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忻州争取第二批试点

2010-08-23 08:14:00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李正豪热度:

记者于8月16日至17日在山西多个地方采访时获悉,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的山西三网融合已经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充分肯定,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山西广电系统、电信系统都希望朔州、忻州等农村三网融合进展较快的两个地方能够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于8月9日在太原召开专题的“山西农村三网融合工作汇报会”,在此次会议上,李毅中部长表示“原则赞同山西三网融合的做法和思路”,“工信部将以积极态度给予支持”;工信部总工程师苏金生指出,“既有积极性,又符合国务院推进方案要求的非试点地区,工信部也将积极协调,为三网融合的推进创造条件”;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同时表示,“山西将以此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规划,促进农村三网融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村村通”与IPTV

地方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依附于近年来电信运营商不断推进的“村村通”工程,山西运营商都展开了与地方广电的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与广电达成了利用IPTV技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的协议,因此山西三网融合近年来在农村发展很快。

朔州联通总经理马海生告诉记者,从2007年至今,该公司已投入将近1亿元用于IPTV核心平台建设以及农村网络建设与改造,目前已可在朔州市85%的农村地区传输IPTV信号。而山西联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的2M宽带接入能力已达97%以上,4M接入能力已达85%以上,目前该公司正全面推进FTTB/FTTH/FTTO建设,使接入带宽达到百兆以上。

另据记者了解,山西联通在IPTV平台上已形成双平台战略,一个是与山西组织部合作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简称“农党网”),另一个是专门的IPTV核心平台,其中由郑州威克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节目源的“农党网”目前已经拥有各类节目源1万余部,IPTV平台在朔州已可直播当地广电提供的所有50余套有线电视节目。

山西移动也建成了整体的IPTV数字电视平台,并通过“村村通”工程在许多地方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一线入户、三网融合”。据记者了解,在忻州市静乐县与广电合作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牵头,山西移动已先后在朔州应县、晋中榆社、长治武乡等多个偏远区县推广了“忻州模式”,目前已为10万农户提供IPTV服务,而其IPTV的平台容量已达20万户。

据记者了解,在三网融合发展较好的朔州、忻州等地,用户的家庭带宽已经不同程度地达到4M或者6M,一些地区还获得了财政补贴等方式的扶持,IPTV发展势头很好。

三网融合与农村信息化

按照国家三网融合政策,IPTV在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电信运营商主导。山西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山西IPTV发展格局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主管部门在肯定山西农村三网融合当前发展成绩的同时,要求山西通信业“服从国家产业政策”。

据记者了解,电信运营商在山西与广电部门合作IPTV时,范围被圈定在农村,加之目前一些地方“白装白看”的现状,三网融合目前只能算是一项投资远远大于收益的民生工程。不过,电信运营商也在考虑怎样挖掘三网融合商业价值,上述运营商人士认为,目前农村信息化收入在运营商总体收入中已占1/3以上,因此农村信息化将是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之一。

非常希望参与三网融合的大同联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大同联通很看好三网融合的前景,近期来说三网融合可与一些农村信息化业务协同发展,譬如该公司的“平安互助”业务可以跟“农党网”协同发展,远期来说三网融合可以加快在农村推广物联网应用的进程。

在采访过程中,山西多个地方运营商人士还表达了希望省级运营商直接达成与广电部门整体合作框架的意愿,同时争取更多的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竞争发展的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解决节目源的问题。

记者观察:三网融合的地方智慧

在采访过程中,我感觉到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在山西的合作还是比较愉快的。

这首先取决于双方厘清了各自主攻的方向—电信运营商快速地改善在农村通过IPTV传送有线电视节目的网络基础,广电负责节目源,并保留了在城市发展有线电视的自主权。

其次,山西没有节目源的纷争,一般是以地市级电信运营商或者是省级运营商为主体从广电那里引进节目源,没有从外部(譬如上海文广)引入节目源,因为如果运营商这样做的话,基本上等于将当地广电“晾”在一边,难免产生矛盾和纠纷。

同时,山西的运营商也在根据三网融合在农村发展比较快的特点,积极促进三网融合与农村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这种思路对农村用户和运营商来说都是一种合适的策略。

当然,山西三网融合存在电信运营商竞争发展的问题,不过目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正积极协调并处理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