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暨全球3G和宽带无线移动标准与系统设备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目前在我国移动通讯领域备受关注的3G产业化及试验网建设、中国3G产业趋势、宽带移动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3G网络运营及盈利模式等热点问题,被列为会议的重要议题,国内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要员纷纷对此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从这些更加贴近应用的议题中不难发现:在中国,被称为“3G”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由实验室中的理论,发展成为面向应用的产业化实践,正从幕后走向前台。
经过8年研发,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已经与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鄄MA2000标准共同构成了影响未来移动通讯的三大3G标准。截至目前,依托TD-SCDMA标准,我国电信产业已经在包括核心网、接入网、芯片、终端、软件、仪器仪表等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独立开发建设、自主运营发展的能力。业界普遍认为,TD-SCDMA标准的制订及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成熟,一举扭转了我国在第一、第二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上的被动局面,为民族电信产业创造了自主发展的新机遇。
标准胜出迎来自主契机
当今世界,行业标准之于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已日益突出。标准的拥有者,往往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并可以标准为门槛,将竞争对手挡在核心市场的门外。对于技术性强的电信行业来说,掌握标准更显至关重要。这一点,被清晰地记录在我国移动通讯的发展史上。
1987年,我国从国外引入了被称为TACS标准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进入了移动通讯的1G时代。而当时,我国的移动通讯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只能依靠别人的技术起步。之后,根据这一标准,南京熊猫、电信科技研究院等单位相继推出了模拟手机,然而都没有实现产业化。3年后,当时的邮电522厂(现为东方通信),与摩托罗拉公司合作引入了我国首条手机生产线。在这一时期,有关移动通讯技术的研发,尚没有任何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
之后不久,我国便迎来了移动通讯的2G时代,GSM、CDMA等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为扭转技术落后导致产业落后的被动局面,我国把“900MHz蜂窝状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列为“八五”攻关项目,由原邮电部一所承担实施。1996年,信息产业部电子七所研制成功第一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SM手机,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实现产业化。
在2G时期,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我国的移动通讯产业获得了群体性突破,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市场份额、市场运作等方面具备了与国际知名厂商竞争的实力。然而,我国设备商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份额仍然远落后于国际厂商。对于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业内专家总结认为,缺少核心技术、在技术和原材料方面受制于人,是产业整体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实现民族电信产业的振兴,中国踏上了制订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漫漫长路。当时,国外移动通信多采用频分双工(FDD)技术,而我国的技术人员采用资源利用率更高的时分双工(TD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天线、同步CDMA等许多新技术,在技术标准上突破了国外的垄断。此项国产标准,后来被命名为TD-SCDMA。
1997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ITU,简称国际电联)向全世界发出了征集函,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全球共有10项技术应征候选,参与角逐。其中,美国有4项、欧洲2项、韩国2项、中国和日本各1项。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的TD-SCDMA技术脱颖而出,与WCDMA、CDMA2000共同构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三大标准。
在中国的百年电信史上,TD-SCDMA标准的诞生,开创了自主发展的崭新局面。2006年1月2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了TD-SCDMA行业标准,作为今后设备生产和商用的法律依据。这一举措预示着,以TD-SCD?鄄MA为代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正向我们走来,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3G时代即将到来了。
为您推荐
继9月独家获得陕西电信IPTV项目后,近日,中兴通讯再次独家中标江苏电信IPTV项目,整个项目初期规模为10万用户,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IPTV网络,又一次验证了中兴通讯在IPTV领域主流厂商的实力。随着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PTV业务是构建未来数字化家庭的切入点和基础,是电信运营商实现向用户提供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等在内的“Triplay业务”的重要环节。开展IPTV业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固网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江苏电信IPTV项目,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包括江苏、陕西在内的首批试点,也是中国电信继陕西之后第二个正式宣布中标结果
新浪科技讯12月27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表示,明年将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开展关于《电信法》的立法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王旭东同时表示,明年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相关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的相关立法工作。积极推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的制定工作。
何宝宏前言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到90年代的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的宽带ISDN,直到现在的IP+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人们对融合目标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动摇过。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式融合是现在需考虑的问题。近年来,虽然IP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应用范围继续快速扩大,但业界一些人也开始对IP技术是否能够满足下一代网络(NGN)所期望的“电信级”服务的要求产生了动摇。笔者以为:之所以选择IP,并非IP技术真的就比别的技术先进多少,而是诸多原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市场现实使得NGN业务IP化的趋势几乎已成定局。但NGN承载网络如何IP化,IP化到什么程度却值得深入思考
作者:邀月【eNet硅谷动力消息】据外电报道,英国最大固网电信厂商BTGroup将采用微软的网络电视软件,加入全球电信厂商迎击有线电视厂商的行列。藉由微软的IPTV平台,BT拟提供随选视讯及网络聊天、投票、赌博和电玩游戏等线上互动服务,不过,BT并无计画跟进美国SBCCommunications等电信厂商,以微软IPTV平台提供有线电视频道的打算,反之,BT拟整合微软IPTV技术与BBC的免费数字节目播送平台。尽管微软IPTV平台喜获BT相挺,然而先前却陆续传出不利消息,5月欧洲电信厂商Swisscom表示,将延缓推出与微软合作的网络电视服务,据了解,原因出在微软的技术问题,而6月时澳洲最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