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已启动第五张电力光纤到户网络

2010-11-02 09:19:00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度:

  2010年11月2日消息,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是光纤入户的又一新革命,这场革命因参与者范围更大而备受重视,电网、电信运营商、线缆制造商、通信设备商将悉数登场。

  不同于OPGW、OPPC仅适用于电网内部建设,OPLC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更高使命:进入用户端,实现宽带接入、设备用电、应急信号传输等多种功能;再配合PON技术,OPLC还可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的传送和电表数据的透明传输,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远程抄表、通知及缴费。

  因为承载业务种类多,OPLC很快与电信运营商的FTTH建设、风头正进的PON产业联系了起来,如此以来,OPLC不仅迅速成熟壮大,还省去了做新技术推广商用的时间差。

  政策上,国家正在努力推广光纤到户和三网融合,OPLC倡导的光纤入户完全符合三网融合建设的浪潮。

  建设上,比FTTH更节约,承载业务更多,且客户粘合度更高的电力光纤接入(PFTTH)已经初步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PON制造商、线缆制造商乃至电信运营商都积极投入到了OPLC的建设当中。

  产业上,OPLC产业已经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大量资金和技术已经进入该产业,亨通、中天科技还成为了国家电网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于与OPLC配合使用的PON产业,华为、烽火通信、中兴通讯都积极推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在众多积极因素中,最关键的还是国家电网对OPLC发展的肯定态度。国网智能电网部处长李毅松表示,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位置,研究机构、制造企业应抓住机遇,不断研究开发高性价比产品,降低成本,提高电力光纤到户投资回报率,2010 年完成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为2011 年“全面推广应用”转段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7月份,在PON通信市场进入高度发展时,记者从国内几个主流PON设备供应商了解到,这几家公司的PON产品重要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智能电网的OPLC建设,因为OPLC需要与PON配合使用。

  实际上,国家电网只是在年初明确OPLC的发展态度。国家电网年初确定基于OPLC的xPON+PFTTH方案和技术标准,并选定相关供应商;10个网省公司启动首批小区试点,年内规划覆盖4.7万户。

  主流PON设备商态度的“高度一致”,也从侧面表现出OPLC所涉市场的广阔。据估计,仅新建住宅领域对OPLC的年均潜在需求就超过350亿元(64万公里/年),未来5年复合增速65%。

  目前,亨通、中天科技OPLC产品已经进入到沈阳、上海、福州、海盐、重庆等电力光纤到户多个试点工程。

  其中,广电、电信、公用事业均派代表出席了沈阳试点工程启动仪式,中国电信和国家电网已在集团层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因此,电力光纤到户与“三网融合”利益互补而非本质冲突。

  6月25日,国网信通公司在京签署了电力光纤到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国网信通公司表示,电力光纤到户的建设将为“三网融合”国家战略提供服务支撑,而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能够解决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国家对低碳经济的要求。

  试点工程的不断深入,也积累了OPLC的部署经验:基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电力光纤到户在技术上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个通道、一次性解决线缆入户的问题,可取代以往电线、网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多条线路的多次施工,大大节约线缆资源和管道资源。基于OPLC的PFTTH方案与主流 FTTB+LAN相比,只增加不到10%的材料成本,可使综合成本降低40%左右,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光纤入户“最后一公里”方案,并获得了国家电网的认可和试点。

专家表示,OPLC过去6个月内如此快速的推进是为更大的十二五规划做准备,特别是,OPLC标志着新一轮光纤入户的开始,智能电网和传统三网开始在用户端走向融合,我们即将进入多网融合的时代。

  新蓝海显现

  目前,我国电力光纤通信网络整体布局呈现出“骨干网强、接入网弱”、“高端强,低端弱”的态势。其中,110kV以上骨干网基本实现100%光纤化,而35kV及10kV中压配电网仅仅50%光纤化,特别是电网“最后一公里”的380V及220V用户接入网光纤化率极低,光纤接入仅占 0.14%。

  而在智能电网发达的美国,正计划把65%的家庭光纤宽带接入率提高到90%。

  如此看来,电网拥有天然的“最后一公里”资源,但这却是光纤信息通信网的最薄弱环节。目前电力光纤到户是使用OPLC来构建xPON+PFTTH网络,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高速双向互动。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代表、中天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日胜博士表示,智能电网必须实现光纤到户,实现互动化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目标,智能电网要求在信息通信网基础上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这样既能够真正、彻底地实现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双向互动,又能实现实现智能变电站、智能电表、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等终端用户的信息采集与互动化。

  在OPLC部署优势为业内认可同时,在OPLC上将要开展的业务也不断浮现出来。

  借助OPLC网络,客户可以通过用户端拨打IP电话、上网、点播视频节目、观看高清电视,建立与电网互动的智能用电家庭。

  有资料显示,智能电网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电力光纤到户也是“感知中国”、“创新城市”的技术之一。

  按照规划,通过智能电网建设,电网的功能作用得到全面拓展,不再仅仅是电能输送的载体和能源优化配置的平台,通过能源流与信息流的全面集成与融合,进而成为影响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新型公共服务基础平台”。相关研究机构及战略合作单位要不断降低成本,深入优化电力光纤到户方案,完善标准和规范,以使产品系统做到更安全、更可靠,共同促进电力光纤到户事业的发展。

  OPLC市场展望

  用户试点。国家电网公司现已在其范围内14个省份的20个城市开始电力光纤入户试点建设。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实现电力光纤到户(PFTTH)36700户;试点成功后,将大面积推广,今后新建小区的电力接入,都将采用电力光纤入户。南方电网也将采取类似方式进行电力光纤到户。按照户均50M使用量计算,由此推算,2010年试点需求量大约在1800千米左右。

  大规模使用。2011年,PFTTH试点结束之后,电网企业将逐步推广使用,除了新建住宅之外,加上部分原有小区的改造,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将超过20万千米。

  未来展望。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已经确定并公布,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在 2012年前选择比较成熟的地区进行推广;2013年至2015年,进入到实际应用当中,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表示,目前三网融合没有考虑智能[FS:Page]电网,应该统筹推进智能电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发展,实现四网融合。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将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四网融合的推动,届时,OPLC的使用量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将会成为线缆领域又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