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故事系列之AVS:后来者成大器

2009-06-24 19:38: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宋祥弟热度:

引言:比起视频编码标准MPEG-2和MPEG-4 AVC/H.264,2006年才正式成为国家标准的AVS无疑是一个后来者,但AVS绝对不是落后者。现在,这个研发总投入不足国际同类标准2%、性能上却毫不逊色的“新手”,已经使得全球可选的第二代音视频标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且,正蓄势成为下一代标准的领跑者。毫无疑问,AVS是我国正在推动的国产标准中一个当之无愧的亮点。

AVS最近捷报频传,这让AVS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兴奋不已。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从成立标准工作组到现在,AVS走过了五年,应该说,发展前景是越来越好了!”

开栏的话:标准是信息产业的制高点。“十五”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在若干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制订和发布了一系列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标准战略如何才能迈向新的台阶?标准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酸甜苦辣,有哪些利益纷争?标准如何与市场、与产业更进一步地结合?标准如何带动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为此,本报特组织大型系列报道,为读者解读30多项中国标准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比起视频编码标准MPEG-2和MPEG-4 AVC/H.264,2006年才正式成为国家标准的AVS无疑是一个后来者,但AVS绝对不是落后者。现在,这个研发总投入不足国际同类标准2%、性能上却毫不逊色的“新手”,已经使得全球可选的第二代音视频标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且,正蓄势成为下一代标准的领跑者。毫无疑问,AVS是我国正在推动的国产标准中一个当之无愧的亮点。

AVS最近捷报频传,这让AVS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兴奋不已。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从成立标准工作组到现在,AVS走过了五年,应该说,发展前景是越来越好了!”

的确,从2002年启动AVS标准制定工作开始,经历了对标准的详细讨论、分析、对比测试以及产业化前景的研究,在时光进入2006年的时候,AVS终于喜讯连连。

先是2006年1月,信息产业部批准通过AVS视频部分;之后,去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AVS标准;3月,AVS标准正式实施;9月,AVS标准工作组组长高文接到ITU标准化局的通知,确认AVS已正式成为国际电联ITU-T的联络组织;12月,AVS机顶盒正式进入大连市民的家庭。

及至2007年4月,杭州在即将上马的数字电视系统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符合国标AVS编码标准的信源处理系统,并最终达到100万用户的规模,这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项AVS应用。

就在不久前,在斯洛文尼亚举办的ITU-T FG IPTV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期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视频部分成为IPTV可选视频编码格式之一。这种来自国际方面的认可,为AVS的成长增添了一抹亮色。

现在,回首AVS五年的成长,黄铁军感触最深的是,AVS得益于技术、专利、标准、产业、应用五个环节的有效结合,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群体。

不过,作为AVS标准最早的参与制定者之一,黄铁军看重的还是未来:“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激活AVS产业链。”
与黄铁军同样心系未来的还有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

谈起AVS的新进展,张伟民举重若轻:“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他说,“AVS的发展还要在应用上有所突破,将来,我们还要推动AVS标准迈出国门。”

走自己的路

1996年,中科院计算所教授高文带队参加国际MPEG专家组的工作,开始跟踪MPEG标准和技术发展的时候,有着划时代意义的MPEG-2标准已经正式推出了两年。

当时,或许连高文自己都没有想到,十年之后,他会带领一个标准工作组,推出与国际标准抗衡的我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

MPEG-2红极一时,是因为它能够把数字电视节目压缩到不足原来的1/50,这使得数字信道技术传输数字电视节目成为可行。后来,该标准被美国ATSC和欧洲DVB采纳为信源标准,并最终促成了美、欧数字电视战胜日本模拟高清电视的重大转折。

因此,直到本世纪初,我国确定发展数字电视时,MPEG也算是备选的既有体制标准之一。其他备选标准还包括信道领域的美国标准ATSC、欧洲标准DVB或日本的ISDB。而且,在信源标准中,当时已有来自中国的视频编码容错技术被MPEG-4国际标准采纳。

