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tereo D是日本3D联盟事务局长泉邦昭于2009年在美国成立、目前由其担任CTO的2D-3D技术风险企业。该公司的2D-3D技术曾被电影《阿凡达》采用,用于修改部分镜头的立体感等。
目前,三维(3D)影像的制作,主要使用2眼式3D相机,或者通过2D-3D转换技术对2D影像进行数字处理,制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不过,两种技术都还存在很多课题。3D相机需要设置能以调整光轴的方式固定两台相机的“Rig”台架,一般来说整个系统大且重。因此,3D相机本身的成本、机动性较低以及每个拍摄场景的调整技术与经验都是大问题。
而2D-3D转换技术需要将2D影像的各部分嵌入3D的计算机图形(CG)空间中。要制作出比较协调的自然3D影像,一般需要进行名为“Roto”、由数百人手工操作的大规模调整工作。即便如此,由于具有只需要拍摄2D电影,以及各过去拍摄的2D电影等可转换为3D的优点,因此在最近的3D电影中,几乎整部影片都采用2D-3D转换技术制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即使是3D相机拍摄的影像,为了根据荧屏及电视屏幕的尺寸调整3D影像的视差,也会采用2D-3D转换技术。
此次,记者就《阿凡达》采用该公司2D-3D转换技术的经过、该技术的特点及今后的展望采访了Stereo D的泉邦昭。(采访人:野泽 哲生)。
据说《阿凡达》的部分镜头采用了Stereo D公司的2D-3D转换技术,其他还有什么影像采用过贵公司的技术?
泉邦昭:Stereo D的公映作品有两部,包括《阿凡达》以及(因执导1999年的电影《第六感》等而知名的)M.奈特·沙马兰(M. Night Shyamalan)导演的最新作品《最后的气宗3D》(2010年7月2日将在美国公映,2010年7月17日在日本公映)。个人作品方面,过去曾转换过动画片《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以及《光之美少女》等。
据说《阿凡达》采用的技术是从10家公司中挑选出来的,实际情况如何?另外,(因《爱丽丝梦游仙境》等采用其2D-3D转换技术而知名的)美国In-Three公司等基本以Roto方式制作,采用数百人的人海战术,Stereo D的技术情况如何?
泉邦昭:准确来说,《阿凡达》候补的对象有4~5家公司。我们公司有6名人员参与了《阿凡达》的制作,名字也写入了《阿凡达》的字幕。尽管我开发的VDX自主软件也需要Roto,但能以半自动方式进行转换和调整,因此使交货期(比以往)大幅缩短。不过,《阿凡达》只有几个镜头采用了我们公司的2D-3D转换技术。
另外,最新作品《最后的气宗3D》采用我们的技术将整个影片从2D转换成了3D。沙马兰导演以讲究而知名,需要及时满足导演的要求,我们采用独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创下了50人6周内完成整部影片转换工作的惊人纪录。恐怕这是公映影片中高质量3D转换的全球最快速度。
有关质量控制的详细内容,我会在6月29日发表演讲时介绍。
您认为今后3D相机与2D-3D转换技术中的哪一个会成为3D影像制作的主流?比如,是否会形成实时影像采用3D相机、其他影像采用2D-3D转换技术的格局?
泉邦昭:实时影像当然需要用3D相机拍摄。实时的2D-3D转换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质量水平有限。不过,不考虑实时影像的时候,3D相机还存在光学失真及各种限制,比如,无法以灵活的角度拍摄,视差调整比较困难,左右影像错位等限制,应根据立体感、成本、影像的目的及观赏环境,来决定采用哪种制作技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今后,2D-3D转换技术会获得飞跃发展,与在原理上控制就比较困难的3D相机拍摄相比,2D-3D转换技术可进行自由的视差调整、可制作清晰安全的3D影像,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新浪科技还获悉,随着3D电视标准的制定进程的拉开,3D电视频道建设的筹备工作也在悄悄展开。目前,天津已经在内容和技术上开始筹备3D频道,该频道除了3D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外,还将有3D演播室内的新闻播报以及各种现场直播。
另外,除了天津之外,国内已有7-8家电视台正在关注3D技术的发展情况,已经或将在立体电视节目或者立体电视频道方面做一些尝试。
实际上在制作环节,国内外的3D技术方案林林种种,国内业已有许多公司具备制作能力,甚至已有拍摄完成的3D影视剧节目。然而播出平台尚未做好准备,目前没有一家电视台的立体频道或节目进入运营环节,3D电视大范围、长时段的播出条件并不成熟。
据悉,近日,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将举办“3D立体影视技术发展与运营实践研讨会”,这是广电系统首次就3D电视运营规划及标准制定开展专门研讨,这也是首次汇集标准制定方、制作与播出机构以及技术提供商多方于一堂。如果此次研讨会的多方沟通能有效打破国内3D发展的标准、节目和技术等方面的瓶颈,打通从制作、播出到运营的整条产业链,那么3D电视频道的建设将更为现实和值得期待。
为您推荐
看《阿凡达》,观众似乎推开了一扇视觉之窗,许多观众对眼前涌现的这些梦幻场景充满了好奇。作为全世界首部全3D制作与真人结合的电影,《阿凡达》给观众带来的更多是视觉上的冲击,不少观众在感受视听震撼的同时,对电影中的新技术也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3米高的“阿凡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纳美星人的表情和动作是如何设计出来的?看《阿凡达》为什么会戴上厚厚的3D眼镜?成都电影院的3D效果如何?今天,本报记者为您解密。一副眼镜700元!3D效果很“烧”钱提到3D电影,不少年轻的观众还记得小时候用那种薄薄的红绿色眼镜,那是利用两台胶片机生成的3D画面技术,然而,一卷胶片很快就会放完,所以那时只有3D短片。昨日,记者
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宣称2009年将是电影3D技术元年,确如他所说,过去一年有多部3D电影面世,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正在全球掀起票房狂潮。而在电视领域,3D时代或许也将开启序幕,美国著名的ESPN电视网与日本索尼公司日前宣布,将在南非世界杯期间采用3D技术转播部分场次。这也标志着,世界杯的3D元年将从2010年开始。去年12月25日,国际足联正式宣布将在南非世界杯中使用3D技术,届时将有25场比赛使用3D专业摄像机拍摄,其中就包括南非与墨西哥队的揭幕战。国际足联宣称,这将是世界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转播革命,人们将从足球比赛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生动和激情。本届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将与索尼公
从3D电影《阿凡达》公映伊始,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人期待他的票房号召力,有人期待他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消费电子制造商和有线电视运营商也都期待它会成功。希望能《阿凡达》获得成功,推动3D技术从影院走向家庭。随着3D电影《阿凡达》在全球热映,一些全球消费电子巨头们也纷纷宣布了其3D电视的计划。据媒体报道,索尼在2010也将推出3D电视,并表示在截至2013年3月的财年里,该公司每年出售的电视机将有1/3至一半配备3D功能。由此可见,3D电视在未来平板电视领域的核心地位。索尼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