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EoC的应用调研与讨论

2010-11-01 19:38: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DVBCN综合报道热度:

2010ICTC“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10月27日-29日在杭州之江饭店正式拉开帷幕,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已连续举办十七届,目前是中国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研讨活动之一。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作为行业媒体全程播报本届研讨会。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 姚永

在本次ICTC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姚永做了题为《EoC在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姚永首先分析了EoC的市场现状和双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EPON+EoC是中国有线运营商首先应用于家庭接入的技术,EPON+EoC是光进铜退形势下同轴接入技术的创新。虽然这项技术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但到目前为止国外厂商掌握着芯片核心技术,不断适应并满足中国的需求,中国目前还处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程中,基于同轴的接入技术是中国有线运营商必须掌握的技术。

从目前的网络概况来看,有线电视用户共有1.75亿;截至9月底数字电视用户有8716.2万户;截至6月底双向化覆盖率达到了45.52%;双向化渗透率达到了6.65%;截至9月底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双向化覆盖率为56.39%,渗透率为22.15%;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多数已经进行了HFC网络双向改造,采用DOCSIS标准。而中小城市则多数采用EPON+EoC方案进行双向改造,越来越多的地方(包括部分中心城市)开始采用EPON+EoC方案进行双向改造。

姚永指出:“目前,改造步伐加快,今年1-9月EoC出货量超过去年全年。不算窄带,预计今年全年超过过去几年总和,随着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大型家电设备制造企业、WAPI联盟以及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制造企业的介入,现在Broadcom、华为海思、CMMB阵营、TD阵营等越来越专业化的企业,现在都开始做同轴专用接入标准。”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多数运营商选择低频调制EoC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光节点(或光纤深入程度)覆盖用户数多在200以上,光接收机之后还有放大器。根据理论分析,低端跨接两台放大器加楼内分配总传输损耗比高端楼内损耗还要低。因此低频方案可以无源跨接两级放大器。加之许多地方HFC网络都经过一定程度的双向化改造,不少网络已经具备无源跨接条件,不需要增加改造投资;而高频方案只要跨接放大器就需要有源中继,而且分割滤波器需要重新配置。因此选择低频方案很自然。

姚永表示总局推荐现阶段低频段双向化改造采用HomePlug AV方案是相对合理的:HomePlug AV的发展方向是P1901,P1901采用CTC前向纠错方案,一方面,标准本身在30MHz以下的抗干扰和电磁兼容性能较好(低频段很重要),低频段频谱效率高,SNR门限指标领先;另一方面,应用于30MHz以下的HomePlug AV/P1901可以和DOCSIS共存(以30MHz为分界点)。综合比较,现阶段优于其它方案。

目前,新一代芯片方案已经测试,频谱扩展到7.5-65MHz,吞吐量达到300Mbps,其它指标不劣于现有方案。这种方案还得到大型电信设备供应商的支持,有较好的发展预期。需要针对同轴信道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比如更精准的抗干扰性能、合理的发送电平、更高的组播支持能力等,HPAV需要改造成中国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向IEEE 提出中国EoC低频标准。

但目前这些方案还存在两种不确定的因素,首先,该方案是否满足未来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根据推算,目前的方案不能满足50户高带宽(总带宽640M)应用(需要7台100M局端)。未来P1901带宽理论上可以满足需求,但有两个未知因素:1、是否互通和兼容?从过去看,是存在问题的。2、频谱扩展(上限80-100MHz)是否许可?因为P1901是纯电力线标准,即使国际标准允许扩展频谱,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却不一定行得通。如果不顾标准而移植到同轴应用,就要冒后续发展的风险。其次,芯片厂家是否会长期支持同轴应用?

P1901是单一的电力线通信标准。根据调查,两个重要芯片厂商对P1901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欧美电力线家庭联网市场上。高频调制方案的优点主要是干扰小,频谱比较干净;频率资源较丰富,可以多信道同时工作,适应高带宽需求,对光纤已经到楼的地方是比较适用的。高频段现有两种技术中MoCA是针对同轴介质的技术标准,因此技术上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和应用的是MoCA1.0标准的芯片,频谱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建议等1.1版用于接入的芯片成熟应用后再作考虑。

降频WiFi虽然前期在技术上表现不如MoCA,但最近11n的测试与MoCA1.0不相上下。降频WiFi是中国首创的,它有最好的后向兼容性和最低的价格(机顶盒模块可以做到50元以下,包括RS232接口的模块,这对改造存量单向机顶盒十分有意义——以窄带的价格实现宽带双向接入);最适合接入、家庭联网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支持WAPI,是各种方案中唯一支持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方案的技术;是目前芯片中唯一支持USB接口的方案,这对应用于机顶盒十分有利。并且得到大型设备制造商支持。还是唯一有中国芯片厂家支持和参与的方案。现在WAPI联盟也准备整体介入,这对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是一件好事。但WiFi方案缺少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后续支持、缺少同轴介质国际化标准。WiFi可以以双模方式与P1901标准共存、互补,实现机顶盒低成本交互,提供低成本双向改造的解决方案。同时弥补P1901低频调制技术频谱资源不足的缺憾。无源基带具有简单、价廉,单纯的物理变换,独享带宽10M等优点。但也存在极限带宽10M(65MHz以下),允许的链路损耗小,易受干扰,工程较麻烦(连接点多),有些地方安装空间不够,室内多终端还需加交换机等缺点缺点。

姚永指出:“相对电信行业,有线运营商太弱小,缺乏行业主导、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技术方案、各自分散、重复试验,不断推翻重来,耽误了时间,浪费了资金。”

