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黄升民
摘要:
中国的三网融合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争论、搁置和分头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基于不同产业利益诉求的产业格局,通信行业受基础话音和宽带接入用户ARPU值效益预期下降的影响而把诉求点放到了基于NGN的媒介化,广电行业则在饱受单向传播、单一依赖广告收入之苦的基础上开始走向双向全业务的NGB,两者进入了相互补充、复制性的平台竞争时代,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三网融合的基础。
由于中国现实的国情,中国式的三网融合,不是单纯的市场、技术和利益的融合,也不是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融合,而是在意识形态参与主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是要构建一个以媒介为高地,以内容、网络和服务为骨干基础的崭新的媒?信产业,即媒介思维为主导的三网融合。
因此不管是广电还是通信行业,在三网融合过程中,二者都应该符合并且围绕着媒介思维去融合,才能做大做强。
一、关于三网融合的由来
2010年一开始,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基本政策方向一经推出就引发市场的回应,各种热烈的讨论也随之而来。其实我国的三网融合并不是个新鲜话题,而是一个沉积了十余年的历史问题的尘埃落定。
1、十余年前:替代性融合的搁置
我国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最早开始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美国FCC三网融合和广播通信之融合的促动,当时在政府高层,出于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出现了广电网并入通信网(注1)、仅在通信网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思路,并且在上海等地还进行了实践。但在随后激烈的讨论中,政府高层顾及到广电网的特殊性,尤其注意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于是搁置了这种替代性融合的思路。
在产业实践方面,相互融合的理性产业结构也没有成熟。虽然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了广电和通信提供了业务拓展的可能,广电开始涉足互联网接入和话音业务,通信业开始涉足有线电视,但是,此时不论是广电还是通信,在进入对方传统优势领域方面,均准备不足,竞争只是被当作捍卫生存空间的手段,双方都把抢夺对方用户看作是主要成绩,甚至出现了互剪电缆、流血冲突这样的你死我活的低层次野蛮竞争。现在回头来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即使能够把对方的业务抢到手,也不见得能经营好,这种野蛮的低层次竞争缺少政策层面的指引和管制,无法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当时各种因素的促动下,1999年9月,由国务院出面,出台了影响深远的82号文,其核心思想就是明确规定了通信部门不能经营广播电视业务,而广电部门也不能经营通信业务。从此,网络融合的问题成为敏感问题,被搁置下来。
2、十余年中:搁置争议,专心谋发展
在政策层面平息了恶性竞争的可能之后,广电和通信两大产业从盲目替代他人的思路中解脱出来,搁置争议,专心沿着各自的产业发展路线推进。
在这十余年中,广电和通信两大按行业不断深化技术探路,调整产业布局。
广电方面,逐渐形成了基于有线电视网络为核心的广电网的建设,形成了一个由有线、无线和卫星三大行业交叉发展、全面开花的数字化格局,业务范围也从单一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拓展到了综合性的多媒体信息平台。
通信方面,则在通信网的基础上,不仅完成了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形成了固网和移动网的融通运作,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市场运作的基本格局,而且还搭建起资本格局下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是在技术推动下由2G发展到3G,业务也从单一的话音服务拓展到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上。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产业的竞争和融合不断发生,出现了数字电视与IPTV、网络视频、CMMB与3G手机媒体等矛盾冲突和局部的合作。随着这些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和推进,进一步模糊了两大产业之间的业务界限和壁垒,也为日后发生的产业融合打下了基础。
3、十余年后:重提中国式的三网融合
2010年1月13日,被称为中国“三网融合”的启动元年。
广电和通信产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到今天在已经形成诸多基于数字技术、内容业务、传输网络以及服务平台等各个方面融合的事实,因此再来重提三网融合,就有了比较充分的现实动力,而且,中国的国情也使得这个融合是一个具有其它国家和地区所见不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出台背后都会映射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战略思路与产业发展规律。中国现时所提出的三网融合,当然也会受制于两种力量的牵制:其一、广电和通信两大产业在各自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格局和利益诉求;其二、国家高层从满足社会发展、民众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必然对三网融合提出相应的规划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现在的三网融合不是技术融合和单纯的产业融合,而是一个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融合,它既包含商业的、市场的成分,也会包含公共服务的国家意志的成分。
因此,看待中国的三网融合问题,必须用中国式的思维来考虑,需要看清三网融合背后是产业利益诉求以及国家意志导向,而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技术进步触动的产业融合。
为您推荐
在我刚刚听到到“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想这可能是一个为争夺眼球炮制的新概念,或者,是对抗电信系统的一种竞争手段。看看当下的媒体,3G之声隆隆作响,三网融合也是喧嚣不已,作为广电,同样需要自己的声音,需要一种对抗,我以为。再细细琢磨“NGB”的前前后后,我发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广电为什么要做“NGB”,我认为有以下三个理由。第一点,技术创新的动因。所谓技术创新,换言之某种效率高、效果好、应用层面广的发明或者改进,一旦进入规模化应用的轨道,创新的机制就开始生效,用熊彼特的话说,这种生产过程中内生的创新,必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整个状态如同没有终点的奥林匹克运动,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