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RFID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将RFID产生的海量信息为业务所用。这就需要解决企业现有的业务系统如何与RFID系统接口的问题,包括连接RFID设备、处理RFID数据、将其转换成业务信息等。为了避免因标签种类变化、系统业务逻辑改变而需要重新编写业务信息的情况,需要将RFID硬件模块的连接控制、中间数据处理与上层应用软件分开,因此引入了RFID中间件的概念。
此外,利用SOA系统具有可扩展性高、可维护性好的特点,以便为用户提供灵活的维护服务,还引入了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utures)。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方案。该方案可把各个应用RFID技术的功能抽象成服务,应用基于J2EE构建方法,综合应用JMX、JMS、Struts等技术。企业应用系统通过请求服务的方式来获取RFID中间件提供的服务。用XML进行数据传输,并提供Web Service接口。
1 技术基础
1.1 RFID中间件
RFID中间件是实现RFID硬件设备与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传输、过滤、数据格式转换的一种中间程序,将RFID阅读器读取的各种数据信息,经过中间件提取、解密、过滤、格式转换、导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应用系统反映在程序界面上,供操作者浏览、选择、修改、查询。中间件技术也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难度,使开发者不需要直接面对底层架构,而是通过中间件进行调用。
RFID中间件是一种消息导向的软件中间件,信息是以消息的形式从一个程序模块传递到另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消息可以非同步的方式传送,所以传送者不必等待回应。RFID中间件是在企业应用原有的中间件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应用特性进一步扩展并深化了中间件的应用,使得RFID应用系统的开发变得更容易,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所以它的架构设计解决方案是RFID应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核心技术[1]。
目前提供RFID中间件平台的厂商主要有IBM、Oracle、Microsoft、SAP、Sun公司。对于这些厂商,RFID中间件只是其现有软件的扩展,其RFID产品可以迅速方便地与各自现有的软件产品线集成在一起。但缺点是其产品对该厂商其他软件产品的依赖性比较大。
1.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种技术架构风格,它代表了一种开放的、敏捷的、可扩展的、可组合的架构[2],定义了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松散耦合关系。其业务敏捷的特点,帮助企业把业务变得更加灵活,能够适时、快速地响应变化。SOA的核心概念就是服务[3],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包含服务的3个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注册。在这些角色之间使用了3种操作:服务发布、服务发现和服务绑定。作为SOA的一种实现技术,Web Services提供了基于XML的标准接口,具有完好的封装性、松散的耦合性、协议规范的标准性以及高度的可集成性等特点,能够良好地满足SOA应用模式的需求。
1.3 JMX和JMS
Java管理扩展JMX(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s)是一个为应用程序、设备、系统等植入管理功能的框架。在JMX规范中,管理组件是一个能代表管理资源的Java对象,遵从一定的设计模式,实现该规范定义的特定的接口。该定义保证了所有的管理组件以一种标准的方式来表示被管理资源。管理接口就是被管理资源暴露出的一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修改能够控制被管理资源。管理接口包括:能被接触的属性值、能够执行的操作、能发出的通知事件等[4]。
JMS(Java Message Service)是访问企业消息系统的标准API,定义了Java中访问消息中间件的接口,但JMS只是接口,并没有给予实现,实现JMS接口的消息中间件称为JMS提供者(JMS Provider)。在JMS框架中运转的方法如下:
(1)得到1个JNDI初始化上下文(Context)。
(2)根据上下文以查找1个连接工厂。
(3)从连接工厂得到1个连接(Connect)。
(4)通过连接以建立1个会话(Session)。
(5)查找目的地(Topic/Queue)。
(6)根据会话以及目的地以建立消息制造者(TopicPub
lisher/QueueSender)和消费者(TopicSubscrib-er/QueueReceiver)。
2 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架构
利用SOA松耦合、面向业务的特点,结合RFID中间件实现的应用系统集成的方案可提供丰富的接口,能够帮助实现对RFID设备的管理以及对数据的处理,简化了对底层设备应用的支持,避免了对底层设备的低级别接口的处理。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RFID中间件与企业系统的集成,完成两者的松耦合集成。
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架构,其基础架构层分为设备管理层、事件处理层和服务接口层,并通过Web Service技术包装了每1层相应的功能,且进行了具体实现。本文重点介绍该RFID中间件架[FS:Page]构中的基础架构的3个功能层[5]。这3个层次有着明确的功能划分和层间的交互接口。RFID中间件架构如图2所示。
