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是广电电信两家吗?三网融合六大疑问

2010-06-08 15:32:00来源:全球IP通信联盟 作者:未知热度:

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看着诸多消息人士侃侃而谈,看着媒体上相互矛盾的报道,感觉国外流行的三网融合到了国内已经越来越有“中国特色”了。目睹三网融合的现状,最大的感触是国内三网融合的参与者好像都很明白,但好像又都不明白;这里面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也有没搞清楚凑热闹的。比如现在很流行的几个“观点”就很有代表性:

1、三网融合使得国内技术进步?

从IPTV、NGB、光纤接入、手机电视等一堆组合排列来看,要找到阻碍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瓶颈还真不容易,单纯由于三网融合才发展的新技术好像也比较少,不少技术已经在其它领域得到应用;视频点播有几十年了、流媒体发展十几年了、光纤接入实验快十年了、T比特交换和传输已经在网络上很多地方使用了,如果讲三网融合为一批技术找到了新的应用市场倒是更为准确。

可以说国内目前阶段的三网融合中,技术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当然针对20年以后的三网融合技术搞研究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需要20年以后再判断其是否有用。

2、三网融合是电信和广电在博弈?

挺简明扼要的论点,但和实际现象有些对不上。IPTV是上海文广和电信运营商在合作,反对的是地方广电;而广电很多地方的宽带接入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帮着布设;广电总局和地方广电之间的整合和反整合不断有消息冒出;部分地方广电在加快部署IPTV而不是数字电视;怎一个乱字可讲。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博弈的不是两方而是多方:

1) IPTV一直被认为是电信运营商抢广电运营商市场的工具,最能体现电信和广电在博弈——其实IPTV最初被放行以及其后的许多波折都来自广电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广电总局一直希望能一统天下,结束广电行业全国分割的局面,通过CMMB组建全国运营公司是一个尝试,未来要建立全国网络公司也是一个尝试,IPTV曾经也是总局开始整合全国资源的一个尝试。广电总局最初只把IPTV牌照给了几家中央单位,就是在全国网络整合失败后提出的;上海文广立即全国布点,直接动了地方广电的蛋糕,在强烈反弹之下只好从很多地方退了出来。在外面看是电信和广电在打架,殊不知电信运营商在目前的IPTV架构下只是上海文广和央视的配角,真正在博弈的是广电自身。只要照顾好地方利益,其实IPTV和数字电视对地方广电根本无所谓,看看江苏和上海的IPTV为什么发展顺利就知道了。电信运营商花钱挨打,还落了一堆埋怨,现在刚刚有点醒过神来。今年的广电清理多个地方的IPTV背景有点变化,原因是广电总局看到了直接用三网融合的名义来整合地方广电的希望,那么IPTV就失去了原先的价值,未来被丢弃掉也就是必然的了。

2) 宽带接入一直被认为是广电有线运营商进入电信市场的主要领域,其实目前真正对垒的也不是广电和电信两个行业,更多地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个电信运营商在对决。中国移动虽然利润很高,但缺乏宽带网络和数据业务占有率低一直是其短板,未来可能直接影响到其新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全国联合广电部门,加快建立宽带接入网来与中国电信竞争就成为中国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广电在目前的三网融合方案中一直想要到独立的国际出口和骨干带宽,但真正要建设起来要很长时间以后了,短时间内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还是市场上真正的主角。

3) 地方和总局希望的三网融合模式并不完全一致,目前国家三网融合方案中更多体现了广电总局的思路,一方面要和电信行业争夺未来的主导权,同时也要借三网融合整合地方广电。但国内很多地方广电和地方电信已经合作了,模式丰富多样,只要双方在商业上能谈拢,根本不受什么模式的限制。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三网融合是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难度小,还是全国统一模式的难度小,可能不同角度的答案是不一致的。

3、最关心三网融合的是电信和广电行业?

现在似乎媒体一评论就是工信部和广电总局如何,电信行业和广电行业如何。其实走到今天,电信和广电行业已经对三网融合失去了最初的热情,电信行业在IPTV上投入不小但收获不大,就算把全国有线电视的收费都转交给电信运营商还不足其利润的十分之一,是否值得已经成为电信行业内部反思的事情。而广电行业也想明白了,最好的市场模式就是一家做的模式,竞争总会有风险的,哪怕这种竞争已经被加上很多制约。从两方面前期征集试点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积极的不多。但确实有积极的,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确实从三网融合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这才是未来三网融合的真正积极参与者。

4、电信行业比广电行业实力强?

国内有个已经成为真理的说法,电信比广电的实力强太多了。所以应先让广电单向进入电信市场。真的是这样么,如果简单看报表就比出强弱,那么二十年前就不会有微软,现在也不会有google了。其实回顾这几年,广电和电信各有强弱,而且似乎广电还强一些。

1) 电信在整体行业发展思路上一直弱于广电。由于电信行业整体上沉浸在过去10年的辉煌中,很少有危机感,也很少下大功夫为未来做准备。从近5年的三网融合历程来看,电信行业其实一直没有明确的总体规划,除了在IPTV上跟着广电绕了一个大弯子外,从近期的方案来看也始终跟着广电的节拍在前进。电信行业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国外要搞IPTV,搞不清楚国内的市场和政策情况,搞不清楚在目前的情况下该如何求得自身发展。反观广电行业就象下围棋一样,虽然不紧不慢但落子极有章法,一步步将整个三网融合引导到最适合自己的局面上来。应该说广电行业目前在三网融合中取得的有利地位和其危机意识以及高层的清晰思维有很大关系。

