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与传媒集团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是以广电媒体为主并牵头成立的传媒集团,有的广电媒体是多种媒体组成的集团中的一部分,成都广播电视台就属于后者。成都广播电视台在成都传媒集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年来,成都广电利用集团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势头良好。广电媒体在传媒集团中与其他媒体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如何整合集团的资源使自己做大做强?作为地方广电媒体,如何突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成都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人。
整合:形成中心加频道的体制
据成都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马向阳介绍,2005年,由原成都电视台、成都经济电视台、成都有线电视台整合而成的成都电视台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立成都广播电视台,实行局台分离。
成都广播电视台之初,设置办公室、总编室、总工程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管理部、产业发展部、安全保卫部等7个公共管理机构;下辖三个中心:技术中心、广告中心、节目中心;6个电视模拟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经济资讯服务频道、都市生活频道、影视文艺频道、公共频道、少儿频道和2个数字频道:每日电视购物付费频道及美食天府频道;电台内含4个频率:新闻频率、交通文艺频率、文化休闲频率、经济频率,形成了中心加频道的格局。现在,成都广播电视台进一步精简管理机构,只设办公室、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品牌推广工作室、专家工作室。专家工作室就是以某领域的专家实名命名的工作室,为他们发挥长项提供平台。
互动:与其他媒体一起成长
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成都广电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充分挖掘和利用集团的资源,积极与集团内其他媒体互动合作,在合作中,与其他媒体一起成长。成都广电在跨媒体、跨区域的深度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拓宽传播的宽度与广度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与集团内其他媒体互动合作。据马向阳介绍,成都电视台二套曾是原来的经济电视台,在创建之初,一群有志年轻人通过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这就对老台成都电视台造成冲击。以前它叫33频道,名气很大,有品牌。但后来,电视市场竞争激烈,二套的收视率下滑。集团整合后,尝试做一个融合体,让《成都商报》和33频道合作。商报将有价值并适合二套播出的新闻、深入报道乃至广告提供给二套,二套同样也将自己的新闻线索和资源提供给商报以及其他媒体。有时一个记者在两个不同的媒体上同时参与制作。
2009年9月,成都电视二套在成都全搜索网站上发现一段名为“成都女交警温柔执法”的视频以及商报的深入报道后,及时做了电视节目策划。策划迅速在集团内得到响应,全搜索网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商报的记者也配合参与。二套利用现有的资源,迅速做了一档访谈节目,邀请这名女交警走上荧屏,和观众面对面交流。这个有分量的节目播出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同形态的媒体联动,互相补充,迅速放大了传播效果,覆盖了更多的传播受众。
充分挖掘和利用集团的资源。成都广播电视台也将自己的资源包括自己客户产品的品牌、渠道、信息、广告等在集团内其他媒体间实现联动,从而对成都整个媒体市场实现全方位覆盖。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集团整合后,其文化地产在成都也是有影响的项目,这不仅为电视台提供了素材,也提供了一种资源。电视台积极配合,出谋划策,将成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2009年5月1日~3日,“2009热波(成都)音乐节”在成都举行,三天到场总人数约15万人次,成都电视台作为全程传播机构,高密度、大范围、多角度地对该活动进行了全程宣传报道,有效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9年11月28日,第49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全球总决赛在成都举行。成都广播电视台作为承办单位,全力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不仅对该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同时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了多项与之相关的公益活动,其中花车巡游、都江堰爱心行动、国际小姐总决赛受到了成都广大市民和来自全国甚至是海外的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尝试跨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成都广电在这些跨媒体、跨区域合作中注意提升自己的品牌。在“5•12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活动”中,成都电视台、东方卫视承办的“5•12”抗震救灾周年特别节目《重生》分别在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上海东方卫视播出,引起极大反响。同时,成都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上海东方卫视结为“战略同盟”,跨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推出“5•12周年特别节目”,实现了长达11小时的并机直播。这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成都电视台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拓宽传播的宽度与广度。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手段先进、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就能把握传播先机。成都广播电视台以自身为基础,以技术为动力整合新的传播平台,提升传播力,进而扩大影响力。成都拥有2000多公交车。近日成都广播电视台与有关单位合作筹建公交移动电视。随着成都地铁的开通,电视台在集团的帮助下,加紧筹建地铁电视。成都广电通过渠道的拓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担当:危难时刻显身手