中间件设计包括RFID设备管理组件和事件过程管理组件。RFID设备管理组件是分布式的代理,负责第1级的事件过滤;设备管理包括设备询问器,对每1个阅读器和传感器设备,代理必须互相作用。过程管理组件是通过RFID事件下一级的过滤,把事件放置到交易环境中,然后发布应用层事件ALE(Application Layer Event)[5]。
2.1设备管理层
设备管理层位于架构的最底层,直接与阅读器交互,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1)采集射频卡上的数据。
(2)对于来自不同类型的阅读器的数据进行适配处理,得到统一的、格式化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校验。
(3)将校验无误的数据按照用户定义的协议进行封包,并将消息包发送到事件处理层的消息系统。
依据其实现的功能,分别针对射频卡阅读器模块、阅读器接口、数据校验和数据打包4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阅读器模块是根据硬件供应商提供的规范进行编码实现的;阅读器接口主要解决将来自协议格式的数据转化为系统所需要的EPC码;数据校验采用CRC校验;数据打包先依据获取的卡片编码中“数据分类”内容,判断出该标签数据属于哪种类型,然后按照这种数据类型将标签数据封装成相应的消息包。
由于每个ALE阅读器事件流可能来自多个物理设备配置表,因此设备管理器为每个设备表创建1个询问器,并通知询问器哪种传感器被绑定到指定的阅读器上。询问器发送传感器事件流到设备管理器,设备管理器将1个或多个传感器事件流构造成阅读器事件。设备管理器把初步处理的阅读器事件发送到ALE服务器。
询问器代理:1个设备管理器的配置由它管理的设备和它要咨询的询问器组成,然后与它所对应的设备管理器交互。每个设备概要表由物理设备属性和询问器配置组成。物理设备属性是被命名过的传感器(例如天线和1个金属传感器)。
事件信息空间:事件信息空间类似于公共的容错事件信息经纪人。它支持异步接收来自设备管理器的事件、ALE事件以及其他来自事件过程管理的配置需求。事件信息空间同时提供一个存储转发机制,确保重要的事件在中断的网络或其他组件失效的情况下不丢失[5]。
在系统中,将每个阅读器模块的远程方法调用封装为1个管理组件(MBean)作为JMX服务器的实例注册到JMX服务器中。通过JMX框架对阅读器进行监控和管理,使RFID中间件系统能提供管理、监控阅读器的功能。本部分描述为阅读器管理组件添加时间服务,以达到定时控制阅读器的目的。
2.2 事件处理层
在RFID系统中,一方面是各种应用程序以不同的方式频繁地从RFID系统中取得数据;另一方面却是有限的网络带宽,其存在的矛盾,使其有必要设计1套消息传递系统,使设备管理层产生的事件能够传递到消息系统中,由事件管理过程进行处理,然后把数据传递到相关的应用系统。在这种模式下,阅读器不必关心哪个应用系统需要什么数据。同时,应用程序也不需要维护与各个阅读器之间的网络通道,仅需要将需求发送到消息系统中即可。由此,设计出的消息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1)数据缓存功能;(2)基于内容的路由功能;(3)数据分类存储功能[6]。
下面将描述创建一个MBean来实现一个数据处理节点。消息组件可以按照MBean来部署。消息处理组件执行功能:从源队列中获取消息,对消息执行处理,然后将结果消息放置到目标队列。消息处理UML图如图3所示。
JBossMQ是通过xml文件jbossmq-destinations-service.xml进行配置的。以下是获得JBOSS JNDI初始化上下文(Context)的代码:
Hashtable props=newHashtable();
props.put(Context.INITIAL CONTEXT FACTORY,"org.jnp.interfaces.NamingContextFactory");
props.put (Context. PROVIDER URL, ip +":1099");
props.put("java.naming.rmi.security.manager","yes");
props.put(Context.URL PKG PREFIXES,"org. jboss.naming");
Context context=new InitialContext(props);
来自消息系统的消息以临时XML文件的形式和磁盘文件方式保存,供数据接口使用。消息系统完成消息缓存、分类整合、路由转发、临时存放等操作[4]。
事件过程管理EPM(Event Process Managment)由ALE服务、配置管理、复杂事件过程以及交易规则执行组成,对EVP的访问能通过HTTP、JMS以及网络服务接口实现。
EPM登记/订阅其感兴趣的事件,当在信息空间中有事件发生时,即会通知EPM,一旦接收到这些事件,随后会应用复杂事件处理(过滤器),结合交易规则对这些事件进行处理。另一种情况下是:外部的客户端(如EPC-IS)已经注册接收ALE,这些过滤后的事件会被发送到ALE客户端指定的位置。
2.3 服务接口层
来自事件处理层的数据最终是分类的XML文件。同一类型的数据以XML文件的形式保存,并提供给相应的1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使用。而服务接口层主要是对这些数据进行过滤、入库操作,并提供访问相应数据库的服务接口。具体操作如下:
(1)将存放在磁盘上的XML文件进行批量入库操作,当XML数据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启动数据入库功能模块,将XML数据移植到各种数据库中。
(2)在数据移植前将重复的数据过滤掉。
(3)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访问数据库提供Web Services
接口。
其中,数据过滤过程是在处理临时存放的XML文件的过程中完成的。方法是:将同一个卡号的多条记录按照读入的时间戳进行比较,若相邻记录的时间戳差值小于用户定义的阈值,则认为重复读取发生,剔出后1条记录。依次类推,剔出掉所有冗余数据。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将对数据库的访问以服务的形式发布,供企业内部应用程序和企业合作伙伴调用[2]。以数据过滤为例,其核心代码如下:
for(int i=1;i
spantiIDe=sPan.Seconds; //相邻记录的时间戳之差
if(spantime<=0.002)
{subtime[i]=i;}
//若相邻时间戳差值小于2 ms,
//标记第2条记录为冗余数据
else subtime[i]=0;}
