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系和电信系在全国各地针对三网融合业务的竞争合作仍在此起彼伏。17日,广州移动与珠江数码达成战略合作,广州移动与珠江数码双方还将实现三屏通讯、手机视频、试点电视通话和全功能互动机顶盒等,广州市民将可通过中国移动手机和珠江数码电视浏览广州无线城市门户网站“智慧广州”,抢先体验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融合。这标志着广州移动和珠江数码三屏融合实现历史性突破。不过总体上看,广电系和电信系推动的三网融合仍有不少利益需要博弈。
根据部署,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将于本月底前完成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于6月份确定试点城市开始试点,但试点方案一直在不断修改中。
4月2日,《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正式提交,因分歧太大,被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协调小组打回重写。
4月26日,经协调修改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二稿再次提交,但该方案仍未获得批准。按照国务院的时间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必须在5月底之前正式完成。
多次的返工、不断的波折背后,是有关部门纠结的利益,以及不断升级的冲突。业内人士指出,仅仅今年元月正式出台的“总体方案”,就曾传奇般地经历了10次以上的易稿,而从“总体方案”到“试点方案”,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都从各自利益出发,各写各的。
不仅仅是广电系和电信系,地方政府对于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争夺也同样激烈。从今年1月至今,相继有多个试点城市版本被媒体曝光,但主管部门并不给予肯定。
此前媒体报道称,广电总局希望在双向进入所涉及的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时,不受试点地域的限制,与此同时?广电要求在IPTV等业务上继续保持绝对的控制权。
三网融合就是一项民生工程,部门利益争执不下,损害的是国民福祉。在上海,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的异军突起使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三网融合的好处;在山西,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合作,开拓出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新“村通”模式;在杭州,政府希望通过视频、信息、通信业务的融合,打造一个可运营、能盈利的无线网。
三网融合困局在垄断部门利益之争
三网融合是个难题,然而难点不是技术,而是体制。我国政府提出三网融合已经12年,但广电和电信网的融合进展仍然迟缓。技术上讲,三网融合并不难实现,因为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宽带已经达到了4M,或者具备升级到4M甚至更高带宽的条件。因此通过网络传输电视和视频内容已经并不困难。而最为困难的是广电把持的“牌照”。
从目前的竞争态势看,相比电信,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事实上已经进入资金匮乏、业务迷茫的窘境,而且各种难题不断出现。广电行业的条块分割特性,导致各地广电的网络建设情况各不相同,而一个地方的模式很难完全复制到其他地区。各地广电分散的特点,也使得广电总局目前也无法结合全国广电情况拿出一个整体的规划。所以短时间内,广电即使获得进入电信业务的准入资格,也难以和电信争夺宽带用户,而对广电网络实施改造又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在这种形势下,广电无疑面临着三网融合的巨大压力,一旦双向进入之后,广电垄断优势将不复存在。广电不甘心落得如此下场,毕竟垄断了许多年,所以这就直接导致IPTV牌照至今无法下发到电信运营商手中。
为了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领地”,广电和电信可谓摩擦连连。在福建泉州、浙江、广西等地先后叫停IPTV业务,部分地区甚至发生相互破坏对方网络传输设备的事件。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也在手机电视方面与广电就标准展开博弈,导致该项目进展缓慢。
有新浪网友评论说:“两部门争论不休,浪费的是民族产业宝贵的发展机遇。像手机电视,在韩国和日本早已蓬勃发展,但至今在中国都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在广电和电信争夺过程中,中国数亿多的手机用户,这个本该最有话语权的群体却自始至终被忽视。”
双赢的商业模式是三网融合惠及民生的前提
市场机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无论广电还是电信,都应该坚持市场化运作不动摇。
但目前的现实是,广电部门控制着广电产品的市场准入、生产过程、销售网络等整个链条。以数字电视为例,在全国各地的推广过程中,行政命令强制推行的色彩非常浓厚,用户基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就是不符合市场要求的行为,加上广电控制的媒体众多,使推行过程中的很多不和谐声音被压制掉,造成表面上一片叫好,实际上很多用户的不满声音都被“和谐”掉的现状。在许多地方,数字电视已经成了政府部门和垄断企业牟取暴利的工具。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陈超说:“新技术不应该是强制收费的借口,应该给老百姓一个选择权,如果一点选择的余地都没有,那就是侵权。”
数字电视无疑是三网融合过程中必须警醒的教训。目前,广电和电信网在各自行业中都处于自然垄断的地位。三网融合后,双方实现对等准入,必然在事实上打破原来双方的垄断格局。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三网都必然走向融合,但是双方对既得利益的博弈过程仍将长期存在,这也将成为三网融合难有实质进展的瓶颈所在。
与国内市场形势不同的是,国[FS:Page]外数字电视市场鼓励竞争,鼓励多种选择并存,IPTV、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寻找与用户需求的最佳契合点。相比之下,国内的现状明显不合理,也不利于三网融合的推进与实现。
为您推荐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