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从政策规划走向具体操作

2010-08-30 10:13:00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张鹏热度:

“目前12个试点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已陆续提交,这标志着三网融合已经从政策规划的战略层面走向了具体操作的战术层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在最近召开的三网融合中国峰会上如是说。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国家在三网融合试点名单的确立过程中数易其稿,但自今年7月正式公布了12家试点地区以来,各地的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在具体业务推广方面可谓迅速,虽然这期间偶尔也会夹杂些“恶性竞争”的声音出现。

利益之争并非左手倒右手

对此李丹表示,三网融合是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它不是零和博弈,更不是国家的形象工程,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类似问题,比如广电与电信的竞争、广电内部的台网关系等。

“如果三网融合仅仅是电信从广电手里拿走一部分视频收入,广电从电信手里拿走一部分宽带接入收入,那么对国家而言,不过是左口袋装到右口袋,没有任何意义。”李丹明确强调,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于创新,包括体制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增量,才能实现共赢,同时也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物有所值的信息服务。

不过,要在广电和电信两体系间建立良性的竞争局面,除了需要倡导联合创新外,也要从法律高度入手,完善传媒和电信领域的立法工作。“在监管体制方面,欧盟的经验值得借鉴。”李丹补充道。

据了解,在2007年,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就联名颁布了关于视听传媒服务的指令,目前欧盟各国已依据该指令条文对各自国家的法律予以修改,以确保指令的顺利实施。

该指令的内容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是统一监管,通过任何传播平台实现的视听传媒服务都由欧盟委员会下属的信息社会和传媒总司负责监管,而不是由企业或产业总司负责执行;其次是将信息安全纳入信息网络的法规当中;最后是将视听传媒服务纳入大文化产业范围,而不仅仅将它看作单纯的经济活动、信息传播活动或是列入技术规章的范畴。

三网融合是国家宽带战略先导

宽带战略是全世界的战略,它为信息化架起了高速公路,对于各国的产业信息化战略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认为,中国要搞国家宽带战略,三网融合是先导。“如果国家的网络建设彼此分离,宽带战略就无从谈起。”

在现阶段,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的双向进入政策仅是融合前的伏笔,蒋林涛认为,真正实现三网融合还要靠网络和业务应用两方面因素予以驱动。

首先,网络技术发展趋同。从网络技术的演进方向上,光传送网与同步传输网十年之内不会发生变化,无论是互联网、NGI还是NGN都不会脱离这两种传输网络。而在传输网层面,虽然目前互联网是IP网;电信网是IP网加IP专网;广电网则采用物理封装,虽不是真正的网络结构,但究其底层结构也未脱离IP网技术。

“现在的网络难点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可信、可管可控且能够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IP网络。”蒋林涛表示。

其次,服务与业务应用趋同。可以看到,互联网业务已呈现巨大的成长潜力,但如何将互联网业务纳入可进入的范围,采用何种商业模型还有待商榷。

蒋林涛认为,未来的融合网络应该能够支持混合业务和标清业务,比如可同时进行电话、短信、Email、Web业务和视频通信等业务,这不仅需要全网范围内的资源调度,更需要搭建起大量具备点对点、多点对多点通信能力的数据模型。

价值体现应从国家角度出发

现阶段,国家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的首要条件是双向改造和宽带建设,而电信和广电方面对此都表现得相当积极。比如在山西一些农村地区,移动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就通过合作共同搭建起了当地的宽带网络,不但实现了盈利更被评为全国性示范工程。

“但我认为,这些仅仅是解决了融合的物理层面问题,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三网融合工程。”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体改所史炜主任表示,在试点城市的后续建设中,政府和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内容建设,也就是说,应该找到三网融合对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

同时,史炜也认为,如果广电系统将三网融合定位于新媒体,那么5年后则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而电信系统如果将三网融合视为增值业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片面的。“三网融合在中国,应该强调的是如何能够通过网络和技术的真正融合,逐渐建立统一操作平台,使之渗透进我国工业标准化流程中去,这才是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