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第二期20户以上"村村通"工程竣工

2010-10-27 09:53:00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热度:

2010年2月5日,我州启动了第二期20户以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8250个项目村、237361 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州广电职工的共同努力,截止10月25日,已按要求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现已进入省州验收阶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各级广电部门将“村村通”工作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由一把手负总责;二是搞好宣传,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及群众的大力支持;三是提前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四是明确职责,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岗位及个人;五是加大业务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全州各级共举办培训班700余期,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六是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有序开展;七是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八步”实施法,建立“村村通”工作网站、QQ群,印制全州统一“村村通”卫星接收用户手册等。特别是我州实施的“八步”实施法,到省局和国家总局的肯定并加以推广,有力的推进整体工程的实施进度,规范了工程建设,工作程序、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设备安全均得到保证。八是加大督查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由纪检、广电、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督查组多次对各县市进行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工程建成后,我州“十一五”期间20户以上“村村通”工程建设总任务全部完成,近27万户农民群众能够免费、高质量地收看到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省第一套等48套电视节目,收听到中央第一套等4套以上广播节目。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贵州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会议

8月7日,省委、省政府在贵阳召开全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工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吴嘉甫主持会议。谌贻琴在讲话中指出,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转星调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播电视是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提高我省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质量,方便用户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确保党的十七大转播工作顺利完成,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紧迫的政治任务。我省转星调整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相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工作

贵州省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施调整会议召开

8月1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州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贵州省转星调整工作情况,并对下一阶段转星调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吴嘉甫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主持会议。张海涛充分肯定了贵州省转星调整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指出,贵州转星调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加强领导,加强配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迅速行动起来,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加强信息监督和信息反馈,全面推动转星调整工作。王富玉指出,转星调整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宗源同志强调,决不能

贵州省完成转星调整工作

从8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经过1个月的奋力拼搏,贵州省已完成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调整。这次转星调整工作,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卫星传输和地面接收设施调整,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影响到千家万户。全国共有1500多万面卫星地面接收天线,贵州省就有255万面,占全国调站总数的六分之一,居各省(市、自治区)之首。255万面天线中,约253万面分布在广大农村,因此,贵州省这次地面接收设施的调整任务特别艰巨。这次调整,是保证顺利转播党的十七大盛会的政治工程,是维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政令畅通的安全工程,是保障全省各族人民安全优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民心工程,得到全省各级

贵州省三穗县全州率先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

贵州省三穗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取得新突破,桐林至款场、长吉至良上有线电视联网工程于2007年12月30日顺利通过验收,率先在全州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8.12%。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