&n[FS:Page]bsp; 据悉,目前双向改造的技术方案多达十几种:DOCSIS、LAN接入、基带EoC、WiFi、降频WiFi、HPNA、Homeplug AV、Homeplug BPL、MoCA、HiNoC(尚无产品)、有源基带EoC(尚无产品)、DOCSIS EoC(尚无产品)、窄带EoC(东方广视)、窄带EoC(天柏)、窄带EoC(赛瑞琪)、窄带EoC(康特),这些方案都不能互联互通,厂商更多达近80家。虽然运用EoC技术进行双向改造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一种技术在实际双向网改中的规模都不大,总量约300万线,产品的数量数十种;累计出货量超过10万线的厂商只有7-8家;除了上海NGB试验床大规模改造、大连等地部署的窄带回传机顶盒以外,一地超过10万线的几乎没有。

姚永认为部署EoC的运营商在运维中也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运营商对双向网改技术方案的选择至今还存在着许多迷茫和无奈。部分地区进行多种方案测试,时间过去很久了,但最终方案还未确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双向化改造的决心、进展和规模发展。至今渗透用户还没有上规模,厂商和运营商都主要着眼于覆盖,局端与终端比例大约1:5左右,有些地方局端甚至超过终端。因为双向改造目的主要局限于宽带接入和互动电视回传,没有把运营支撑和数据挖掘作为双向化的主要应用,因此改造模式还是以覆盖为主,没有规划并实施100%渗透。双向≠宽带,我们需要的改造模式是全双向,给有需求的用户宽带。不少地方在双向改造前没有统筹规划,对带宽需求、性能指标、QoS保障心中无底。出现问题之后不断向厂商提要求,或推倒重来。

调查中发现,目前运营商在技术需求上对多业务重视不够,特别是对VoIP和游戏等应用要求的时延指标和QoS保障没有经过充分验证。想不到窄带EoC竟然有100万市场。这说明中国有线运营商对价格十分敏感,在许多地方价格甚至是选择方案的第一要素;同时也说明目前宽带业务开展得不理想。部分厂家EOC设备容易死机,经常需要断电重启;损坏率也较高。EOC终端电源寿命短,最容易发生故障。还有些ONU和EoC采用家电通用的一体化插接式电源变换器,极易发生故障。部分厂家EOC设备有漏电现象。部分厂家供货不及时,备件少。没有相关的专业维护检测工具,用户室内布线质量无法控制。

实际应用中发现低端干扰最主要的来源是电视机RF端口反馈的噪声。这当中有两个原因:第一,电视机RF端口除了行频和中频泄露有标准限制以外,其它带外辐射没有标准限制;第二,中国目前多数房屋建筑把零线和保护地线短接,人为造成零线带电。这两个问题需要规范。有些厂家芯片或设备前后代不兼容,甚至软件都不兼容,增加了建设、维护成本,给运营商造成损失。

姚永指出:“有线运营商应该学习欧美,加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基础研究,从信道模型开始,到MAC层协议、编码调制技术。加快推进标准化和标准的产品化。制定一个先进的、具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适应NGB发展要求的接入网标准已是当务之急,为了使标准真正满足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要求、代表国家水平、走向世界,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技术招标方式制订标准,优中选优;学习AVS、TD-SCDMA、CMMB的成功经验,尽可能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实力的企业等各方力量,从一开始就组成产业联盟,以便尽快出成果、出产品。同时一开始就打破垄断,形成蓬勃发展的产业链。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的选择,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市场、运维、成本、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估,不能仅凭印象,要用数据说话。技术方案的设计不能仅凭实验室模型,要经过实际网络环境验证,并根据实际不断修改信道模型,模拟实际环境的各种噪声干扰和反射,充分考虑电磁兼容,并兼顾家庭联网需求。加强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研究,要借鉴、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成果,包括两个国际标准IEEEP1901和G.hn,包括欧盟对DVB-C2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中国标准CMMB、TD-SCDMA、DMB-TH的研究成果。”

最后姚永表示任何技术都有优点和缺陷,没有必要一决雌雄;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只要坚持,没有实现不了的技术。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ICTC2005--金秋十月西子湖畔盛大开幕

2005年10月23日,西子湖畔好事连连。和着西湖狂欢节的欢声笑语,第十三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也如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浙江省广播电视局的领导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ICTC2005开幕式当天,广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代表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到会做主旨报告,重点是介绍了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的最新发展;浙江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计算机学院教授鲁东明先生向与会代表做了题为《依托数字媒体网络拓展农村信息服务——广电网络发展的一种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科学亚特兰大有限公司欧洲和亚洲区

章之俭先生总结ICTC2005

为期三天的“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在一片热烈的讨论之中缓缓地落下了帷幕。在大会落幕之际科讯网有幸采访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章之俭先生。章先生对记者说:“本次研讨会是参会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参与研讨也是十分激烈,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新的高度。数字化以后给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整个行业都很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回想第六、七届研讨会的时期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广播电视网络也面临着一个改造的问题,就怎么改、如何改大家也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那时候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IP和ATM网络,到底哪个是未来的趋势大家各执己见。当时的讨论十分激烈,整个会场都

ICTC2006将10月召开 面对新媒体、新业务

在杭州举办的“第十四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2006)”定于10月20日-22日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ICTC经十三届的发展,已经成为广电技术领域内科技交流活动中的品牌会议。90年代初ICTC诞生时,正是中国有线电视开始蓬勃发展时期,ICTC紧密地结合着中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交流各地的发展经验,引领着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至今,会议的“有线电视”名称没有改变,但是其内涵随着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拓宽,ICTC2006面对的新媒体与新业务了。历年来,国内外著名厂商都在ICTC上发表最新技术成果,但会议的主题体现在论坛的安排上。今年ICTC在第二天、第三天下午都将用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