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更将是对中国彩电产品层面的一次大规模洗牌,将直接促进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的规模化发展。而在这其中引发的关于机卡分离数字电视一体机,以及内置机顶盒的数字电视一体机间的博弈之战更将全面引发......
2010年,三网融合无疑是中国电视产业近几年内波及面最广、动作最大的改造项目。对于整个事件来说它所面临的不仅是对广电网、通讯网、互联网的融合改造,并且对新标准的制定、内容来源、终端设备方面都需要革命性的改造,而最终全部的改造后的结果将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给予实现。其中数字电视方面除了对广电运营商的改造外,也需要终端彩电制造企业给予同步的技术配合方可实现,尤其是对重点发力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的国产彩电制造企业而言更是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笔者表示: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更将是对中国彩电产品层面的一次大规模洗牌,将直接促进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的规模化发展。而在这其中引发的关于机卡分离数字电视一体机,以及内置机顶盒的数字电视一体机间的博弈之战更将全面引发。
三网融合的宏观诱导下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整体环境向好
随着2015年模拟信号全部转为数字信号大限的临近,国家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推动越发投入。按照总局2009年高、标清同播要求,同播的高清频道第一年度的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要高于50%,第二年度要高于70%,力争第三年度达到全高清播出,并且高清频道的黄金时段必须全部播出高清节目。同年9月CCTV-1、东方、江苏、湖南、黑龙江、北京、浙江、广东、深圳、高清综合10套免费高清频道开播,为数字电视一体机的推广提供了必要土壤。从数据上看,2009年中国新增数字电视用户在2700万左右,其中有线数字用户占到了80%。2010年第二季度,国内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737.8万户,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幅接近100%。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更是超过7600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43%。
今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等12个城市和地区将实施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直接作用,对数字电视一体机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也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数字电视一体机产业的发展进程。
机卡分离与内置机顶盒博弈 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需市场检验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数字电视一体机,还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卡分离”模式,一种是机顶盒内置+电视整机的模式。与此相对应的,彩电厂商也分为两大派别。前者以TCL、LG、海信等企业为代表,生产机卡分离数字电视一体机;而后者则以创维为代表的彩电厂家,生产内置机顶盒的数字电视一体机。
另一方面,众多外资品牌对于中国三网融合政策的参透能力尚不够全面了解,对诸多政策仍需一定时间的消化与吸收。而目前,国内多项政策的透明性仍是有待提升,如此一来,对外资平板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与政策的契合更存在一定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诸多外资彩电品牌在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的储备上来分析,还存在较大差别。以LG、东芝、三星为代表的企业自07年便已开始布局一体机产品,早期初涉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而目前,LG已经逐步扩充至机卡分离产品。而松下、索尼等国际化大品牌尽管有少数几款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但受诸多因素诱导,仍未全面推行,仍停留在“口号”层面。而夏普、飞利浦等品牌更是迟迟未有动作,不知是未能参透政策,还是未有战略远见?
而对于机卡分离与内置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两者的博弈,尚不能通过短暂的市场表现所呈现出来,势必将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毕竟现在彩电市场对二者都还是“吸纳”的态度,从吸收到消化,再到消磨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考验。笔者表示: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与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匹配性以及操作性来看,或许机卡分离产品略显优势。毕竟针对于机卡分离的数字电视一体机的标准已经落地,并且得到很好的执行;另外一方面,与地方政策的融合性高、比较灵活,更有利于市场的认可与接受。
理性消费 选购数字电视一体机需认清两个关键点
众所周知,数字电视一体机自2008年就已经陆续进入市场,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彩电企业虽已配备了数字电视一体机功能的产品,在终端推广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始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一堆,损了名声,丢了人气,搞的“得不偿失”。一是企业推广不够理性,二是消费选购不够理性。对于彩电制造企业而言,市场就是生命,销量就是生命,所以企业间拼命的抢市场、抢客源,五一、十一搞价格战,伤了元气。在产品上更有虚标参数、夸大功能等作为屡见不鲜。而在历年的有关平板电视产品的技术指标摸底测试中,产品技术指标虚标,某些关键指标达不到最低标准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客观、全面向消费市场公示这些信息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推动整个彩电行业良性发展的根本。所以理性消费、理性选购才是重点。
对消费者选购数字电视一体机一定要看清两大关键:一是,要看准数字电视一体机的模式,是机卡分离的,还是内置机顶盒的;二是,就是要要看准是不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获得国家认可。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