不过,现在看来,无论是采纳上述哪一种既有标准,我国都只能处于追随状态。如果不是选择了自主创新,我国在数字音视频标准上几乎没有超越的机会。

2002年3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第178次学术讨论会,包括高文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博士在内的60多位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我国制定自主知识产权视音频压缩标准的可行性。“建议我国的相关科技计划集中、重点支持流媒体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我国的信息家电、宽带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通信、(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光盘[FS:Page]等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会议简报》里,能找出上述词句。

一个月之后,“十五”863计划发布了第二批课题申请指南,数字媒体处理技术及应用平台被设定为信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主题的重点项目。中科院计算所联合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阜国公司、上广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单位得到了该项目的支持,目的就是集中国内的优势力量,对数字音视频编码技术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发。

“当时,从技术判断和技术积累上看,我国完全有实力集中科研开发力量,联合攻关,制定我国的数字音视频标准。更何况,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如果仅仅是跟随国外标准,我国将一直被动下去。”回想当年的情景,黄铁军说,“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音视频标准是国家的需要,信源标准是我国音视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良机。”

2002年5月,中科院计算所,时任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领导的徐顺成、韩俊主持召开了一次特别的筹备会议,参加者包括王雷、刘铁华、吕锐、朱光喜、朱峰、吴枫、李卫平、杨士强、沈兰荪、赵新华、高文、黄铁军等音视频领域的专家。会议决定,成立“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化特别工作组”,也就是现在的AVS标准工作组。

“有实力、有机会、值得做!”作为参加了那次筹备会的专家,黄铁军的话音里依然流露出五六年前下决心启动AVS时的那份坚定——要抓住技术变革带给中国数字电视和数字音视频产业超越欧美框架的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那时,有预测认为,到2008年,数字音视频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从视频标准入手

目前,AVS标准工作组的成员单位已经发展到近160家,其中不乏TCL、海尔、华为、索尼、松下、诺基亚、摩托罗拉、飞利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而在2002年6月工作组刚刚成立时,首批成员单位只有33家。

为征集第一批会员,信息产业部科技司还专门在《中国电子报》上发布了“关于成立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的公告,“欢迎国内产、学、研、用等与数字音视频技术相关单位积极参加”。

2002年6月21日,对AVS而言,是个再重要不过的日子——AVS工作组正式成立。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中科院计算所、“863”专家组均有领导和专家出席。中科院计算所高文担任工作组组长,秘书长黄铁军和到会成员单位一起讨论完成了“工作组章程”。北京阜国、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智数码、电子科技大学、飞利浦(中国)、华为、清华大学、深圳国微、微软亚洲研究院等首批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从那时起,工作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大会,时至今日,这样的会议已经召开了不下20次。

迈出的第一步总是艰难的,AVS要攻克的第一个堡垒就是视频标准。

AVS标准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技术部分和一致性测试等支撑部分,其中,视频是音视频编码标准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音视频专利密集区。

通常,重大标准要涉及到上百项必要专利、上千项相关专利。比如,目前MPEG-2标准参与收费的必要专利就有100多项,而被高文教授戏称为“达官贵人”的MPEG-4 AVC/H.264标准涉及的专利更是成倍增长。面对这样的专利丛林,后来者很容易望而却步。

AVS工作组对国际、国内相关专利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开放、自主、先进、兼容”的思路,由AVS自主专利技术和公开技术构成AVS标准的主体。AVS采用的是一种混合编码方案,它是一套算法的综合,可以达到压缩比较高的综合压缩效果。

现在看来,正是当年坚持了“开放、自主、先进、兼容”的原则,才使得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成功穿越了视频编码的专利丛林。

在AVS视频标准制定过程中,工作组前前后后共收到各种技术提案200多项。为了形成优化的技术方案,视频专题组设定了详细的评估条件,准备了反映各种典型情况的测试序列,评估的基本依据是技术提案对编码效率的贡献、实现复杂度和知识产权情况。

