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落户新东家

2010-08-03 11:12:00来源:华尔街日报 热度:

一家立体声设备公司的91岁创始人西德尼•哈曼(Sidney Harman)已同意从《华盛顿邮报》公司(Washington Post Co.)手中收购《新闻周刊》(Newsweek)杂志。

在最后一轮竞标中,哈曼打败了其他三家竞标机构,购得拥有77年历史的《新闻周刊》。其他竞标机构包括投资公司OpenGate Capital和对冲基金Avenue Capital Group。交易条款没有披露。但知情人士说,这笔交易只涉及少量现金往来,甚至没有。

哈曼说,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我带来了活力和一种新的方针;而且我是一位有阅历、洞明世事的生意人;我对新闻业的作用有着一种基本的尊重,我认为,在得到规范的情况下,新闻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和多数杂志一样,随着营销机构削减支出,并转向数字媒体中费用更低的广告渠道,《新闻周刊》因广告减少而蒙受损失。同时,这本杂志在互联网和有线电视时代还有多大用处,也受到了质疑。

其他竞标机构显得更有条件管理成本。投资公司OpenGate Capital已经出版有《电视指南》(TV Guide)杂志,对冲基金Avenue Capital Group同杂志出版商美国传媒公司(American Media Inc.)达成了交易,准备承接后者的印刷和广告销售等经营职能。

《华盛顿邮报》公司对Avenue公司说,要把《新闻周刊》交给一个将包括小报《全国调查》(National Enquirer)出版商美国传媒公司的集团,它感到不放心。这说明,它出售《新闻周刊》并不是一项纯粹的财务交易。

《华盛顿邮报》公司说,哈曼已同意保留《新闻周刊》300多名员工的“大多数”,而《华盛顿邮报》公司则将承担养老金和退休金义务。据一位知情人士说,对于不被新雇主保留的人员,其部分离职补偿也将由《华盛顿邮报》公司承担。

《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格雷顾姆(Donald Graham)发表声明说,在为《新闻周刊》寻找买家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买家和我们一样看重高质量新闻的重要性。

《新闻周刊》不会留用的员工当中,有一位是编辑米查姆(Jon Meacham)。他在周一对手下说自己打算辞职。

《新闻周刊》今年的总成本预计将在1.8亿美元上下。一位知情人士说,他同意承担的债务远远超过条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但最终让他在为期三个月的竞购结束后胜出的,还是他留住更多员工的承诺。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新媒体时代周刊如何办?从《新闻周刊》出售谈起

5月初,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出售旗下连续几年财务亏损的《新闻周刊》杂志,全美第二大新闻类周刊的出售引发了美国本土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新闻周刊》式微的三大因素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成立于1933年的《新闻周刊》纳入旗下,美国和加拿大的订阅读者达150万左右,其国际版本吸引了超过190多个国家的510万读者,《新闻周刊》的报道令其获得许多新闻奖项,使其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起很高的声誉。在美国国内,好几代美国人一到周末便怀着急切的心情渴望阅读下周即将出版的《新闻周刊》(或《时代》),人们希望阅读这些封面文章来了解他们对于事件的看法。然而渐渐地《新闻周刊》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强大影响力受到了挑战。首先,

《新闻周刊》1美元甩卖 《时代》或步后尘

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易主。经过几个月的喧嚣,当地时间8月2日,《新闻周刊》网站称,《华盛顿邮报》公司决定将其出售给91岁的音响设备制造企业哈曼国际工业集团(HarmanInternationalIndustriesInc。)创始人西德尼·哈曼。从2006年起就担任该杂志主编的乔恩·米查姆(JonMeacham)将辞职。根据《新闻周刊》网站发布的消息,熟悉交易过程的消息人士称,截至2日,交易尚未全部完成,在2日早上仍有一些“执着”的竞标者不断抬价。不过据其他美国媒体报道,此次《新闻周刊》的售价为“跳楼价”1美元。1美元卖出哈曼目前拒绝透露如何资助该杂志运营,但他称将给《新

新闻类周刊何处寻活路 已成夕阳产业吗?

新闻类周刊:何处寻活路?纸媒体如何面对数字时代无法揣度的未来?如果《新闻周刊》注定成为失败者,那么它的失败又给惶然不安的全球同行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左一点,让我们再左一点……不幸的是,美国第二大周刊类时政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由新闻杂志向观点媒体转变的努力没有成功,封面上女政治家闪亮的大腿亦无法挽救颓势。在新媒体的进逼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Newsweek最终拱手送人。纸媒体如何面对数字时代无法揣度的未来?如果《新闻周刊》注定成为失败者,那么它的失败又给惶然不安的全球同行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新闻周刊》的失败华盛顿邮报公司8月2日宣布,将旗下《新闻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为何被“贱卖”

2010年8月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旗下著名期刊《新闻周刊》被美国音响设备制造业大亨悉尼·哈曼以1美元收购。从5月《新闻周刊》被挂牌出售以来,这桩全球传媒界今年最大的悬念之一揭开了谜底。然而这项一美元的交易激发了传媒领域的更多惊叹和悬念,许多传媒纷纷在标题上以“陷入窘境”“日落西山”“夕阳产业”形容新闻类周刊的悲观前景。作为全球新闻类周刊标志性的杂志之一,美国《新闻周刊》如何走到被“贱卖”的这一步,有何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示?一、《新闻周刊》何以由盛变衰《新闻周刊》(Newsweek),最初的英文名称是“News-week”,是托马斯·J·C·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