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让市场和用户来做决定

2010-06-21 09:32:00来源:郑文富 作者:通信世界周刊热度:

在电信和广电的协作与博弈下,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几经周折,最终将于未来几个月在全国先行铺开。尽管与此前的缓慢进展相比,当前的初步进展令人称快,但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实施阶段,政府和产业链各方应把精力投入到融合工作的长效发展中。在笔者看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关注用户需求将成为三网融合下一步工作成败的重中之重。

跳出三网谈融合

要厘清三网融合的纷争,我们必须跳出传统三网融合的概念。传统的三网融合即计算机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但当今信息与通信技术及服务的发展,远远超越了传统“三网”的范围:不管什么网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大众信息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要实现这个目的,服务创新、网络融合、组织整合和网络成员价值定位四项任务必不可少。完成这四项任务并形成具有高生产率、高鲁棒性和多样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是信息服务发展的最终目的。

服务创新即充分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网络融合即数据网、电话网、视频网的融合,从而使一个网络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信息、电话信息和视频信息的传输,提高信息服务效率、降低信息服务成本。组织整合即提供信息服务的相关供应商如网络运营商、内容制作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等机构以某一具体的服务为导向,以价格、交易成本等市场理论为原则,形成商业网络组织,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网络成员的价值定位即在通过组织整合所形成的商业网络组织中,网络成员间在产品价格确定和价值分享等方面,考虑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基于市场原则来实现各自的价值定位。

在上述四项任务中,服务创新是根本,而网络融合、组织整合和组织成员价值定位为服务创新提供基础设施、组织和财务支持。

在构建健康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有关各方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客户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

以客户需求导向

在广电和电信共同提交的五个试点方案中,双方围绕试点地域、播控权等进行了长期的鏖战。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双方网络及业务的融合一度陷入僵持。在三网融合发展初期,政府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但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实施和全面布网阶段,双方应尽快就技术、网络、业务、市场策略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将客户需求作为最终的服务要义,因为只有客户买单,才能促进三网融合市场的持久繁荣,也才能保证运营主体及产业链各方的利益诉求。

当三网融合进入实质实施阶段,政府可考虑采取必要的组织机制,加快三网融合的推进步伐。在此方面,欧美许多国家都树立了良好的样板。笔者建议,政府在鼓励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网络、开发业务、开拓市场的同时,可考虑在国家层面设立独立的中立机构,为涉及三网融合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另外,就三网融合的发展议题,政府可考虑采取听证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将用户需求、运营商的实际资源和三网融合的进展统筹考虑。听证会制度曾在电信资费改革、电话初装费评议等事项上取得过重大进展,若在三网融合实施过程中引入听证会制度,无疑将保证电信、广电、互联网从业者牢牢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声音,政府也有了实施的参照。

实施市场导向的改革

实施三网融合之后,我国将形成四张相对独立的网络,分别由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新广电运营商(未来将形成的一家以现有广电网络为基础的广电运营商)四大运营主体建设、管理和运营。在这四张网络上,用户均可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通信服务,但互联互通、网间结算、业务和市场平衡等问题无疑将成为四大运营主体的新挑战。

综合来看,三网融合的纷争,最关键之处在于对信息内容播控权,即对拥有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和播映权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及新兴互联网厂商等资源的争夺。三网融合新政实施前,“广电系”曾一度将全国的电视电台节目制作和播映与其网络绑定,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垄断。但信息内容制作与播映和网络是否绑定以及如何绑定,完全是市场行为。作为一家电视台,它自会基于理性原则选择与哪个运营商合作,或者作为一家网络运营商,它会基于成本、用户、市场等目标选择与哪个内容供应商做合作伙伴。因此,在下一步的三网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的归市场”,建立四大运营主体充分竞争的格局,并促使其在纵向上形成各自独具特色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理性、自由和平衡的发展环境,产业链各方才能各就各位,各取所需,从而保证三网融合乃至其所涉及的相关产业稳定、长效发展。

长期来看,政府应逐步解除对广电网络的管制,允许网络运营商之间、内容供应商之间展开自由竞争,正如当初解除电信业管制允许电信运营商之间展开自由竞争一样。另外,政府也应建立三网融合实施的法律保障,根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新闻、娱乐等内容制作和播出的法律,就内容本身进行监管。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