AVS视频标准最终稿的形成也是经历了详细的讨论、分析、对比测试过程。最终稿里面包括AVS工作组从9个成员单位的200多个提案中选出的42个提案。

在工作组成立一年后,2003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计量检测中心对AVS系统进行了检测。当时是以MPEG-2系统为参照系,测试图像序列采用的是本领域国际标准工作组推荐的4个720-60P高清测试序列。检测结果让所有参与AVS制定的人为之兴奋!检测报告的最后评价是:“所测AVS音视频编解码(软件)系统在压缩码率比MPEG-2编解码系统低一倍的情况[FS:Page]下,图像质量均好于经MPEG-2编解码后的图像质量。”紧接着,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和中科院高技术局委托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AVS评估会议。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23名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在了解了AVS标准制定过程之后,一致认为,AVS的产业化可以节省相当可观的MPEG-2专利费,压缩效率比MPEG-2高一倍,节省信道资源和光盘存储资源,为我国数字电视等音视频产业和相关芯片产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技术源头。

这让包括黄铁军在内的AVS标准工作组成员初尝到了成功的喜悦。2003年12月,AVS工作组完成了AVS标准的系统和视频的草案稿,2004年4月形成最终草案(FCD),提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审批。

3年想清楚一个问题

作为后来者,客观上讲,AVS有条件在研究MPEG2和H.264等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但这并不意味着AVS标准的发展能够走捷径。从2002年启动到2004年形成标准送审稿,1000多个日日夜夜,标准工作组的成员无时不在为标准的推出备感焦急。回顾那3年,黄铁军认为,当时有些问题没有想清楚。“那段时间里,我们都怀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只要技术上过硬,形成标准就没问题。”他说,因为AVS的性价比好,不但在性能上和国外标准相当,复杂度还更低,而且知识产权成本也低。

也就在2003年底,AVS工作组联合联想、海信、夏新等企业举办了一次“中国数字音视频标准与产业论坛”。与通常做报告式的论坛不同,此次论坛采用了主持人引导下的对话方式,在高文的主持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的领导、国内外专家、产业界领袖等100多名代表畅所欲言,问题越谈越深。产业界人士对音视频产业的良好预期和具体的产品时间表,让大家感到AVS产业化之风扑面而来。之后,在AVS工作组第十次会议上,英特尔上海分公司做了AVS1.0版本的视频演示。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演示,它表明AVS1.0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同时播放三路高清节目,预示着基于AVS标准完全可以推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演示结束后举行的全体会议上,高文着重强调大家要同心协力加快步伐,推动AVS产业化进程,以期在这场标准争夺战中尽早占有一席之地。他号召大家团结起来,集中精力打一场攻坚战,争取在年内拿出一个较完备的、可推向市场的版本。那时已是2004年9月。现在回头看去,黄铁军称,当时几乎都是从技术判断的角度看问题,没有预计到标准的推进还需要解决产业化和应用的问题。不过,他也有这样的感慨: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做技术和标准的只要把该做的工作做好,不要再肩负做产品的重任。“从2002年开始,大约经过了3年的发展,我们才想到要有应用和产品环节的介入,才知道要解决非技术问题。”这也许就算是AVS曾经走过的弯路。但现在,在黄铁军看来,“这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

产业化突破

2004年底,国内数字媒体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实验室里的AVS亟须有机会证明它在应用中的良好前景。

AVS能“落地”吗?

2004年12月,AVS工作组组织了AVS1.0版本的演示,用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做试验,上广电对该电视剧先用MPEG-2进行解码,再用AVS进行编码。结果显示,在实际压缩比率只有MPEG-2的1/4的情况下,即视频812kbps、音频128kbps时,两者的对比演示在观感上基本看不出什么区别。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不仅证明了AVS在IPTV上的可用性,实际上也证明了AVS的先进性。但产业化需要资金支持。高文组长呼吁,各企业组织起来,把有限的资金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在AVS方面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我国的音视频产业少受制约。

AVS的产业应用包括数字电视、IPTV、多媒体通信、视频监控等广阔的领域,可以说,“视听”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它主要辐射的产品形态为芯片、软件、整机和端到端的音视频系统。其中,终端的解码芯片和广播前端的编码器是AVS标准产业化的两个翅膀。

