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的印度式成长

2010-05-19 10:36:0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马晓芳热度:

如果说,几年前的华为和中兴还在为进入一个新市场却无知名度而苦恼,那么如今,他们的烦恼变成了某些市场对鼎鼎大名的它们有所忌惮。

从4月底开始,华为、中兴在印度市场的遭遇再次成为媒体甚至中印关系中的一大焦点。印度当地媒体报道称,印度电信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禁止运营商从中国设备商手中购买电信设备,理由是中国的通信设备可能包含“间谍”技术,从而危害印度的国家安全。

实际上,从去年12月开始,华为、中兴向印度市场的产品出口已经开始遭遇障碍。以至于到今年第一季度为止,整个中国通信市场程控交换机和移动通信基站的出口大幅下滑了30.1%和41.3%。

这不是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在海外,特别是印度市场遭遇的第一起波折,当然也不是最后一起。甚至类似的遭遇还有可能继续在其他市场上演,如何化危为安,这是对中国设备商的一个重大考验,也是其成长必然的历练。

“印度保卫战”

到5月17日为止,印度方面提出的最新要求是“勒令”华为和中兴在一个月内披露其公司所有权的全部细节,以证实该公司并不包含任何军方因素。

实际上,从华为公布2009年年报时,已经开始逐步用更开放的态度公布包括公司股权在内的敏感数字,以打消美国和印度等这样的市场,对华为所谓的“军方背景”的担忧,但其目前公布的股权结构只包括了任正非个人及华为的员工持股会两部分,印度政府要求公布详细细节。

这已经是华为和中兴的高层专门拜访印度政府相关要员并进行了深入沟通之后的妥协方案。过去两周里,华为高级副总裁徐直军和中兴印度董事总经理戈什(D.K. Ghosh)分别与印度政府进行了会晤。

除此之外,华为和中兴在此次的印度事件上都表现出了更加灵活的态度和更加“柔软的身段”。

事件发生后,华为印度公司首先组织了大批当地公司到华为印度研发中心进行参观,之前有说法称,考虑到安全因素,华为研发中心的部分核心区域仅允许中国工程师进入和操作,印度工程师被排除在外。

通过加深媒体对华为研发中心的了解,华为印度公司副总裁、工程和研发业务部门负责人古普塔(Virendra Gupta)表示:“我们在还没有进军印度市场时就已经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了。班加罗尔有大约99%的研发工程师都是印度人,只有30名左右中国员工为技术转移、工艺涉及和顾客界面提供帮助,印度和中国工程师可平等使用所有的设施和实验室。

5月14日,华为进一步宣布,为了打消印度政府的疑虑,华为愿意公布网络系统的源代码证明其设备不存在安全威胁。

华为印度公司总经理在一封邮件中对印度总理首席秘书TKA·奈尔(T.K.A. Nair)表示, “华为印度公司与印度政府部门合作,并向印度政府提供所有需要的信息。”

此外,华为还希望进一步加强其印度公司的本地化色彩,其中包括要求本地员工取印度名字并穿印度服装,华为副总裁姚卫民的新名字就叫“拉杰夫”(Rajeev),这是一个在印度电影中常见的称呼。而在印度节日等庆祝活动上,华为印度公司的女性也会穿上印度传统服装纱丽,以显示与印度市场的贴近。

5月12日,中兴也宣布将扩建印度工程中心,这是因为仅2009年中兴就在印度招聘了1000多名本地员工。之前,中兴印度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一直是中国人,现在也已经更换成以Dr.Ghosh及多名本地管理干部组成的本地管理团队。

根据华为今年1月公布的规划,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在印度市场的总投资将会达到5亿美元,员工总数也将从目前的4000人增至6000人,5亿美元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得到落实。

纠结的印度市场

无论遭遇多大的障碍,印度都是华为、中兴等设备商不可能放弃的“阵地”,因为就单一海外国家市场而言,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收入规模上超过印度,不管是对华为和中兴来说,情况都是一样。

根据华为和中兴公布的数据,华为2008年在印度公司的合同总额超过20亿美元,实现收入13亿美元,占华为总收入的11%。而中兴到2009年底为止,其在印度市场的收入约为7.5亿美元,收入占比约为9%。华为和中兴在印度的员工本地化率已经分别达到了85%和90%。

中兴印度公司主席兼总经理D.K. Ghosh称,从调查令去年12月推行以来,中兴损失订单达2亿~3亿美元。对于中兴全年600亿左右的收入规模而言,2亿~3亿美元的损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考虑到印度电信市场目前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国,印度毫无疑问地成为各大设备商的必争之地。中兴董事长侯为贵就表示,印度市场,就算没有利润也要做。

