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机顶盒加收视费三个区有三个价

2010-08-05 10:41:00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伍亚玲热度:

7月13日,本报民声版报道了成都市部分小区光纤收费混乱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成都市兴网传媒(温江)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给本报民声版和四川在线发来邮件,称全成都的机顶盒价格是统一制定、统一标准,但记者暗访中发现,收费不一致的情况频频出现。

记者以家里有3台电视机、需安装3台机顶盒的消费需求,咨询了兴网传媒的温江区、金牛区、新都区分公司。温江兴网传媒公司称,按照每增加一台机顶盒加收480元计算,增加两台的机顶盒费用为960元。收视维护费按每台每月20元收费,3台机顶盒应收2台的钱,每年共计480元。值得注意的是,要加收每台80元的 “卧室加座费”,也是3个机顶盒收2台的钱,共160元。因此,安装3台机顶盒共需一次性支付1600元。

金牛区兴网传媒公司采用了“一口价”报价方式,告知装3台机顶盒一次性支付1560元,不再收取其他费用。当记者提出收费太贵,想只装1台机顶盒,对方立刻推荐“套餐消费”,称有2个套餐可共选择,1个是538元,1个是720元,并称720元“套餐”可以享受双向服务,免费点播电影、电视剧等。对于538元的资费,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包括240元一年的收视费和298元的节目费。对于“收视费”和“节目费”的区别,对方避而不答。对缴纳720元就可以收看的88个频道,对方最后也承认,只有58个频道是免费的。

在记者调查中,新都兴网传媒的答复是:在不同小区,机顶盒收费标准不一样,最低标准480元一台。而据记者调查,市面上的机顶盒分为标清机顶盒和高清机顶盒,价格从460元到2800元不等。

网议:不安机顶盒为啥只能看6套节目

网友“lsrzw”:广州电视用户的机顶盒是免费的,每月收视费27.50元。

网友“wlwz”:事实证明,垄断没有好服务,只有因乱收费而导致的腐败!网友“pht”:如果不安机顶盒就只能收看6套节目。坚决反对这种强制消费。应该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网友“爱哎哀”:我们小区(凯丽美域)也是这样的,不安机顶盒就只看得到6个台。

网友“yyl008”:机顶盒智能卡的技术含量超得过银行卡吗?银行卡都白送的,它那东东应该倒给钱。

网友“红帆”:支持只缴月收视费,其它全部取消。

公司:价格统一制定收费合法

成都市兴网传媒(温江)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给本报和四川在线发来的邮件说,收费项目是严格按照部门文件执行的,属于合法收费: “第一台机顶盒免费领取,收视费240元/年,第二台、第三台自行购买”的规定是根据成都市物价局文件成价费【2009】59号文件。根据成都市委办公厅文件成委办 【2006】29号文件:“新建、改建、扩建城镇住宅小区,要配套设置有线数字电视设施。”“凡开通数字电视的地区,原则上不再传送模拟电视。”“只保留中央电视台1套、四川电视台1套、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少儿频道、各区(市)县1套模拟电视节目信号。” 对消费者反应强烈的每台480元机顶盒的价格出处,温江兴网传媒的解释是,机顶盒属于公司产品,物价部门允许该公司对该产品进行自行定价,消费者也可自购机顶盒。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周师亮:机顶盒机卡分离的发展趋势(下)

机顶盒采用软件技术实现数字电视即时CA解密(由于没有计算机的支持帮助)必须解决两个关键点:一是提高对信号处理的运算效率来达到和电视广播同步运行的匹配。其次为了保证CA不被破密的安全性,不能用降低CA抗破密的强度来凑合存储空间限制和运算效率,还不能提升机顶盒的成本(只能降低)。此外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FTTH进一步的成熟普及和大容量存储器件的不断开发成功,它还可以起到家庭网关的作用(这方面的论述从略)。

周师亮:机顶盒机卡分离的发展趋势(上)

一机顶盒从世界范围内广播电视发展方向看,模拟电视被数字电视取代是无庸置疑的,取代的时间和方法则随各国的国情而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经济实力有多雄厚,那国也不会于朝夕之间将所有模拟接收电视机都打入冷宫而以数字接收电视机来取代之,于是数/模转换机顶盒就应运而生。我国已经拥有三亿多台模拟接收电视机,当前我国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关键条件

国内主要卫星电视机顶盒厂商目录

1、同洲电子2、长虹3、深圳九洲信息4、福建神州电子5、高斯贝尔6、江苏银河电子7、深圳迈威8、深圳创维9、深圳成功10、福州卓异11、大亚科技12、江苏银河13.其它

06年前瞻:手机电视与IP机顶盒等备受关注

考虑到能源成本高涨与房地产泡沬化等因素,一些华尔街的分析师相当担忧2006年的美国经济。但投资银行JefferiesBroadview的技术管理总监DavidCreamer指出,半导体也许会成为新焦点。Creamer表示,随着半导体业界一些合并或并购案、首次公开发行(IPO),加上部份跨领域大型企业积极寻求成功的新兴科技以使其技术更加完整,2006年对半导体产业来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