解码芯片的标志性产品是AVS101。2005年3月,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会同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芯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共同研制的“AVS101高清解码芯片”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科委主持的鉴定。包括9位院士在内的15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研究起点高,技术先进,突破了数字音视频解码芯片的核心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关键算法及其实现上具有独创性。所完成的演示系统功能齐全、工作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为我国在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国际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AVS101是一个标志,它意味着我国在高清晰度编解码标准和芯片实现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当时,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建议,加快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制定,尽快在高清晰度激光视盘系统、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重大产业化方面进一步加强推广力度。之后,实时编码器AE100的出现,则被称作AVS从理论迈向实用的关键一步。

2005年12月,“基于AVS标准的数字视频广播编码播出与接收系统”在北京通过了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持的鉴定,由此,AVS形成了包括节目制作、播出和接收等诸环节的完整的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其中,由联合信源牵头,会同中科院计算所、上广电中央研究院和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实时编码器AE100成为一项重大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这标志着AVS标准完备性和可实现性得到了事实验证。

&nb[FS:Page]sp; 让张伟民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5月25日,TCL、海尔广科、创维、华为、海信、浪潮、联合信源、长虹、上广电中央研究院、中兴通讯、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等12家企事业单位在北京发起成立了“AVS产业联盟”。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音视频产业联盟,也是AVS产业化开始的标志。

凭信念走过2005

但AVS产业化进行得并不是一帆风顺。

AVS1-P2(视频-基准)部分在2004年8月送审之后,一系列证明标准可行性、产业化能力的测试也接连展开。张伟民清楚地记得,从2003年底完成了标准的工作组草案,到2006年1月上报国标委,前前后后两年的时间,一直在进行测试和验证。尤其是第二次测试,那是2005年4~9月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对AVS独立组织的一次评测。经过5个月的准备和实施,针对AVS视频标准部分的测试宣告完成,测试整体结论为“性能优良”。

这与第一次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组织专家,对经过AVS参考软件编解码后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视频进行了主观评价,评价其对源图像的质量损伤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AVS视频压缩质量主观评价》测试报告。那次测试的依据是GY/T 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相应ITU标准。据了解,使用MPEG-2标准实施高清电视广播时,一般使用20Mbps的码率;实施标清电视广播时,一般使用5M~6Mbps的码率。从当时的测试结果看,当AVS码率为MPEG-2标准的1/2时,无论是标准清晰度还是高清晰度,编码质量都达到优秀。即便是在码率不到MPEG-2标准的1/3时,AVS也能达到良好或优秀。

整个2005年几乎都是在验证、知识产权分析、关键产品(编码器)实现、技术先进性探讨中度过的。这中间,AVS标准工作组、AVS产业联盟参与了国内外多个相关会议和论坛,从历史沿革、时代背景、技术走向等多个方面分析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阐述AVS知识产权政策的处理手法,推动AVS1-P7(视频-移动)等多个部分进入标准送审稿阶段,还促成了AVS-M在香港商用3G网络上的首次成功运行。那一年,AVS专利池运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AVS被列为HD DVD的编码标准必选项......“那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做了好多事。”张伟民说。

然而,标准想要通过,需要充分证明其可行性,这个过程让人难耐。 “最困难的时候是从产业联盟成立之后到标准出台之前的那段日子,”张伟民说,“那时候标准还没通过,没有标准厂家就不敢轻易跟进。”到2005年底,有些企业等不及标准的出台,离开了。而对于产业联盟而言,只能劝说企业留下,而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往往不会对口头的劝说买账。

2005年的冬天的确有点冷。

终于,2006年1月,信息产业部批准通过AVS视频部分即《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一个月之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如今,对于那些中途离开的企业,张伟民没有抱怨,只有无奈:“2005年那段时间,标准没通过,企业动摇了,我们很难说服他们留下来。我们自己也是凭着信念走过来的。”

投入不及国际标准的2%

AVS标准的完成,使得全球范围内可选的第二代音视频标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国际标准MPEG-4/H.264、中国牵头制定的AVS和一些公司提出的标准。与其他标准相比,AVS的特点是编码效率高,实现复杂度低。目前,AVS1-P2(视频-基准)的编码效率与H.264相当,比MPEG-2高2倍。而且,AVS的技术方案更为简洁,编码复杂度相当于H.264的30%,解码复杂度则相当于H.264的70%。此外,AVS所用的存储器更少,而内部处理带宽也更低。这些有利条件,使AVS成为国际范围内第二代标准的上选。更令人惊讶的是,到目前为止,AVS的研发和关键产品开发的投入还不及国际同类标准的2%。

