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电信、地方政府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政府部门最佳的平衡观
几天来一直处于焦急等待的各界人士,也终于松了一口气。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正式下发。至此,有关三网融合的最为引人关注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最终确定。
“进入试点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商们,今后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而其与各地电信运营商届时争夺的不仅仅是内容资源,最核心的则是当地的相应用户。”广电行业资深人士吴纯勇对记者说道。
千呼万唤踢出临门一脚
按照三网融合协调小组此前的承诺,试点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试点城市名单应该在6月25日最终出台。据记者了解,6月23日,方案制定小组的成员又紧急召开了一天的会议,确定了最后上报方案。
但这份经过6次易稿“难产”的方案,并未如期在25日下发。“从方案出台的流程及细则来看,如此重大政策的出台是需要国务院总理出面主持召开的办公会上决定,而当时南方抗洪是更为急迫的任务。”吴纯勇告诉记者,方案最终延迟出台,只是流程问题,而不像前五稿当中广电、电信博弈所至。
6月29日下午,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召开会议,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通过最终的讨论。7月1日,这份备受关注的名单终于出炉: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以及北京市和上海市。这是一份“10+2”的名单,十个省会及以下城市,加上两个直辖市。
“名单当中的十个城市是广电和电信双方协商的结果,双方都同意。作为直辖市,上海市入围也很正常,上海在三网融合方面走得比较靠前,是老试点地区,自然入围。而北京市入围则是因为北京市委极力推动的结果。”《中国数字电视》总编辑包冉告诉记者,这份千呼万唤的名单不存在什么争议,是广电与电信都达成一致的一份名单。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制定过程中,因为广电与电信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而六易其稿,而双方在试点城市的推荐中也曾存在争议,因此业界曾流传可能会出台一个“五五方案”,即广电拿出5个试点地区、工信部拿出5个试点地区。然而不可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争取试点名额的城市中,起到主导力量的不仅是广电或是电信的力量,更有地方政府的强烈意愿。因此,在多次博弈以及最高级领导的协调之下,7月1日终于出台了一份平衡了广电、电信以及地方政府意愿的一份名单。当然,此次三网融合试点城市资格的确定,还平衡了当地有线电视网络的情况,有线用户数量规模以及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东西经济发展、协调等多方面因素。
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除了广电和电信,积极参与争夺试点城市名单的,就是各地政府,因为谁都知道,三网融合意味着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产业机会。
当然,成为试点更意味着有机会享受接连不断的优惠政策。据悉,最终印发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文件明确表示,将抓紧研究出台扶持三网融合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的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工信部、广电总局、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此外,地方人民政府也将结合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进一步加大对三网融合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三网融合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网络建设和推广应用所需资金。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正式出台,相信还会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并不断细化,它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一是试点双方在某些业务层面的营业税免税;二是试点双方在诸如网间结算、牌照许可费等层面如何设置;三是试点双方在相应人才引进层面的相应政策;四是在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政策的背景下,也将会安排试点双方在诸如金融、资金等层面的政策支持。”吴纯勇认为。
这次试点城市名单公布的同时,并未如业界报预期的那样,将试点的实施细则一并公布,比如各城市承担试点的主体、试点实施的步骤、试点的优惠政策等等。如同一只靴子已经落地,楼下的人都在等着第二只靴子。据记者了解,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经就网间结算等核心的细则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是这些核心细则将不会对外界公布,其他部分细则制定的权利将下发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可针对当地情况就一些细则问题灵活处理。
背景链接LINK
意料之中的名单
融合方案六易其稿,试点城市名单迟迟难产,7月1日公布的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包括: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另外,北京、上海2个直辖市也一并进入。
正式名单和此前业内流传的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城市的入选都在意料之中,也有个别出乎意料。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目前已经不仅仅是工信部和广电总局之间的博弈,也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在不少城市的背后也往往能看到政府的身影和当地大经济体的支持,如此看则也在情理之中。如长虹之于绵阳;海信、海尔之于青岛。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