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十分焦急地等待着三网融合方案的出台,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一个想法上的误区。三网融合需要时间,需要通过时间来寻找“融合”的程度或是达到一种高度。
中国现代化的程度,可以用两个字来衡量—“时间”,这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中国自鸦片战争被战败以后,西方列强的“野蛮”和“文明”开始渗透着中国这片腐朽的封建土壤,在这种“野蛮”和“文明”的行径中,中国开始了自己近代化的进程: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清廷“新政”;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乃至今天,这些过程使中国渐渐从腐朽的封建土壤之中慢慢地走出,一步一步实现中国由近代化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大约是150年,中国完全实现了现代化吗?从当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来看,中国显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实际上,在这150年的过程中,一些情景,就像眼下急于求成的“三网融合”的人们一样,希望用“短暂”和“激进”来实现:维新变法短暂而夭折,“大跃进”激进而终止,其实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化需时间的积累,通过时间来实现现代化的程度。当前,三网融合的推进也是如此,需要时间来实现高度。
也许,有人认为拿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与当前的三网融合做比较,未免显得有一点牵强,不妨我们可以看一看欧盟三网融合的发展轨迹。
欧盟十年
欧盟十年,是指欧洲主要国家为实现三网融合,使广播电视与电信两大行业能够对称准入,历时10年完成。
1994年年底,欧盟发表了《开放电信基础设施和CATV网》绿皮书,从而开启了三网融合的第一步;1994年11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出《完全竞争指令》,要求成员国从1996年1月1日起彼此之间开放基础电信业务,自1998年1月1日起对欧盟以外全面开放竞争。从1995年开始,欧盟先发布了《有线电视指令》,规定有线电视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所有开放的电信业务市场。1997年,欧盟发表了《电信、广播与信息技术融合》绿皮书,绿皮书指出,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及计算机信息和数据。这进一步放开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业务范围。从2002年开始,欧盟将已经融合的网络统一并入电子通信网。2002年,欧盟的三网融合进入另一个阶段,即电信网开始进入广电网,三网融合进入对称准入的时期,发布了《电子通信网络与服务的统一监管框架指令》,该指令从2003年7月开始正式执行。从此,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都是电子通信网,电子通信网既可以传送电信业务,也可以传输视听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直到2005~2006年,欧盟范围内的大规模三网融合才正式成型。到2008年,欧洲地区成为世界上IPTV用户数增长最快的区域,其用户数超过690万,占全球总数的57%。
如果说三网融合在欧盟进行了十年,那么中国的三网融合也已经大约在“嘴上”说了十年。
中国十年
虽然中国的三网融合在“嘴巴上”说了大约十年,但是这是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因为三网融合被一次次提及、一次的讨论,终于通过了时间的积累,三网融合的实施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的程度。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六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提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指出: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推动我国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三网融合被提及了大约10年,却在今年1月份才获得国务院的通过和实施,在人们看来,这是一个迟来的行动。
事实证明,这一个迟来的行动并没有错误。今年,从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以后,出现广电封杀IPTV事件、电视牌照事件、电信宽带提速事件、互联网涉黄事件等,乃至原定于5月低出台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方案的计划也被浅搁起来,这一切事件的发生告诉我们:三网融合,电信需要时间,广电更需要时间。
那么中国的三网融合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呢?
五年
在今年1月13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FS:Page]经通过了一份实施三网融合的具体方案,准许电信和广电两大行业互相进入,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实现三网融合的路径和时间表:
2010年至2012年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3年至2015年将会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二十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在谈到三网融合完成的时间表时,他认为:三网融合大概需要两个阶段,总共20年才可以完成:
第一步基本上快结束了,就是从2000年到2010年,也可能到2011年、2012年,大致来说就是最近的10年。在这10年里面有一件事情,电信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造就了"各献所知"的信息环境。
第二步是2010年到2020年,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和价位的降低,两者是有关系的,第二步就是广播网融入互联网,要取得信息化推动文化的突破,造就各取所需的信息环境。
在笔者看来,三网融合在欧洲用了10年,假如参照欧盟所需花费的时间来看,提出5年完成似乎有点“激进”,提出20年完成似乎有点趋于“保守”。不过这一切还得看三网融合这项工程进展得是否顺利。尤其是在三网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广电与电信之间会不会出现摩擦,会不会相互杯葛呢?广电与电信之间会不会权责不分呢?这些都是三网融合内部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
总而言之,三网融合的推进需要时间,广电与电信之间的准备也需要时间;三网融合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融合”理想的程度,才能跨越到所需要的高度。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