黄铁军算了这样一笔账:几年来,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国家863计划为支持AVS技术研发和关键产品开发的总投入大约三四千万元,相比之下,更多的是会员单位的贡献。目前,AVS工作组现有160家成员单位,参加专利、技术、产品等AVS工作组工作的有1000人左右。粗略估算下来,这些人已经分别付出了几年的时间,如果每个人年以10万元计算,那么几千人算下来,投入差不多就是几亿元。“这并不是一个大数目,与国外同类标准的投入相比,仅相当于1%~2%。”黄铁军说。“AVS标准是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集体创新。这几年,我们的会员单位过得不容易,也是靠信念走过来的。”

在产业化过程中,AVS产业联盟成员也通过吸引风险投资等方式做出了不小的投入。该联盟现已拥有30家成员,张伟民没算过总投入有多少,但是,仅提供实时编码器产品线和解码核的联合信源公司一家,就已经投入了大约4500万元。AVS的核心产品是芯片。目前,宏景微电子已经开发成功AVS-IP核芯片和AVS-SoC高清芯片,上海龙晶微电子成功开发出了AVS-IP核和高清芯片;就连国外企业Broadcom也将发布支持AVS标准的高清解码芯片。“我们欢迎国外企业参与,”张伟民说,“这有利于AVS走向国际。”

[FS:Page]; 同时,在编码方面,联合信源、上广电集团等已经研发出了AVS编码器;朝歌、中兴通讯等也已经能够批量提供AVS-IPTV机顶盒产品;广播科学研究院还将AVS集成到了CMMB系统。有了成熟的关键产品开发,黄铁军、张伟民们是不是可以松一口气了?“现在的情况好一点了,但还不能松气。如果后续技术研发得不到支持,未来的路还很难走。”黄铁军担心,AVS要实现国际化,本身就需要更多的投入。另外,尽管AVS在第二代标准上与国际标准相当,但在下一代标准的确立方面,要想起到主导作用,必须要有持续的投入,否则AVS还是摆脱不了跟从的状态。

仅收1元专利费

AVS带来的最直接的效益是可以节省超过10亿美元的专利费。AVS的专利费标准是,每台解码器只一次性收取人民币1元。相形之下,MPEG-2的专利费标准是每台解码设备收取2.5美元,H.264则更是专利费名目繁多,对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等都要收费,比如,规定2500万用户以上级别的运营商须先交每年30万美元,就连每次播放长于12分钟的节目也要收取专利费。“为什么AVS收的专利费能这么低?”黄铁军曾经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做AVS的时候,我们就怀着这样理念,标准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不应谋取暴利。”黄铁军说。黄铁军曾经计算过,如果解码器能够普及到将近5000万台的规模,一台解码器收1元钱,那么,专利费也就能达到5000万元左右。目前,AVS包含大约50项专利,如果平均分配,每项专利权人也能够得到约100万元。这样看专利权人得到的并不少。他强调:“和国外的专利费比,不是我们要得太少,而是他们要得太多了,已经远远超过他们应该得到的。”

其中,H.264按照用户数来收取不同专利费的方法对中国更是不利。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本来可以降低运营商的成本,但用这种收取方法,中国的运营商肯定吃亏。而且,这样的专利费每年都要交。即便是不收运营费用的MPEG-2,如果其专利费代理公司MPEG-LA依照历史回溯,对以往生产的MPEG-2机顶盒收取专利费,那么,中国相关厂商同样要遭受灭顶之灾。越是对比,越能看出采用AVS对我国数字电视运营的意义重大。VS不仅性能达到国际标准相同水平,而且方案简洁,知识产权政策明晰,凭借公平合理的“AVS专利池”统一许可模式,全面解决了知识产权问题,甚至可以说,AVS是为全球范围内协调标准和专利关系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运营商动起来了

