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三张3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继展开了3G试商用和商用的进程。时隔一年多,网民们对三大3G运营商的使用评价及认可度如何,中国移动的G3,又该如何推出新的策略,来引领3G时代的前沿生活,在这一场硝烟四起的3G时代的赌博中,移动又该如何与其它运营商一决高低呢,这些都成为网民们热议的问题。
一、中国移动G3的含义
1、创意诠释:G3标识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用现代手法提炼并加以简约化设计。G3标识的战略性推出,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引领高效、精彩的3G生活。
2、传播诉求:G3是3G时代移动生活方式的领先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精彩丰富移动生活方式;G3也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民族科技创新的产物。3G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沟通与分享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沟通方式,让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和快乐。
3、特色业务:在TD上支持的3G特色业务有可视电话、可视电话补充业务、视频留言、视频会议、多媒体彩铃、视频共享、视频IVVR、随E行3G卡、随E行G3上网本等。
二、用户对三大运营商3G业务认可度的比较
5月17日,国内最权威的3G资讯平台,新浪网正式发布“3G推出一周年网民使用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结果,与第一次3G调查结果有着显著的变化,中国移动3G业务相比较于其它两家运营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题目“你认为三大运营商中最好的3G品牌是哪一家?”的调查中,中国电信“天翼”以36%的支持率居首,其次分别为中国联通“沃”,支持率为34%,而中国移动“G3”排最后,支持率仅为30%。这与第一次3G调查结果有了显著变化,在第一次3G调查中,网友认为最好的3G运营商为中国移动,比例占到了65.3%,其次才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什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三大运营商3G认可率的排序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动,中国移动3G认可率会从排名首位降落到了最后一名,这需要引起中国移动对G3业务的重新审视以及战略的重新调整。
在题目“你正在使用哪家运营商的3G手机服务“的调查中,44.2%的网友选择使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5.2%和22.0%,差距明显拉大。在网友认为的最好的3G上网卡品牌中,超过一半(51.2%)的网友选择了中国电信,32.6%的网友选择中国联通,仅有13.6%的网友选择了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的3G上网卡服务在三大运营商中,明显处于劣势。而58.8%的网友明确表示会因为3G标准的不同而转网,仅有19.6%的网友明确表示不会。
在对三大运营商的3G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选择“无”满意选项的排序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就是说中国联通在用户服务方面超过其他两家,占据首位。中国移动以高达31.3%的比例成为三大运营商中3G服务最令网友不满意的运营商。
中国移动有着大量的2G用户,但这并不说明在3G时代,移动单纯依靠这批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筹码,就能在3G时代的前沿生活中独领风骚。手机用户的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3G业务量的稳定,但是这种黏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用户看重的是实惠与便捷,当3G标准不适合该用户的时候,用户转网使用新的运营商的3G业务,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现象,所以,无论拥有多么大的用户群体,移动都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虽然中国移动较早地进入3G领域,但由于其自身在3G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等方面尚有差距,被中国电信趁机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抢占3G用户市场,以希望通过扩大用户规模来确保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其外,在与苹果的谈判中,由于移动过于坚持强势主导地位,结果被联通抢先与苹果达成联盟,如果网民对3G的接受速度较快的话,那么移动将处于不利的位置,这对于移动进一步发展G3业务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据慧聪邓白氏研究显示,在用户方面,虽然中国移动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其却面临着每月每户收入(ARPU)大幅下降的压力。中国移动10年一季度ARPU为70元,与去年同期的80元相比,跌幅为12.5%。这都不能不说是移动在这一场3G时代的赌博中的有一次失策。
三、中国移动发展G3业务的优势及举措
1、具备的优势
中国移动所具备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现有的移动用户规模。移动拥有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虽说用户可能会因为资费标准而转网,但若移动调整好自己的资费标准,还是能比竞争对手更容易地吸引到G3用户。二是不可比拟的品牌优势,无论是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还是中国移动这一企业标识,都推广的非常成功且深入人心。三是移动专属的TD-SCDMA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它集中了WCDMA、CDMA2000的技术精华并且是由中国自己研发推出。四是TD业务,它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能够提供多种GSM(2G网络)没有的特色业务,如视频通话、多媒体彩铃、视频留言等等。五是中国移动网络的运营经验。运营商给予用户的服务体验由多方面组成,包括网络覆盖、网络稳定性、业务种类、后台支撑等方方面面。
2、G3业务应用方面的举措
从TD-SCDMA试商用至今,中国移动在业务应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此前,中国移动面向TD-SCDMA用户开放了20余种业务;1年完成13年建设总量,史无前例的2G、3G两网融合,“超常规”建设3G网络;国内首创 “三不”(不换号、不登记、不换卡)发展策略,斥资6亿元深度参与手机厂商和芯片厂商“联合研发”,“超常规”运营市场。08年,即拍即传、小区短信、Wireless Info、手机电视等多项数据业务开创了奥运历史上移动数据业务应用新的里程碑;09年“两会”期间广泛推出和成功应用的TD-SCDMA视频和无线宽带上网卡等业务;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留言、G3笔记本等为博鳌亚洲论坛保驾护航;举办G3业务创新大赛,在数据业务方面采取超常规方式发展, 提出了“不要收入,提供100%的分成模式”、“不计付出,提供规范透明的平台服务机制”、“不拘常规,提供一站到齐的申报方式”、“不遗余力,提供全网协同的营销策略”四大举措。
众所周知,业务应用是3G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推动3G发展的引擎。中国移动以其具有的优势以及在G3业务应用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打造丰富的3G业务,推动3G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移动G3,如何引领3G时代?