成都广电牢记肩负的责任,不辱使命,危难时刻冲锋在前。据说,在汶川地震灾区,说起成都广播电台,人们都翘起大拇指。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成都地区也出现强烈震感。灾难发生后,电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当天下午14点55分,电台交通频道主持人在不断摇晃的直播间,发出了成都媒体对地震灾情的第一声播报。在当时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电波成为安抚市民、传递信息的重要桥梁。地震发生后,电台新闻频道、交通文艺频道、经济频道、文化休闲广播四套节目立即实行并机播出,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整合全台采、编、播力量发出同一个声音开展报道。电台推出了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我们在一起》,在连续不间断的300个小时直播节目中,及时报道了灾区的最新情况,播出了大量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等内容。电台充分发挥广播互动交流的特性,为稳定民心、搭建空中爱心交流平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立足本地,练好内功
2009年底,成都正式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使成都迎来一个空前的历史机遇。区域发展也将给成都广电带来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成都电视台新推出的《联播大成都》,延伸观众的视线范围,重点关注以成都为主,以周边的资阳、眉山等二级城市为辅的“1+7”成都经济圈;新推出的《这里是成都》栏目,针对本地商界、学界精英人士和广大白领人群的大型城市经济节目,用国际性、前瞻性的眼光去关注社会的发展,全力打造。成都广电尤其注意做好高端财经资讯节目,提升节目的整体水准,牢牢凝聚高端人群的注意力,改变收视人群构成。
成都电视台就上海世博会特别策划了《世博零距离》大型电视新闻系列报道。以“从世博看中国、面向世界宣传成都” 作为报道主线,以“典型中国、西部中心”为基调,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总主题[FS:Page],确定本次世博报道以“科技文化、低碳环保”两个分主题切入,重点展示“全域成都规划”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实践,充分展示成都在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活动和取得的成果。推出“田园成都、闪耀世博”专栏报道,面向世界看成都,特别推出“成都感谢你,成都欢迎你”感恩活动、“世界城市VS田园成都”系列报道,就正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在世博会上的各方关注以及世界朋友眼中的成都等方面作详细报道。并介绍参加世博会的一些世界二级城市、国内发达城市的发展理念,围绕这些城市的特色与成都正在实施的现代田园作互动报道。
城市台:接近市民,贴近市民
“到底什么样的节目才能把市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夏旗舰说,“成都广播电视台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后发现,‘接近性’或‘贴近性’是城市台的核心竞争力;尽最大努力全力提升平台价值是城市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手段。”
广播电台强化民生资讯性的新闻频道建设。据介绍,成都广播电台对少儿广播节目《亲亲宝贝》深加工。经过精心组织策划,《亲亲宝贝》节目扩容后,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中心,多角度地开展节目制作工作。该节目全年已播出300多期。节目内容涉及优秀读物、影视作品、音乐欣赏、特色校园推荐、教育专家解惑、家长孩子亲子互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份丰富的文化娱乐大餐。节目推出后,收听率稳步提升,听众反馈良好。同时,依托节目开展了大量健康有益的活动,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马小跳演员培训”“蒲江白云乡留守儿童小导游培训”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又新颖活泼的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好评。
成都广电与国内外优势资源合作举办大型活动,不断彰显特色文化,提升平台价值和影响力。成都台的目标是实现“成都人就要看成都台,想要了解这座城市和这里的生活就要看成都台”。
成都以其美食、美酒、美景和安逸、悠闲的生活氛围而著称。成都还有很多音乐、舞蹈演艺人才。于是在综艺娱乐节目方面,电视台全力挖掘本土的娱乐资源。例如承办《快乐女声》、《加油!东方天使》等活动的成都赛区比赛,借助其既有的品牌影响力提升收视率;有时尚、动感的《舞动嘉年华》,这是2009年电视真人秀节目,主题是舞蹈竞技,共有2000多名市民参与。
接近市民,贴近市民。作为地方城市台,成都广电使自己的荧屏声频更加有声有色,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荧屏声频:净化,绿色转变
电视节目不仅要吸引眼球,还承担净化人心灵、提升人境界的责任。成都广电不时自我加压,积极开展净化荧屏的活动,实现绿色转变。《小茂报到》曾是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一档非常受群众欢迎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后来家庭纠纷、家庭暴力和绯闻等低俗新闻成分增多,虽然收视率较高,但负面影响不少,后来,该节目被首先拿下。