2) 电信和广电之间的资金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大。电信市场一直对民间和地方资本是不开放的,社会资本和地方资金一直想进入到庞大的电信市场分一杯羹,但电信行业全国的垂直化[FS:Page]管理一直制约了这种可能性。而广电原有业务的融资能力比较差,所以争取电信业务牌照对广电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就非常重要了。一旦广电总局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获得了全部电信运营牌照,那么广电可以为庞大的社会资金和地方力量提供一个涌入电信市场的大好机会。充裕的社会资金就会借助这个渠道进入电信市场,届时是广电行业的资金充裕还是电信行业的资金充裕就很难讲了。

3) 电信行业比广电行业缺少重要的内容环节。广电行业虽然内部条块分割,但其产业链环节是完整的;而电信行业不但没有内容环节,而且始终没有在建立自身为主的内容经营能力方面找到争取的道路,至今仍靠着网络在寻找生存之道。这将是电信行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被广电行业压制的短板,随着广电重新开展台网合一,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仅此一项就可以把广电行业的大部分弱势给扭转回来。

4) 业界公认,电信行业和广电行业存在市场经营能力的差距,不少观点认为是当年的“初装费”让电信运营商有了这一优势。其实这是混淆了两个概念,早期的初装费只是帮助电信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但真正让电信运营商具有比广电更强市场经营能力的则在于电信企业的拆分。国家近几年反反复复把中国电信运营商给组合了几遍,几家电信运营商已经在市场上杀红了眼,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经营能力是让市场逼出来的。广电行业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长时间也看不到有引入这种市场竞争机制的愿望,想让广电行业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5) 电信行业比广电行业缺少重要的宣传能力。广电行业本身就是媒体行业,如何搞好宣传是其专业。电信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从近期很多新闻报道就可以看出端倪,无论电信行业怎样做都很难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环境。

5、 谁从这次三网融合中得到利益?

近期有很多报道说电信在三网融合中获得了什么,广电在三网融合中失去了什么,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情很简单。

1) 电信行业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电信行业获得的几项权力其实价值有限。内容的制作权本身就是开放的,有没有三网融合电信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互联网视频的权力几乎也是对社会开放的,几百家企业已经获得经营权,这些企业其实从市场上获得的利润极为有限,即使电信运营商获得了也难以作为利润增长点;而真正还有一些商业价值的是IPTV和手机电视,按照广电的条件,电信只获得其中利润最薄但需要投资最大的传输权和分发权,而且内容和用户都要求广电企业掌握,电信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盈利的可能,也没有自行发展的可能,这种情况在全球的IPTV中是唯一的。即使上述权力都给了电信企业,能带来的市场价值也是微乎其微。而广电需要的是全部电信业务的经营权,仅其中宽带接入和语音业务的市场价值有多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计算出来。至于近期热炒的内容集成播控更是一笔糊涂帐,电信希望在广电掌握自己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拉一些非广电部门的内容回来,但广电要求所有内容都要广电掌握。
即使上述条件都满足了广电的要求,是否电信就能够建设IPTV的传输网了呢?实际上希望渺茫。业界一直在传说有个十分之一的红线,也就是IPTV的用户量不能超过数字电视用户量的十分之一。电信运营商就算是捆住手脚跳舞也是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很难想象电信运营商对这种格局下的三网融合会感兴趣。

2) 广电行业好像也很难成为最大受益者。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广电部门不是靠经济指标考核的,从互联网视频和互联网电视的历程就可以看出,在广电发放牌照后,市场规模和参与厂商数量整体在下滑,而且今后只可能继续减少。加强管理比市场经济效益对广电行业而言更为重要。广电传统业务是永远不可能开放的,广电可以拿出对外合作的肯定是新获得的电信经营资质。而广电行业本身又缺乏市场经营能力,最终获益的会是借此进入电信市场的地方力量和民间资本。

6、 这次三网融合对国内产业会有重要推动作用?

这次三网融合文件已经牢牢限制了电信运营商的新扩展空间,内容要经过广电审批,发展地点要经过广电同意,带着枷锁的舞蹈是谁也跳不好的,电信行业已经不可能成为这次三网融合的主要力量。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中国电信,其主要的增长点宽带接入首当其冲。中国移动也难以最终获得好处,虽然其在全国帮助广电建设宽带接入网络来对抗中国电信,但从前期中国移动已经和广电合作的几个项目看,真正能帮其增加的利润不多;而且等中国移动帮助各地广电发展起来后,自身会面临什么局面还不好判断;再加上通过广电这一渠道引入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电信市场,整个电信市场的利润势必会大量下降,中国移动自己的利润空间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而广电会获得一些新的发展空间,但其自身市场经营能力和考核的方法已经决定了其不会以市场经营和利润增长为主要目标,最终的增长空间依然有限。

大量地方的宽带网络建设会在一段时期内集中出现,宽带接入设备厂商和消费电子厂商会有一些新增订单,但由于规模偏小多半难以持续,就像前几年的“无线城市”热潮一样会无疾而终。其实今天的局面我们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到过,电信市场开放之初,吉通、小网通,卫通,长宽、方宽、铁通蜂拥而起,最后结果已经不用描述了。

可以预见,国内三网融合最初几年看到的不会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会是各方分享现有的电信市场的一场“盛宴”。在电信市场的利润被极大摊薄后会逐渐归于平静,增长是否能持续下去取决于广电现有市场能否引入竞争,哪怕仅仅是内部竞争。我们可能最终得到的是一大堆建设后闲置的网络,大幅下降的电信价格,不会下降的电视收费、增加的用户投诉。

每个国家的三网融合都有其特定的发展途径,而中国的三网融合无疑会是最别具一格的,我们能大致看出两年内的一个三网融合的景象,但两年以后还不好讲;除非有一天监管体制改变了,或[FS:Page]者用户有两家广电公司可以选择了,否则国外的三网融合盛景永远难以来到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