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前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经正式通过,广电获得IPTV播控权,但事实上,广电与电信的利益博弈不仅没有因此而告一段落,反而呈升级态势。
原则上,三网融合各试点城市只能有一家电信运营商运营IPTV业务。“这意味着中国电(600795,股吧)信、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和中国移动基本上不可能在某试点城市内同时运营IPTV,显然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当地广电运营商的竞争压力。”南京易讯通网络创始人、易观国际观察家于斌向《数字商业时代》记者表示,广电眼红三个运营商很久了,一直想自己做第四个运营商。
但事实上,广电在IPTV业务推进过程中一直受到电信的挤压和侵占。此前,电信运营商在多年举步不前的三网融合利益博弈的间隙,已经在很多地方尝试以IPTV为代表的融合业务应用,让民众提前感受三网融合业务的实际体验,也树立了一定的口碑,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广电与电信阵营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在这种局面下,广电的应对办法只有一个——封杀。据悉,安徽广电在6月初上书国家广电总局,请求参照广西的做法,处理安徽电信开展的IPTV业务。安徽广电请求总局封杀IPTV,理由是价格比数字电视还要便宜。即使是同样的价格,与可以点播、可以上网、可以延时播放的IPTV相比,传统数字电视也缺乏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的电信公司在IPTV业务拓展上受到省电信分公司的业绩标准考核,尽管违反了三网融合的方案,但是电信运营商显然不甘心将自己的业务拱手相让。
消费电子行业专家、互联网专家王斌认为,电信运营商的想法是,只要获得足够量级的用户数,就能够拥有向广电叫板的实力,到时候生米做成熟饭,即使广电要求停止服务,也不能伤害用户利益。“电信、联通(600050,股吧)都已经宣布要将城市宽带升级到8M入户,而农村升级到2M入户,这样做一方面是为发展IPTV铺路,另外也是为了提高广电进入门槛。”
有业内专家指出,广电、电信IPTV业务之争并不会因为三网融合的政策而终结,消费者期待的三网融合业务可能会在广电和电信的利益之争中变得困难重重。
在广电和电信两大部门因IPTV争得不可开交时,又传出了“国家电网试点电力光纤到户”的消息,在业内再次掀起新的波澜。根据国家电网计划,今年将在全国14~18个省区进行推广,要求各地的新建小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国家电网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主要依靠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铺设,可实现智能电网功能,并开展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内容传输的三网融合业务。
未来广电最有可能是利用政府从政策和牌照中赚点钱而已,至于说是不是会形成新的不公平的垄断还不好说。电信研究专家马继华说:“不公平是肯定的,但广电要想垄断IPTV就没那么容易了。名义上是只有广电能做IPTV,但是它自己的经验不够,在做不好的情况下,只能依赖市场。我觉得,广电最终也可能将部分业务租出去,就像以前管理互联网视频一样,以颁发牌照为主。”
为您推荐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