for(int j=1;j
{ds.Tables[0].Rows[j].Delete();j=j-1;
rowcount=rowcount11;}
}
以下是服务接口层向应用系统发送SOAP响应,返回处理结果的部分代码[7]。
3 RFID中间件的实现及测试
RIFD中间件系统开发工具采用Eclipse3.2,应用服务器软件采用JBOSS4.0, Web容器为Tomcat5.5。此外,服务器端采用了基于Struts的MVC多层次结构框架,数据服务层则采用MySQL5.0数据库。
实验中,终端通过485网络组网,应用系统使用的是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作为服务请求者,根据服务接口层公布的入库信息核对服务WSDL,得到该服务的接口定义和服务端侦听地址,由入库管理模块通过服务代理接口向Web服务发送SOAP请求消息,请求入库信息核对服务,Web服务平台收到该服务请求后,向RFID中间件发送消息,创建一个出库信息核对服务的实例,设备管理层根据服务请求参数,启动相应的RFID阅读器读取标签信息。然后将读取的标签信息经处理后打包传给事件处理层,根据服务请求的参数与捕获的标签信息进行核对处理,处理后向服务接口层返回核对数据正确或者错误的信息,如图4所示。最后,服务接口层向仓库管理系统发送SOAP响应,返回处理结果[5]。
实验表明,原来的应用系统仅仅支持1种固定卡型的阅读器,采用RFID中间件以后,可以在1个系统中采用各种卡型的阅读器,而上层程序不需要再进行修改,增加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系统稳定性也有大的提高,有效解决了企业应用中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SOA,综合应用JMX、JMS等技术的RFID中间件架构,并说明了RFID中间件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及基础架构的实现。这种中间件结构能很好地屏蔽低端各种物理设备的信息。由于采取了模块化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裁减,在需要的时候再加入相应的模块,例如,可根据需要是否添加认证和安全模块。通过Web Service,可实现对RFID中间件更高层次包装,保证了RFID基础架构中3个功能层之间的相互独立和协同工作。
为您推荐
在我国,内数字电视(DTV)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卫星电视广播已采用DVB-S;数字有线电视广播已采用DVB-C标准(行业标准);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标准尚在制定中,目前已有一些科研单位提出的五套备选的传输方案。由于今年数字有线电视网络试验播出扩大到20个省的84个城市,数字有线电视将在国内率先投入商业营运。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是电视的一场革命。其收视质量大幅度提高,大屏幕画面细腻逼真,并配以环绕声,已接近目前视听娱乐业中顶级质量的电影。凡是观看过数字HDTV演示的人们都会深信,HDTV是每一个家庭在数字信息时代应该拥有的“家庭影院”。DTV的三大优越性1.增加节目频道,减少传输成本。
关键词:中间件数字电视交互式机顶盒基于中间件定义的三代机顶盒DTV系统的成功运营离不开机顶盒。机顶盒中需要集成CA和中间件。不仅CA和中间件厂家要对相关的软件收取费用,而且机顶盒的使用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整个系统运营中,机顶盒的费用是最高的。根据机顶盒的软件及硬件配置,可以将机顶盒划分为三代(种):第一代机顶盒:配置电子节目指南(EPG),实现简单的应用,无中间件,有或无CA系统,一般无回传信道。所有应用程序都是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而编制的。第二代机顶盒:配置电子节目指南(EPG),可实现交互式应用,有中间件和CA系统,有或无回传信道。应用程序都是基于中间件而编制的。第三代机顶盒:配置电子
关键词:中间件数字电视交互式机顶盒中间件系统产品简介媒体烽火台系统为了抢占DTV核心技术的制高点,英凯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和上海高清通力合作,开发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TV中间件——媒体烽火台(MediaBeaconTower)。中间件技术是DTV交互应用的核心部分。媒体烽火台接收端中间件系统是层次化的,采用模块化结构,包括一个Java虚拟机和一个网络浏览器,在未来交互应用中能够支持Java编程和上网。该系统符合中国DTV和DVB-MHP标准,支持国际标准DSMCC数据下载协议。媒体烽火台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平台,集多媒体、数码家庭娱乐和电子商务于一体,它独立于硬件平台,可移植、可升级、可扩展
数字电视中间件是指位于数字电视机顶盒内部实时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部分,它以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形式存在,整个API集合被存储在机顶盒的闪存FLASH中。针对机顶盒的应用程序基于API进行开发,能够支持丰富的应用。采用中间件系统,可以跨越技术、标准等复杂的内容,用简单的方法定制具有自己特色的应用软件,从而在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的同时能够跟上技术的发展,将应用的开发变得更加简捷,使产品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更强。虽然中间件对机顶盒硬件资源的要求较高,但在开发大量应用时成本大大下降。1数字电视的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是一个纯软件系统技术,它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一般地说,它是建立在数字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