成都广播电视台台长夏旗舰说:“我们设立了近500个调查点,进行了大规模的‘阳光09——大型观众问卷调查和绿色荧屏声频创建活动调查’,各频率频道均开辟了专门时间,向群众征集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全台频率频道的自办节目和广告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清理,并‘挥泪斩马谡’,将一度非常成功的《平安成都》、《腾到闹》、《小茂报到》和新开不久、也是花了大本钱的《杨二呜啦啦》等节目一并拿下。对一些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老牌民生类节目《新闻新读》、《成都全接触》、《抵拢倒倒拐》等进行了坚决的整改。”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砍了一些低俗节目和不良广告,能否使收视率下降、收入降低?夏旗舰说:“有人在担忧。但我们全台统一思想,看大局,注重长远,以节目的创优创新为载体,全面提升频率频道的品质和影响力。”他介绍,在实践中, 台里一方面“做减法”,另一方面则是“做加法”。成都广播电视台着力打造《阳光主播歌会》、《舞动嘉年华》等大气时尚、青春活泼的栏目,好评如潮。从群众参与互动的《人人都有戏》选拔活动到拍摄《爱情就像吃芒果》,其自办娱乐节目在成都地区独树一帜,不仅带来了良好的收视率,更以其清新之风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美誉度。
随着“阳光09大行动”以及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的开展,公共频道“坚定不移地走民生新闻之路,坚定不移地反对民生新闻低俗化”,突破发展瓶颈,塑造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民心”的媒体形象,全面实现“绿色转变”。广电调整节目内容,净化荧屏,严格杜绝低俗题材,摒弃易造成负面影响的声音和图像;发挥CNG直播车的作用,从普通市民的角度,为观众多方位、全天候、最及时地提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资讯和服务;加强策划选题和其他媒体部门的联动合作,开展与市民的互动活动,提供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资讯;与成都市交通、民政、电力等职能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市民通过热线电话,就能及时得到问题解答和帮助。
为您推荐
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开始大面积进入普通成都家庭。省广电网络公司成都接入网整体转换工作4月19日在碧云天、长城园、总府花园等小区全面启动,省政协主席秦玉琴、副省长杨志文出席启动仪式。40万有线电视用户受益目前,省广电网络拥有市区40多万用户,占到成都市接入网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整体转换期间,省广电网络公司将为属于省广电网络的用户免费配置一台机顶盒。将有线电视用户,整体转换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同时带动成都市的整体转换工作。目前无任何新增费用,且仍可收视原有电视节目的模拟信号,但仍须按期缴纳10元/月的有线电视基本维护费。住宅的租房户、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商场、办公楼、医院,以及大中小学的教室、学生宿
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05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开始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质量不高、套数不多的问题,市广电局、市广电台通过前期调研论证,规划采用新建无线发射台的方式实施大面积覆查。2005年,市政府投入1600万元,市广电自筹800万元资金,着手开展大邑、彭州、金堂三个市级“村村通”无线发射台建设工程,经过市、县广电部门的精心组织施工,今年10月,三个新建无线发射台全部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圆满完成了该项市
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05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开始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质量不高、套数不多的问题,市广电局、市广电台通过前期调研论证,规划采用新建无线发射台的方式实施大面积覆查。2005年,市政府投入1600万元,市广电自筹800万元资金,着手开展大邑、彭州、金堂三个市级“村村通”无线发射台建设工程,经过市、县广电部门的精心组织施工,今年10月,三个新建无线发射台全部竣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圆满完成了该项市
昨日,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市委小礼堂召开。会议总结了2006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部署了2007年工作,并对2006年广播电视工作目标任务先进单位和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郝康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平国,副市长赵小维,市政协副主席高庆等出席了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成都传媒大厦二期工程等将是今年广播电视的重点工程。为此,成都市今年将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完成“全市乡镇光纤电视联网率达100%,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农村示范点、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村广播电视户通率达100%,全市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户通率达3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