AVS能够走到今天,黄铁军、张伟民都说,这首先得益于国家的支持。

2006年初,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专门就开展“基于AVS视频标准的IPTV网络技术试验”发出通知,明确IPTV系统中的视频编码采用国标GB/T 20090.2-2006(AVS1-P2)。该试验的参加单位为电信研究院、中国网通、中兴、华为、UT、上海贝尔、SVA、TCL、海尔、海信、长虹等众多国内知名厂家。如今,中兴、华为、UT、上海贝尔4家的IPTV系统已完全支持AVS视频编码。

让黄铁军们高兴的是,2006年11月17日,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在该集团技术创新大会上宣布,中国网通集团的IPTV采用AVS标准。网通也因此成了第一个旗帜鲜明地支持AVS的运营商。
紧接着,一个星期之后,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王联副司长也表示,CMMB采用AVS视频标准。

网通AVS-IPTV的测试结果表明,AVS在技术层面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在机顶盒、编码器产品层面,AVS表现出来的图像质量也优于H.264等国外标准。按照计划,到2007年底,网通将在全国20个城市建设基于AVS的IPTV。未来5~7年内,网通还将发展600万个基于AVS的IPTV用户。曾经计划采用H.264的中国电信近期也将目光转向了AVS。有消息说,中国电信正在对AVS和H.264标准进行测试,最终将根据测试结果决定采用何种标准。如果中国电信也采用AVS,那么,有可能导致中国的IPTV全部采用AVS标准,其结果是大大加速AVS的产业化进程。

不过,张伟民担心的是AVS在产品成本上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集中在芯片上,要想降低成本,芯片必须上到足够的量。目前,MPEG-2芯片成本是2美元,而AVS标清芯片的成本是5美元~7美元。只有数量上升到100万片,AVS与MPEG-2芯片的成本才会持平。但即便是旗帜鲜明支持AVS的网通,今年计划发展的用户数也只有20万~50万,要降低芯片成本,还有不小的难度。特别是,采购都由运营商自主决策,对AVS的扶持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目前,有线、直播卫星采用的都是MPEG-2,如果数字电视终端做到几千万台,就要缴纳上亿美元的专利费。倘若采用MPEG-4,MPEG-LA还将向包括运营、内容环节在内的一系列企业收费。

而AVS充分体现了开放、自主、先进、兼容的特点。张伟民说,正因为有这些特点,AVS甚至可以实现对现有MPEG-2标准的兼容,如果电视台采用AVS,那么无须对基于MPEG-2的编辑和传输系统进行任何改变。而且,与H.264这种单一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AVS能够提供包含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的信源编码技术方案。
“因为有了信息产业部的协调,AVS-IPTV发展得比较快,但不是所有应用都这么顺利。”黄铁军也担心,“比如,8月1日实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按理说应采用AVS+地面广播的方式,但现在,对AVS这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杭州“样板工程”

不过[FS:Page]还好,杭州数字电视项目的启动着实让张伟民欣喜。
杭州广电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紫荆神网”数字电视播出平台,明确提出要采购符合国标AVS编码标准的信源处理系统和接收终端。由于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计划在8月1日实施,杭州方面提出“AVS、地面双标准一步到位”的口号,计划系统在8月1日前就运行起来。

这几乎是目前AVS产品最大的一笔订单。杭州数字电视平台计划发展100万用户,应用涉及家庭、公交、手机等多种形式。按照计划,杭州方面需要采购的AVS编码系统包括57套AVS实时编码器和12套AVS实时转码器。地面广播接收终端包括200台交互式家用机顶盒、2000台公交车移动接收终端、4000台小车移动接收终端、2000台简易便携接收机等等。谈成这个项目,张伟民反倒没有花太多的精力。“我们也就是去年谈了一次,还进行了一次AVS与其他标准的现场演示。”他说,“杭州方面非常认同国家标准AVS,4月15日,杭州广电投资有限公司的标书就发下来了。”这个项目的确做得顺利。在AVS成长的5年时间里,这么顺利的事情可谓屈指可数。

