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遭遇宽带恶性竞争

2010-09-19 08:53:00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吴磊热度:

三网融合刚刚启动,价格战、剪线缆等在一些地方开始显现,其背后凸显的是盈利模式的匮乏。

近日,各地电信和广电企业不断传来不和谐的竞争声音。记者调查各地发现,武汉、重庆、南京等地宽带市场价格战频繁爆发,40、30元的2M包月价格遍地开花,最近某有线网络公司更是打出宽带包月低至10元的广告,令人咋舌。而比价格战更为严重的是,在太原等地,电信运营商在一些小区安装的IPTV线路数次被竞争对手剪断,引发消费者投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陷低层次竞争

家住武汉汉阳的李女士最近被小区门口五花八门的宽带促销广告“烦得头疼”。李女士称,各商家宽带包月费用从50多元到20多元都有,令人眼花缭乱。

李女士告诉记者,多年来她一直使用电信的宽带,“虽然价格有点儿贵但速度还算稳定,服务也不错,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但是自从三网融合之后,广电运营商开始大举进军她家所在小区,以低价宽带为卖点,吸引用户转网。

广电的低价策略得到了回报,小区里很多用户纷纷转网,但是李女士并不在此列。“我有朋友用过广电的宽带,质量不好不说,服务更是形同虚设。”

但是广电运营商的率先降价,让电信运营商不得不跟进降价。李女士说:“我们原本觉得这是好事,但后来发现‘便宜没好货’,电信的服务质量明显不如以前。”

据记者了解,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在南京、重庆、太原等地,广电蚕食宽带市场、电信进军IPTV市场,使用的杀手锏无一例外都是价格战。而价格战所引发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不正当竞争。

据太原当地媒体报道,家住太原市东太堡附近的赵先生日前反映,家里IPTV线路第二次被剪断。据赵先生描述,自从安装太原移动的IPTV后,一直没有稳定地使用过这一业务,“总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被太原有线的工作人员剪掉。”

赵先生表示,他安装移动的IPTV已经三四个月,第一次线路被剪之后,移动公司和太原有线经过协商恢复正常。这一次是在9月7日被剪,截至记者发稿时依然不能使用。该小区一用户表示,太原有线剪掉移动的IPTV是怕用户流失,因为很多用户和太原有线签订的3年协议基本已经到期,很多人开始选择其他的方式收看更加实惠的电视节目。

由价格战引发不正当竞争,加剧了电信广电之间的对峙,三网融合似乎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盈利模式匮乏

价格战、不正当竞争本是一切竞争的初级阶段。无论对电信还是广电企业而言,其涉足相关业务市场均历经多年,但相较于多年前,今天的竞争手段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早在七八年前还未提及三网融合时,一些地方的广电和电信企业便按捺不住商业利益的诱惑,开始“违规”涉足对方业务。

广电在互联网接入方面与当地电信展开激烈的竞争,一些电信企业也开始做传送有线电视节目的业务。在四川、湖南等地区,双方业务互相渗透并开始冲突。曾一时甚嚣尘上的四川成都广电部门与当地铁通捆绑销售,逼迫用户固话转网的事件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

哪怕在“国办82号文”明确规定电信和广电部门的业务不得交叉进入后,实际在上海、保定等地仍有试点业务开展,双方的恶性竞争也未停止。

所以今天三网融合的战役打响后,无论是电信还是广电已是身经百战,本该成熟历练、智慧迭出的较量,为何被网友戏称“很傻很低级”?

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盈利模式匮乏是低层次竞争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电信运营商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化之路,逐渐从电信业务单一盈利模式以及价格战的穷途中走出,探索出信息服务的新路。”该专家表示,“这对三网融合同样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不过,电信运营商即便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际直到今天,三大运营商之间的低层次竞争仍在上演。“要摆脱历史惯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运营商人士强调。

立足优势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无论是电信还是广电内部,对于涉足对方业务是“增量不增收”的看法非常一致。

目前,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基本是以套餐形式捆绑电话、宽带等一起打包,“对于提升ARPU值基本没有作用,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宽带。”上海电信相关人士表示。

对广电企业开展宽带接入业务,则更是赔本赚吆喝。保定百世开利董事长谭祝平直言,在目前的结算政策和IDC资[FS:Page]源分布状况下,广电从事宽带业务电信成本占49.7%,“根本不挣钱”。谭祝平建议,在三网融合试点地区,一定要边试点边总结,比如互联网业务到底是电信业务还是广电业务,开展电信业务如何定价、如何结算等等,“否则就是为电信打工。”

在价格战的背后,广电电信各怀心事。“对于企业而言,谁都不想价格战,但是新的方向的探索很艰辛。”某广电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领先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如杭州华数已经开始加速推进高清互动电视的进程,通过高清互动电视一方面捆绑宽带销售,另一方面发展基于电视屏幕的增值信息服务。华数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与政府合作,他们将推出基于互动电视平台的市政便民服务。“我们希望立足自身优势,一方面涉足电信业务,更重要的是把我们传统的优势业务做大做强。

北京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认为,价格战是最愚蠢的做法,“台网分离之后,不等于‘台’就不要了,‘台’仍然是广电的优势。广电企业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台’的内容通过三网融合的手段,进一步市场化。”

在电信运营商这边,基于IPTV平台的电视支付等新业务也已在一些省市试水。据悉,江苏电信联合银联已推出“iTV电视支付”业务。

三网融合刚刚启动。广电电信企业只有走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的发展道路才能充分释放三网融合的价值,而目前价格战等背后凸显的盈利困境,则有待更大的突破。

观点

付亮:分业监管存盲区

对于电信和广电之间的恶性竞争问题,电信专家付亮认为,其实价格战甚至恶性竞争由来已久,现在只不过多加入了一个广电运营商。付亮表示,以前对电信行业的监管,存在着有法可依又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相关监管条例其实都有,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不知道如何落实。”付亮表示,“找哪个部门,走什么样的流程不清楚。所以法律条文虽在,但其实无法可依。”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分业监管的现状更加剧了这一困境。付亮表示,以前电信业的监管还能依靠各地的通信管理局,现在广电和电信之间的矛盾没有一个部门来协调解决,只能依靠政府。“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矛盾,其实是掩盖了矛盾,问题仍然存在。”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