数字整转,使得全国几百种底层软件和加密认证的CA、中间件厂商,以及上千家机顶盒制造商蜂拥而至,看准的都是广电这个大市场,都想抢夺数字电视这一巨大蛋糕。但是,设备制造商也有切肤之痛,被迫自转和空转。“做机顶盒挣钱太不容易了!”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叹。
产品线千差万别由于地方区域网络的不同,各网络运营商选择不同的设备,机顶盒市场上分散的CA系统,不同的SMS、数据广播系统、浏览器、中间件等搭建的千差万别,机顶盒在设计时需要量身定制,造成机顶盒产品线过于复杂,导致了机顶盒生产商不得不型号多、批量小的安排,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生产管理成本不断加大。不同地区招标,厂商就得参予不同地区的投标,这样的人力财力的耗费其销售成本远大于商场销售。
更要命的是身陷资金困局,机顶盒造出来卖给运营商、运营商免费赠送给用户,让机顶盒企业陷入“薄利却无法多销”的困境。尤其是广电运营商采购的分期付款方式,使得机顶盒企业不堪重负。机顶盒、一体机款项的拖欠,叫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据报道:“提起天柏,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它的机顶盒业务。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天柏目前的机顶盒市场保有量超过1000万台,而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刚刚超过5000万户,20%的占有率让天柏堪称中国机顶盒市场第一品牌。按照正常的逻辑,第一意味着成功,成功就应该坚持。不过,天柏并没有遵循这样的逻辑。吕品向记者讲述了两点原因:首先,机顶盒已成为如平板电视一样的消费电子产品,企业进入门槛越来越低,产品利润越来越薄;其次,尽管数字化整体转化在向前推进,但由于国内大部分运营商都未能实现规模赢利(基本收视费难以调整,增值业务开展挷颇为艰难),导致机顶盒采购的账期越来越长,对企业施加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实,少赚钱不是天柏最担心的。作为上市公司(其母公司在香港上市),机顶盒业务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是其最无法容忍的。记者查阅天地数码(控股)公司发现,有接近5亿港元的应收账款”。拖欠账款成了有线电视业“行规”。为了占领市场,设备制造商们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关系资源也不能小觑,各地广电运营商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机顶盒制造商,使得机顶盒市场存在地域分割的特性,目前尚未形成绝对的领导厂商。竞争者数目众多使得设备制造商对客户的议价能力比较有限。进入地方市场的主要壁垒在于与地方广电运营商的关系资源,不在技术产品的适用与否,技术优劣。
难进家电卖场,机顶盒虽算家电产品,却带有强烈广电运营商属性,家电卖场中看不到机顶盒的身影,而“数字一体机”叫好却难卖好就是佐证。消费者可以从运营商处获得免费机顶盒,何必去买?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也越来越低,由此笔者认为,广电市场不是靠市场化发展的企业所玩的游戏,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连自转和空转都很难维持。
3、广大人民群众
据调查,民众对于数字电视整转的不满已是普遍现象,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省(区)为单位的整体转换完成100万用户的广西,民众的抱怨一直没有停止。按照广电的说法,要整体转换数字电视,不安装数字电视的用户,只保留4个频道的模拟电视。不少民众认为,强迫消费者选择数字电视信号,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最不满意收费标准不一,收费太高。收视效果反不及从前,使用不方便,服务态度差。用户抱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FS:Page]信号不好、接收不到信号等等问题。由于不熟悉使用和维修方法,不得不求助广电维修服务部。但经常遭遇到他们的冷落,或是拖拖拉拉不及时予以解决。各地用户归纳了数字电视十大“最”:①最霸道:强制转换,不给消费者以选择权;②最难受:换台速度缓慢,有几秒钟的“停滞期”;③最扰民:各台音量不统一;④最郁闷:频繁出现“马赛克”;⑤最可恨:死机成为寻常事;⑥最可气:涨价一倍,节目和过去差不多;⑦最失望:双向互动成水中月;⑧最烦人:遥控器左石开弓;⑨最倒退:电视机成了全家看一台的显示器;⑩最无理:家用电器的机顶盒也垄断专卖。
回眸数字电视整转以来,用户就怨言四起,用户状告广电运营商的案例不止一起。整转之后未给用户带来高科技的享受,反而新添烦恼。数字电视的开通整转不是靠市场运作,完全是带着政府的强制性色彩,让人无法欣然接受。全国上下无不遭致用户的一致抨击。在一项“您认为数字电视收费是高是低?”的调查中,有43871位网友投票,其中42710位网友认为时下收费太高,占97.4%。老百姓如此的反感不认同,这哪是什么“民心”工程吗,这是典型的“民怨”工程。老百姓也难也怨。
一位普通老百姓对目前试点的三网融合提出了老百姓自己的看法:“办法好吗?像节能灯泡,一个要七八块钱,老百姓为国家省电,但是,灯泡寿命只有一年多点不到两年,省电不省钱,谁沾了谁的便宜?老百姓得益了吗?这三网联合,还不是要改动这儿,改动那儿的,换这儿,换那儿的,老百姓又要交钱了,要不你就什么也看不了啦也听不了啦,改革创新就是涨价的同义词。既然是国家节省了资源,就该便宜才对!
另据报导:“在唐山,有线数字电视已开通多时,想当初,广电部门曾为每家用户免费发放了机顶盒,用于收看电视节目。现如今,一些用户家的机顶盒出现了各种故障。按照唐山广电部门的规定,出现故障的机顶盒,都要送到建国路市场上一家维修点来修理。不久前的一天早上,笔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这家修理部。尽管时间尚早,可抱着机顶盒前来修理的人们已络绎不绝,20几位顾客正在排队等候,生意火暴,笔者留心看了下,修理机顶盒的费用不尽相同,少的几十元,多的一百多。修理费究竟怎么收,也没有个价目表,而且修一回只保3个月,以后坏了还得花钱,又是有线费,又是修理费,这看电视的成本有点高。”
广播电视是老百姓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数字电视三网融合更是关系着千家万户,但是现今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自转和空转还在分流,纷纷流入电信,流入卫星电视,流入网络电视,流入其它传媒。试想社会不参与,市场不认可,群众不满意,广大人民群众这一份量最重的链条真的断裂,广电产业也要停摆。
三、链条能否重新连接
由上所述不难看出这三大链条都有难言之隐,也都是怨声载道。目前仅能维系各链条的自转和空转。能维系这是国家意志,是政府行为,强制运行。其结果也只能是继续伤害三方,沉缓慢行。现行全国数字整转的进展速度就是最好的佑证,现又要“三网融合”,整个广电系都在等待观望,到底该如何办?如何走如何前行?真应认真反思加以总结。
有一位网友这样说:“广电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民间草根的你我虽无参政、议政的话语权,但是在这里(网上)表达一些对广电发展有益的看法和意见,总还是可以的吧!听不听是“广电领导”的事。只要对广电产业发展有利,对运营商有利,对设备(机顶盒、一体机)制造商有利,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利,唯一对目前的CA提供商不利(笔者注:也不是完全不利)。这是一场改革、一场革命、一次创新,必然要触及一些利益团体。但愿广电产业能走出一条又快又好又省的罗马大道。”笔者认为,如果只顾及和考虑CA、中间件的利益和小团体的利益,既得利益,那么广电运营商、制造商、人民群众的利益又如何保证,只有舍小家保大家,才能使这三大链条重新连接,良性快速运转起来。
为您推荐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