“AVS这5年,我们在工作中经历了多个部门、企业的不理解,也产生了许多连带性强的问题。”黄铁军称,“因为不了解而进行的沟通要比预期的多得多,即便到今天也是一样。”现在,黄铁军、张伟民们努力的目的无非是拉动AVS产业化的全面铺开,推动包括芯片、软件、整机、媒体运营在内的AVS产业链实现跨越发展。这时候,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出面做些工作。“希望政府能出面支持AVS产业链的发展。”黄铁军认为,“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从终端入手,如果把具有AVS解码能力作为对数字电视终端的要求,AVS就能做进数字电视终端。”其实,不少国家都是利用政策手段扶持本国企业的发展。仅在在数字电视领域,美国FCC几个月前还颁布法规,要求美国国内市场在今年3月1日后销售符合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的电视机。这种做法表面上对进口没有限制,但实际上,每台非ATSC的电视机就要交20多美元的专利费,这对于利润率仅有1.7%的中国电视机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据估计,ATSC将为美国带来80亿美元价值的出口,并在2014年为美国国内新增15.6万个工作岗位。

这种由政府出面,利用标准设置技术壁垒,进而扶持本土产业发展的办法其实也值得我国借鉴和参照。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运营商、内容提供商都在等待市场快一点起来,黄铁军担心,这样互相等待会延误产业发展,他希望运营商能大刀阔斧地上系统,内容提供商能集中精力做内容,“这样才能让AVS形成优势产业”。“其实,中国的音视频产业不是简单的规模上的扩大,而是要全面启动很多实际的应用,包括直播卫星上天、地面广播标准出台、IPTV走进千家万户、手机电视成为热点、高清光盘即将进入市场、北京奥运会提供高清服务......”黄铁军称,我国音视频产业将在未来几年有一个很大的跨越。

相关链接:

中国标准故事系列讲座之LED标准:从显示应用向半导体照明推进

中国标准故事系列讲座 之RoHS:电子产品绿色使者

标准故事系列讲座之平板显示标准:踏平坎坷成大道

标准故事系列讲座 之数字音频标准:改写产业被动格局

标准故事系列讲座之接收标准: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彻底摆脱专利费

标准故事系列讲座之手机充电器标准:小接口大公益

标准故事系列讲座之AVS:后来者成大器

标准故事系列讲座之接收标准:撬动数字电视市场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AVS-M手机电视系统面世 专家批评H.264臃肿

尽管AVS尚未成为IPTV国家标准,但中科院计算所不想仅仅被动等待,而是希望以手机电视领域为切入点,打消整个产业链的观望心理,推动AVS产业化进程。12月19日,中科院计算所与广州富年公司联手推出AVS标准的手机电视系统AVS-M,这套系统基于中科院计算所的AVS编码、解码标准,由富年公司提供后台系统和终端的软件解决方案,而非芯片。上海中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所长、AVS-M项目技术负责人陈益强博士认为,由于19日正式推出的AVS-M系统尚不涉及芯片设计、终端生产等产业链环节,因此对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推出AVS-M手机电视服务的成本很低,风险很小。

广电采用AVS标准 AVS将引爆千亿市场空间

AVS标准自从今年3月被定为国家标准以来,其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业联盟成员发展非常迅速,已经由成立当初的12家发展到现在的22家。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在接受搜狐IT独家采访时透露,2年后AVS标准将迎来大规模应用期,届时,采用AVS标准的产品其市场规模将超过3G,达到上千亿元的市场规模。6月份开始内部测试据张伟民透露,AVS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数字音视编解码标准,包括9个部分。其中视频标准、音频标准、移动视频标准三部分技术比较成熟;而系统标准、DRM等6部分的技术还不成熟。但各个部分完全独立,技术成熟的部分,如视频标准,并不受其他不成熟部分的影响。因此不存在AVS不成熟的说法。张伟民说

我国AVS标准芯片达到“第二代”最高水平

直接效益是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专利费。我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目前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编码效率比目前音视频产业可以选择的信源编码标准MPEG—2高2至3倍,与MPEG—4AVC相比技术方案简洁,芯片实现复杂度低,达到了“第二代”的最高水平。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简称AVS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今天在“数字传媒业的知识产权——中欧论坛”及“中国—世界数字互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努力促进制定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标准,在上百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下,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最重要的视频编码标准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其后,音频、移动视频、系统、数字版权管理等部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