移动G3有着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但是与其他运营商的用户认可率相比,目前又处于劣势地位。移动G3,要引领3G时代,又该采取哪些新的创意以及策略,这是中国移动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重视农[FS:Page]村地区市场以及中低端用户
相关调查显示,手机上网用户在网民中所占比重,农村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而农民工手机上网比重也相当可观。移动G3业务应改变原来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梯度发展模式,重视此前被忽略的农村地区和中低端用户,根据用户消费需求和社会信息化对3G的应用要求,有计划、分阶段地拓展3G目标用户群。虽然高端产品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利于品牌推广,但中低端用户处于金字塔的底端,具有庞大的市场,对拓展G3业务、增加G3用户数方面有着极强的潜力。
2、加快3G网络覆盖程度
运营商3G网络的覆盖程度是决定其用户增长的重要限制因素,3G业务的网络信号稳定与上网速度的快速,是用户选择某个运营商的一大决定因素。因此,在整体覆盖与布局的过程中,应优先进行重点区域的优化覆盖,从而分阶段完成网络优化覆盖。只有完善3G网络的覆盖程度,加快3G网络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潜在用户。
3、进行资费方面的调整
据调查显示,理想中的3G产品月消费,82.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控制在100元以内,其中52.8%的人更是认为应该在50元以下。而目前市场上的3G产品月消费价格超出了大多数网友的预期。为了能吸引更多的用户群,移动应推出新的3G套餐资费,来降低客户进入G3网络的门槛。面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消费群体,也可以制定不同的资费套餐,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4、推出不同流量的3G上网卡
在所有业务中,3G上网卡业务被认为是最佳切入点——能带来显著流量,而且可以满足人们随处上网、无线上网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在每月上网流量方面,有78.5%的网友每月上网流量需求超过5G,在运营商推出的各种套餐中,流量封顶可能会使部分网友在选择上网卡品牌上犹豫不决。因此,移动在这一方面可以参考中国电信的做法,推出类似不限流量的包时段套餐的业务,以此来吸引那些存在流量限制顾虑的用户。
5、降低G3手机价位,增加G3手机机型
“谁能抓住千元3G手机,谁就抓住了3G市场。” 3G手机价位高也是3G应用发展一直受阻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推出千元价位的普及型G3手机,比起动辄三五千元价位的中高端产品相比,千元产品更容易让消费者完成从2G向3G的过渡。移动在推出更多的TD智能手机、强化用户的移动互联体验外,更应该注重中低价手机、千元左右价位的普及型TD终端的推广。另外,也应该增加G3手机的机型款式,使用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他们将会是G3业务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一般都追求新颖、时尚的产品,因此,推出有创意的手机产品对于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移动G3,要引领3G时代的前沿生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移动G3,如何在3G时代独领风骚,如何在3G时代的这一场豪赌中独占鳌头,我们拭目以待吧。
为您推荐
美通社-PRNewswire拉斯维加斯1月5日电无线通信的全球领先者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Inc.)(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MOT)和全球最受推崇的数码影像品牌以及在美国数码相机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的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EK)今天宣布,双方结成为期10年的全球产品、交叉授权和营销联盟,以便为用户带来移动影像的无尽乐趣。通过将柯达的影像技术和系统整合专长与摩托罗拉的传统移动设备设计结合起来,双方将极大地提高拍照手机的使用简便程度、改善影像捕捉体验。双方的协作涉及授权、采购、软件整合、营销,并扩展到与联合设计团队共同开发影像丰富的设备
周一移动电话巨头诺基亚公司称,它已经联合数家科技公司推广DVB-H移动电视技术。这些公司包括:芯片巨头英特尔、移动巨头摩托罗拉、德州仪器(TI)和CrownCastleInternational下属的移动电视子公司Modeo。新组成的联盟被称为MobileDTVAlliance(移动数字电视联盟),瞄准在北美市场上为移动电视广播设立开放标准。DVB-H(数字电视广播-移动版)技术可绕开移动网络,从电视发射台直接向手机发送节目,允许众多手机用户同时接入电视服务。另外这种技术还可允许用户通过移动网络获得交互服务和订购“定制”节目。由于竞争激烈和规章制度迫使电话费用下降,来自电话服务的收入日益下降,
绘图芯片大厂NVIDIA公司日前宣布与移动数字电视芯片设计领导厂商DiBcom合作,共同为掌上型装置电视平台研发DVB-H参考设计方案。两家厂商的携手合作将会为次世代掌上型装置在移动电视节目播放品质方面带来重大革新。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到2009年止,将会有超过3,000万美国无线装置用户在他们的无线装置上,通过无线服务业者所提供的服务来观看影片及电视内容。此外,IDC还提到,在相同的期间,每个用户在每月的APRU(平均每用户贡献营收)将接近10美元,而影片与电视将会成为消费者在语音服务之外,推动手机APRU成长的单一最大动力。此参考设计方案结合NVIDIAGoForce5500掌上型装置
全球领先的商业、金融新闻和资料供应商彭博(Bloomberg)今天宣布,过去12个月里,它的BLOOMBERGTELEVISION(R)亚太服务在该地区的发布增加47%,其中包括最近在韩国有线电视和移动系统上推出的BLOOMBERGTELEVISION服务。BLOOMBERGTELEVISION的KennethKohn说:“BLOOMBERGTELEVISION在亚太各地发布的范围不断扩大,反映了该地区对高品质、即时商业新闻的需求。透过与全球主要媒体公司的联盟,我们扩大了我们的发布范围,增加了受众人数,巩固了彭博作为全球新闻和数据的领先提供商的地位。”在首尔,BLOOMBERGTELEV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