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大战刚刚开始?

2010-06-25 13:50:00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杨正莲热度:

在回家的路上,甘剑平觉得自己实在太累了。“去希腊旅游应该不错,欧元正在大幅度贬值,那里的动乱也已经平息”,他拿起手机,通过“云网”搜索到了东方卫视的一部希腊旅游纪录片,然后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把纪录片下载到家里的电脑上。

回到家里时,纪录片视频已经下好。甘剑平和朋友一边共享视频,一边通过IP电话商量要去的景点。纪录片里的携程网,又让甘剑平轻松预定了航班、酒店,同时他还选择了银联支付。

在6月8日的一个论坛上,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甘剑平如此向人们描绘了他所期待的“三网融合”:一根光缆、一个屏幕,就可以打电话、上网、看电视。这些在技术上早已实现的美好图景,或将在广电和电信破除双向禁入的行业壁垒之后成为现实。

6月25日,三网融合试点细则正式出炉,而首批试点城市名单也将同时宣布,取得相许可的试点企业即可依法开展双向业务。三网融合,就是把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在业务上相互渗透融合。其中,互联网是虚拟网络,广电网和电信网的融合才是关键环节。

历经十多年的冲突磨合之后,最终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之下,广电和电信才取得了“双向进入”试点的实质性进展。但如何实现合作共赢,仍将继续考验各方化解体制障碍的决心,而消费者甘剑平的使用体验和权益也将受制于此。

“试点城市(省份)一旦确定后,广电和电信双方应该先坐下来谈,一谈最低价格,二谈增量市场势力范围。”中国数字电视主编包冉认为,只有争取到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才能掌握主动权。

但业界对此并不乐观。“作为VC(风险投资),我的同行们,绝大多数还在持观望的态度。”当天,甘剑平以IT投资行业的从业者身份直言资本对于政策的担忧,“三网融合万事俱备,独缺东风”。

融合,源于禁入

甘剑平所担忧的政策,主要是广电和电信相互开放的程度,这将决定消费者和资本的进入规模。“只要有了细则,未来近万亿的投资和消费都会进入”,他说,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回报。

此前十来年,广电和电信却因为彼此挑战对方的业务边界,一直纷争不断。

三网融合,在1998年被经济学家周其仁提出,后来又连续写进了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彼时的融合时机还不成熟,但广电和电信双方的矛盾已经出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自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1998年广电曾试图摸索开展一些电信业务,结果受到电信运营商的强烈反对,“广电和电信为了抢电缆沟,武斗流血事件都发生过。”侯自强曾任国家广电总局高级顾问,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后来广电就退出了。”

与中国不同的是,欧美各国已经开始允许广电业与电信业互相渗透,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与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TCI也在1998年合并。

当时,中国正酝酿电信产业新一轮改革开放,以应对WTO的入门条款,并在1998年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电信产业的大论争。针对电信和广电对于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建设“三网复合”的不同论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公开发表《数网竞争、三网合一》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电信业、广电业相互融合,几张物理网络彼此竞争的概念。

但在次年9月17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却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82号文”),明确双方“互相禁入”。

随着通信技术,尤其是基于IP的各种技术发展,使得原本分属于不同领域的电信和广播电视业能够提供相近或相同的服务,一条通信线路即可实现电信、电视和互联网三重服务。而最早出现的三重服务IPTV,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的交互式网络电视。

技术上的实现,并没有必然带来电信和广电的相互融合。相反,他们分别通过电信增值业务牌照和IPTV牌照,限制对方进入本行业。

2005年前后,在全球兴起IPTV热之时,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电信企业开始测试和试点,年末试点IPTV用户达到26.7万户。次年,广电总局却将牌照分别发放给了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信运营商被排除在外。在广电的“打压”下,IPTV只能以“广电负责内容管理,电信负责网络提供”的模式发展。但该业务与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存在正面竞争,广电的积极性并不高,各地电信企业擅自开展的IPTV业务也被禁止。

此间,电信也以各种理由拒绝广电染指利润丰厚的电信增值业务领域。

“因为先有不允许融合,所以才有后来的三网融合。”侯自强说,“广电从数据业务退出来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最终垄断了宽带市场。”

&nb[FS:Page]sp; 中国的三网融合进退两难之际,中国信息产业突飞猛进,出现了巨大的市场融合需求。以2009年的数据为例,在中国3.74亿的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高达60.8%。

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三网融合也被当作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路径之一。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要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随后,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中要求,“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个以张德江副总理为首的推进小组,也在此间成立,直接指导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终于在2010年取得重大突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

根据这次会议明确的时间表,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客户端争夺战

两大行业终于相互解禁,但谁都不肯放弃在政策层面跑马圈地的最后努力。一场空前激烈的客户争夺战,围绕IPTV集成播控、客户端管理和带宽标准等核心内容,充斥着试点方案的制定始末。

行业主管部门在IPTV、增值电信业务的界定,以及双向进入的实施细则等诸多分歧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工信对广电“集成播控权”的试探,并最终“直接管客户”的强烈意图。

国务院1月21日下发的总体方案中规定,“IPTV、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业务由广电部门负责、宣传部门指导”,但这并不能让工信部轻易放弃争夺“集成播控权”的努力。

在工信部看来,“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可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从事IPTV传输业务、手机电视分发业务”这句补充说明,已经预留了电信运营企业的活动空间,至少可以争取对内容集成的权力。

因此,工信部在试点方案中对于电信运营企业可以进入广播电视业务的表述中,反复使用“汇集”一词。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