这是因为,在收入和规模巨大的背后,印度市场的利润率之低、竞争之惨烈也在全球少有。比如CDMA的“地狱价”就出现在印度,设备商的印度公司基本都只能微利甚至亏损运营。

&nb[FS:Page]sp; 印度市场一方面在享受中国设备商带来的低价设备,另一方面却在一直为中国设备商的进入和拓展设置障碍,目前,除了华为和中兴之外,其余的外资设备商均已通过安全审查并获得相关资质。

印度当地媒体报道称,到今年2月为止,因为“安全”因素而没有通过审查的采购请求总共有11起,全部都是中国设备商,此外4起来自欧洲设备商的采购请求却被轻易放行。

华为早在1999年就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了研发中心,2002年在印度开始营销进入印度市场,中兴也在印度市场开拓了10年。不过从2005年开始,华为希望在印度设厂并扩大投资,其申请屡次被印度有关部门否决。

2008年,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抛出了60亿美元的GSM采购合同,华为本来成功入选西区、南区和东区的招标,最终还是被取消了相关资格。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国际经济研究员、印度经济研究专家吴东华认为,华为和中兴在印度受限已经很多次了,但始终没有找到应对之道,主要原因是华为和中兴在印度仍然是独资企业,而非与印度本土企业合资,此外,华为在印度主要是研发,中兴主要是售后和配套,并没有把相关的产业链带过去,这是华为和中兴的战略失误。

不过,无论如何,如果印度问题解决不了,面临同样问题的北美市场就同样无法实现突破,所以,这已经不仅仅是印度市场的个体问题,而是中国通信企业在下一步扩张中,不得不迈过的一道坎。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3G拖晕国产手机厂商 华为中兴先赌海外市场

“3G是未来,不做意味着未来一点机会都没有。”陈青无奈地说,但目前巨大的投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回报时间表。对他们来说,3G似乎成了鸡肋——不投入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大投入不一定有大回报,甚至可能对搏杀在2G市场的企业经营带来新的风险本报记者孙燕飚发自广州尽管3G呼声越来越高,政策也日渐明朗,但在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大部分手机终端生产商眼里,面前仍旧是一个充满无数问号的迷局。目前,除华为、中兴、夏新三个厂家已经在海外3G市场有所收获外,包括TCL、康佳、联想在内的国产手机第一阵营厂家和金立、创维等新兴厂家都还徘徊在投入多少、如何投入、成效如何等的矛盾中。对他们来说,3G似乎成了鸡肋——不投入就意味着

华为预计06年无线终端销量将超过2500万台

华为于2003年底正式进入无线终端领域,并依托在系统设备领域的综合实力及全球范围的营销网络,使无线终端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仅用两年时间就达到了年销量超过一千万台的规模,超额完成了公司年初确定的目标,并在相关领域初步确立了领先优势。无线终端已成为继网络产品线、无线产品线和业务与应用产品线之后华为的又一个重要业务领域和新增长点。无线终端销售量突破千万台,坚定了华为发展终端产业的信心。2006年华为将加大在无线终端产业的投入,构筑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奠定领先优势。

华为泰国项目进展缓慢 可能日罚220万美元

据泰国媒体报道,CAT电信公司官员表示,华为应该在1月26日以前完成800座CDMA基站的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只完成了400座。泰国国有企业CAT授权华为建设总数为1600座基站,以便将Hutch移动服务扩展到曼谷和25个中部省份以外。据称华为的报价为72亿泰铢,远远低于CAT原定的中间价134亿泰铢,这是泰国首次采用电子拍卖以便使政府采购更加透明。根据合同条款,华为必须按期建成800座基站以便CAT试运营CDMA,按照计划,所有1600座基站都要在今年完工。CAT管理人员表示,尽管华为已经建成400座基站,没有一座可以测试,因为省电力部门还没有供电。供电部门称这是由于变压器短缺。泰国北部和南

华为独家中标宁波交互式数字电视商用项目

2005年12月23日,华为公司独家中标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交互式数字电视商用项目。至此,华为交互式数字电视系统和DTV系统已双双规模应用于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本次项目支持6万用户。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此次规模商用交互式数字电视技术是结合了自身的网络特点与优势,选择“DTV+交互式数字电视”双模方式来推广业务。DTV和交互式数字电视内容分别通过原有广电传送网和宽带网络推送到用户,用户通过“双模机顶盒+电视机”的方式就可以收看到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电视业务和增值业务。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实施双模方式的关键在于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和正在推广的DTV的无缝融合。基于对电信行业和广电行业的深刻理解,华为交